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辉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 2018) 9-155-02
摘 要;近些年来,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一个态势,如何合理的处理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各大医院管理工作之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基于此,本文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并集合实际情况,简单谈谈医疗纠纷预防与解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医疗纠纷 医院管理 建议
一、责任事故与非医疗事故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医务人员工作态度的因素
目前,在部分医疗单位中,一些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较为冰冷生硬,对待病患缺乏足够的理解、耐心与同情心,其语气往往充斥着命令或训斥的意味,措辞不够严谨,言语流于轻率,甚至直接强硬,不留任何余地,使得病患及其家属产生负面情绪,致使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医务人员责任心的因素
某些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之中不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明确的医疗规章制度缺乏认识,时常出现粗心浮躁,擅离职守的问题,极小部分医务人员推诿塞责,拒绝收治病人,以致错过最佳的救治实际,引发医疗纠纷。
(三)医务人员言语修养的因素
该因素涉及较广,集中体现在医务人员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咨询时,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肆意乱说,尤其是在面临重大手术之前,对于某些细节及后果交代不清,导致患者家属面临面对不良的手术结果时,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或是某些医务人员擅打包票,随口应承,一旦手术失败,家属难以沉痛的现实,必然会引起医疗纠纷。
(四)不当医疗行为因素
不当的医疗行为即是工作态度冰冷生硬,塞责推诿,受请吃喝,收取红包等等,诸如胡乱收费、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开大处方、开顺风药、出具假证明、收取回扣等等等等,只要其中一个环节造成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即会引发医疗纠纷。
二、思想政治工作预防医疗纠纷的措施
(一)改善服务态度
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与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密切相关,这也是医疗纠纷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应当在医院内部开展“纠正服务思想、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体验、改善服务态度”的整风活动,并面向社会进行承诺,通过各种媒体方式向社会各界公布活动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实施方法、举报渠道等等。医院内所有科室都应当确立为病人服务的基本态度,制定相应的措施。同时加强医疗文明用语的建设,并在全院进行推广,以此严格要求所有医院人员必须做到“微笑服务,文明用语”,以诚挚的感情换取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以求在社会的监督之下,彻底改善服务态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可能。
(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医院侧重于社会效益的发挥,而医务人员则视救死扶伤为天职,作为服务型的行业,医德医风的建设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以及医院的形象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强对于职业道德以及敬业精神的建设亦是预防医疗纠纷的重点工作,同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医院应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转移至端正醫德,整肃医风,培养全体医院人员爱岗敬业精神的建设之上。首先,所有医务人员都应当树立救死扶伤的基本思想准则,坚持“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并在医院内进行长期的宣传以及教育,直至这种观念在医务人员心中植根,成为每个医务人员工作的信念与出发点;其次是开展相关的活动,对医院内的在职员工进行激励,促进医务人员服务意识的进步,在院内形成一股爱岗敬业、讲医德、树医风的良好风气;再者是进行“树典型”与“评先进”的表彰活动,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工作典型与先进模范具有良好的带头作用与说服力,大力开展该项活动,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敦促院内职工提高其服务意识,增强其工作自觉性,就整体效应而言,能对医院医德医风的建设工作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发挥院内职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提升其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继而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与医疗质量的提升,从而使人们群众从中得到实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可能性。
(三)加强各项制度的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宣传教育,但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则不能简单的依靠宣传教育工作,而必须与各项制度建设的工作相结合。因为只有依靠各项制度的建设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越性,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得以有效的巩固、发散。
(四)职业道德规章制度的建设
职业道德是每个医务工作人员所具备的基本意识,而如何将职业道德的基本意识转化为职业道德的行为,则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从这个角度进行考虑,应当将“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予以贯彻,使医德医风建设工作得以规范化,同时加强职业道德规章制度的建设。
首先,需要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对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务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宣传以及奖励,与医德医风较差且长期与患者处于紧张关系状态的医务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在行政与经济上予以处罚;其次,建立服务满意度调查的制度,每年两次向在院患者以及经由门诊的患者进行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并鼓励患者积极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促使医院服务质量的提升;再者,建立社会监督制度,医院应当以诚恳、热忱的态度,欢迎社会各界以及相关媒体的批评、监督以及帮助,设立详细、周全的来信来访接待制度,使得院内所存在的工作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探讨、及时解决;再次是公示制度的建设,将治疗过程之中所有的药物、手术、化验等具体费用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公示,并接受患者的监督,消除患者对于治疗费用上的疑虑;最后是考核制度的设立,医院应当实行季度性的考核以及全年的总考核,将考核的成绩予以收录存档,作为院内工作人员奖金、先进、晋升的参考。
(五)增强法律意识
道德与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两股重要力量,与道德相比,法律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更具约束力与普适性。我国早于上世纪末便已颁布相关的执业医师法,该法设立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在提高医师素质与工作水平方面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与方法,较为系统性的确立了医生一档履行的义务以及其所享有的基本权利,首次将医师的职业责任以及道德要求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该法的颁布对于整个医师队伍医风医德的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甚至对整个卫生行业的风气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医院应当定期积极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对《执业医师法》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进一步明确其肩负责任以及应当履行的义务,使医务人员的工作趋向职业化、规范化、法律化,从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预防医疗纠纷,必须在提升医疗技术的同时,大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建立健全各项相关制度、增强其法律意识,由此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医患和谐相处[J].人力资源管理,2017 (08): 458-459.
[2]张莉.浅谈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创新[J].现代国企研究,2017 (12):223.
[3]刘展旭.国有三甲医院医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6.
[4]黄爱玲.医院管理中医疗纠纷处理的原则、方法与机制[J].东方企业文化,2015 (21): 357+360.
[5]贺映红,曾昭伟.基于良好医德养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整合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 (21):102-103.
[6]冷颖.论医患纠纷风险防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5 (1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