王丹丹
摘 要: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来源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当下,是对社会现实的探讨,是对于身处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现实思考。通过对个体现实境遇的书写以达到对于集体大众的现实考量,从而来找寻社会变革下的文化价值和社会道德评价体系中更深层次的审美、文化现象。
关键词: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艺术创作
一、电影初创时期的现实主义创作热潮
回望中国电影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在不断探索的历史线索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民族思想和民族创作方法。对于中国早期电影中现实主义的表述,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人性与人情的认同之上,通过人性的塑造来刻画中国现实社会的时代情绪和时代精神。
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一批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电影作品。《渔光曲》作为中国电影早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一部力作,展现出贫穷渔民家庭的种种不幸遭遇,控诉着封建、黑暗、丑恶的社会。城市空间的营构更能昭示出人性的低劣本质与生活的残忍。吴永刚的《神女》也向大众呈现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中,一名来自社会底层的有血有肉的娼妓在社会黑暗中挣扎的血泪史。1937年的影片《马路天使》更是给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发展,被乔治杜萨尔称作是“典型的中国式电影”。
二、“十七年”电影现实主义创作的发展脉络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电影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十七”年电影事业的峥嵘岁月中,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自然而然的席卷到中国的电影进程中。1951年由东北电影厂拍摄的影片《白毛女》,展现出在鲜明的社会背景与时代特征下,反抗剥削的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传统的中国戏剧元素与革命现实主义题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一部动人心弦的现实主义作品。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献礼上,作为少数民族电影的《五朵金花》的成功上映,更能展示出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也在改革中创新、前进。进入中国19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这时中国电影的创作趋势,多数都在于宣扬政治革命斗争,影片则是基于革命现实主义类型。
三、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的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导演踏入了中国电影的史册中,第四代导演着力彰显出电影中的纪实美学原则,坚守着“学院派”的创作准则,平铺直叙的深入电影的内核中,提倡关注社会现实的电影作品。
1981年由郑洞天、徐谷明联合指导的影片《邻居》以平凡居民的生活为蓝本,全景式的凸显了新时代的社会矛盾,同时也很好的囊括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1982年,影片《人到中年》在很大的程度上真切的反映出当代中年知识分子所遇到的危机与境遇,将社会发展进程中肩负重担但始终前行的典型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人生》的问世,以西北地区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作为写照,角色人格的建立有着同情、斥责、理解、厌嫌的多维表述,渗透着多重的人性的表达,进一步折射出更深层的西部思想意识和思想内核。1986年谢晋在《芙蓉镇》的创作中,坚持了其固有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创作态势,用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探索社会现状的本质,将人性与道德、将历史与生活相衔接,这也是谢晋对现实主义的重新审视。
作为第五代导演宣言性电影作品的《黄土地》,提出了对于本民族的生存、生活以及民族心理變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重新思索,影片中着力突出特定环境之下塑造的特定人物,加之影片中丰富的电影语言和影像表达都使影片成为艺术特色生活化、风格化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佳作。第五代导演迎来了商业化与经济多元化的碰撞,大多数都在文化反思和思想解放时代潮流走向中登上了历史舞台,第五代导演仍然以“文学性”、“艺术性”、“戏剧性”的风格化来处理、理解电影中所存在的生活真实与现实真实的讨论,于是在第五代导演的艺术创作生涯中,不难发现他们对于影片中所表现出的真实性的表达大都是建立在影像本体的艺术化处理和对于传统文化的历史反思上。
第六代导演的创作以其迥异的现实主义审美创作取向以及独特的制片方式又回归到了现实主义的本源当中,他们在塑造人物真实的程度上得到了风格化的艺术处理,以及对于真实生活在影片中的现实反映的理解,都与世界电影思潮有着行之有效的沟通。而诸如第六代导演的《妈妈》、《头发乱了》、《小武》等都是在特殊叙事语境下人们对于生活原貌所涉及的多义性、模糊性的社会深层理解以及通过中国当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发展态势的影像表达。第六代导演不再深挖历史的维度而是转向当前的现实生活,所以第六代导演的社会现实背景与电影现实的创作之路的转向,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结论
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关注中国电影,可谓是现实主义美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艺术创作,对于电影艺术的真实追求、对于现实社会中折射出的问题的反思和拷问,以及电影中所能波及到的对于普遍社会心理中人类精神语境的揭示,都是中国电影的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阿利,曹小晶.中国电影精品读解[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