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传承数千年之久的课程,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它的学习已不是简单的读书认字,而是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成为当下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方面。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高度思考问题,带领学生进行诗词鉴赏,对文学作品进行文本解读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育;文学素养;鉴赏;解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被列为第一条。《课标》要求,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课程目标的设置也是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有利于终身发展,文学素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1 语文教师应具备必要的文学素养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决定了课堂的质量,对于学生的引导也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课堂上,教师抛出的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自己所预设的“标准答案”,教师通过对课文的讲解及对学生的逐步引导,是学生的思路慢慢向“标准答案”靠拢。然而,“标准答案”只是教师自己对于文本作品的解读,或者是某些参考书所提供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层次的限制,对于某些问题见解可能与老师的预期相差甚远,此时的老师,应该懂得如何蹲下来,站在学生的高度上去看待,去讲解文章。
曾在报纸上有一篇《消失了的标准答案》的文章,记录了一个真实的小学一年级的课例。在课堂上,老师问学生:“花儿为什么会开呀?”一个学生回答:“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另一个学生回答:“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还有一个学生说:“她想看看,小朋友是否会把她摘走。”还有的说:“她也长着耳朵,她想听小朋友唱歌。”突然,学生们一起询问老师:“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儿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她,就仰起她的笑脸,笑了!”听到这里,学生们都笑了,那笑脸比花儿还好看。然而,只有老師知道,老师所准备的标准答案是:“花儿开了,因为春天来了。”这样的答案实可谓称得上是“标准答案”了。成年人的思维固然是,因为季节的变更,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百花竞相开放。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然而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解释如何让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这对于老师而言是一个难题。同样,这与学生的思维也是相去甚远的,课例中的老师,并没有按照成人的思维,将所谓的“标准答案”抛给学生,而是按照学生的思维,给予了学生能够理解的回答。诚然,这样的回答看似是不标准的,但老师的回答却达到了既保留孩子的童心,又发展了孩子的思维想象力的效果。至于花儿到底为什么会开,相信,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这个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这个课例,我们不难发现,课堂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教师能够懂得站在学生的高度上去看问题,懂得随机应变,更在于老师具有超高的文学素养,具有难得的童心与丰富的想象力。可见,即是是小学语文老师,拥有高水平的文学素养对于提高教学水平也是很有必要的。
2 鉴赏诗词提升文学素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阅读古诗词上提出了不同的标准: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四学段,诵读古代古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对于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在哪个学段,对于古诗文的学习都在强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会学生透过诗词的鉴赏,体味作品中作者所赋予的情感,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升自身文学素养。
谈到古诗词作品,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诗词中的意象。意象是诗词作品的艺术细胞,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因此,在分析古诗词时,我们往往会带领学生从分析意象入手,领略诗词的美感。如,在鉴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们往往会对着重分析前三句,告诉学生其中对偶的工整及作品中不用虚词便把九种景物并置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秋景图”。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夕阳西下”的重要性。这一句,不仅仅是由物及景的过渡,更使得整个景物笼罩在了一片夕阳之中;不仅仅交代了“秋思”的时间,而尤其在于日夕不得归,使得“断肠”之感更加浓郁。故而,通过这一句,我们可以领略到一个完整的秋思意境。因此,通过对古诗词文学作品的鉴赏,引领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和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把握,鼓励学生积极、有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促进文学素养的提升。
3 阅读文本提升文学素养
研究文本是语文教师备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因为语文教师对于文本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实际操作情况不容乐观。
对于文本的解读,不同的教师在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论意义上,文本的解读是有定数的。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适时地转变教学观念,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钻研教科书才能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创意与突破,才能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收获语文课程的专业知识,更能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记得在王崧舟教授的一节公开课上,他向尚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讲解《长相思》,讲解乡愁。我们都知道,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方能体味个中滋味。所以,对还在向父母撒娇的小学生讲解乡愁,如果只是模式化地向学生传递教参中参考内容,学生是无法体味词中作者的那份念归却归而不得的浓浓乡愁的。
在王教授的课堂上,他首先带领学生回顾已然学过的有关描述乡愁的诗句,不仅让学生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更为新的乡愁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调。之后,他开始让学生反复诵读《长相思》。诗句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的鉴赏与体味,通过反复地诵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印象,更能让学生在诵读之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学生或许没有远离家乡的经历,并不懂浓浓的乡愁到底是一种怎样化不开的忧愁。然而,学生有的是丰富的情感与想象力。在老师《琵琶语》的音乐氛围的带动下,学生们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开始勾勒作者纳兰性德的家乡面貌与生活场景,并让学生尝试用纳兰家人的角色对其提出疑问。这样的解读方式,不仅形式新颖,而且充满了活力,既满足了小学生猎奇的心态,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与词作者情感的共鸣,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同层次,不同经历,不同职业的人都会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同样,老师解读与学生的解读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老师,不仅仅要在教师的角度上去解读文本,更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理解文本,懂得如何去慢慢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解读文本中更为深入的内容,并适当拓展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情感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最终落实于语言层面。在语文的课堂上,拓展是必须的,但是拓展的是知识内容还是情感延伸亦或是学生思维能力。这些需要语文教师凭借自身的素养和具体的文本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M】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3]蒋蓉.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7
[4]王斌.阅读经典名著,提升文学素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
作者简介
周丽萍(1989-),女,汉,籍贯:山东省栖霞市,研究生,鲁东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