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
【摘 要】笔者从讨论对外汉语课程中文化教学的位置出发,希望可以在对外汉语课程中找准关键点,并完善指导教学工作,启发广大外国留学生能深入了解深厚的中国文化,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汉语。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1-0147-0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步以及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愈来愈多的外国友人希望认识中国。那么,自然而然地学习汉语是他们的必修课。愈来愈多的现象显示,即使很多人付出很多努力学习汉语,还可以使用大量词汇,然而他们离自由自在的交谈仍相差甚远,甚至还存在互相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的尴尬状况。所以很多人学习汉语的决心慢慢被削弱,还透露出汉语是所有语言中最难学习的一门外语的畏难情绪。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将语音、语法及词汇掌握得很好。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不了解我们国家独特的文化背景,所以不能融会贯通。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部分不容忽视。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每门语言都是根据它特有的文化产生的,语言负担着特有的文化。可以说,它是文化的外在表达,受文化的约束,使每个民族都展现出独特之处。每门语言都是各个民族在生活中通过长时间的不断发掘与完善形成的,是以物质生活为依托的精神产物。各個民族的语言都包含着这个民族独有的背景及文化,因此组合在一起就可以表达这个民族的平时活动、思维方式的文化语言,所以对语言的国俗语义并不太了解,那么在日常交往中就会有阻碍。将汉语作为自己的第二语言,就应该实实在在地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一定要掌握好民族文化的外在表达方式,但想要学好汉语,就应该了解汉语所承担的中国文化。不能只是粗略浅显地认识中国文化,要深入了解才能无误地掌握并使用汉语。文化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众多的外国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容易出现的疑问和阻碍,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所导致的。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影响及意义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中,跨文化、利用文化想法来增加语言教学的魅力尤其值得关注,使之为语言教学服务。它既包含文化的传播,又存在学生在自己母语文化基础上的认同或对比。那么,对外汉语教学中所包含的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存在多元性质的文化。广大外国留学生在了解语言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深入了解语言的文化,原因是它可以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可以实现流利的交谈,并确保万无一失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留学生只要进入中国,首先体会到的一定是中国外在文化的表面,也就是物的层面,如道路、房屋或城市面貌等;其次感受到的是和自己的母语千差万别的社会文化。根据文化层次来看,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外在文化,很容易就可以被体会到;根据它的表现形态可以了解到,外在文化不仅活泼还很直观,所以使外国学生存在强烈的好奇心;根据外国学生了解和进入到的层面来看,这也是他们所能达到的最高层面,因此我们要适当地完成这方面的文化教学,就需要增加外国学生对于学习语言的热忱,还要让学生们对于中国文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例如通过参观古代遗迹和秀丽山水等。通过对相关教学案例的研究发现,中国的外国留学生对于中国式购物“砍价”也十分感兴趣。在这期间,我们可以根据词汇课程完成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如说明“聘礼”“迎亲”以及其它词语时可以分享礼俗知识,在说明“龙井”“旗袍”等词语时可以分享饮食服装知识;在说明“京剧”“唐诗”等词语时可以分享文学艺术知识,在说明“胡同”“园林”等词汇时可以分享中华建筑的知识。
目的语文化的别致之处,往往是激励外国学生学习的关键,如果这份别致消失,可能就会导致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呈现出一种文化休克的状态。 “文化休克”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提出的,主要说的是一个人第一次接触不同的文化氛围后会在心理上、身体上显现出不适应的症状,“因为处于自己不了解的社会交往信号以及符号之中,跟自己所接受的社会符号有差异,由此变成深度焦虑症”。致使文化休克产生出文化差异,首先,相同事物因为不同的文化所表达的含义不同,就像中西方人对狗有不同的认识,狗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大多带有贬义,如“狐朋狗友”“鸡鸣狗盗”等,而中文里与狗有关的词语所包含的意思对于西方人来说都不易理解,因为狗在他们的文化里代表忠实、可爱。因此对于西方人而言,在学习汉语期间,因为没掌握好中国文化,导致产生了学习上的阻碍。其次,不同文化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表达理念,如“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翘尾巴”等谚语或俗语,还有“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芝麻掉进针眼里——巧透了”等歇后语。即使可以找到差不多的词语代替,却不能形象生动地将它的原意表达出来,或根本不能表达。他们在礼节上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如面对表扬与恭维的时候,西方人一般都是高兴地接受,但中国人一般都是谦虚的,面对这种情况一般都会说“哪里、哪里”“不敢当”等,显示出谦虚与礼貌,但如果外国人不知道这些,就会产生误会。中国人喜欢谦逊、讲礼貌,主要体现在交谈中所说的谦辞或敬语,此类词汇有很多,如“拙见”“拙作”“小儿”“小生”“薄面”“鄙人”“劳驾”“高见”等等,在英语中就找不到相对的词,但如果不清楚这些词,就不能流畅地交流。不谦虚的外国人或许真的以为“拙作”真的是不好的作品。类似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语言表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讲解明白,否则学生不能理解,也就无法交际。
发生文化休克时,中文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其重要性不止单纯体现在量的提高,主要在于“质”的提高。我们不仅应该帮学生完成自我调节,还需要通过学生的中文水平,开设不同文化的质点课,将学生们的关注点转移到中国文化的深处,在民族文化里起支撑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指引、帮助还有讲解,让他们领悟到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从而完成“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飞跃。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在对外汉语的学习中,文化教学不单纯是传授给学生某一种语言有关的文化,也不单纯是让学生在一个文化社团中实现交流,而应该让学生提高自己,充实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来自哪个文化或语言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根据一个特定的文化交际,来建立学生的交际立场并锻炼他们的文化因素能力,使其可以在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时得心应手,这种想法和当前世界密切深入的文化交流相吻合。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文化作为一个社会及时代的特征,通常会透漏出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政治或经济信息。文化不仅和物质基础息息相关,还和政治氛围密不可分。如今每个文艺作品都包含着一些穩定的、朝气蓬勃的社会景象与社会矛盾,这与一些外国学生所认识的只有“文化大革命时代”有很大不同。老师应该把这些历史、国情与国策都传递给同学,并使学生了解语言资料展示的只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纵观整个历史阶段,它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部分不能取代整体。所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发展、变化和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应该在解读语言资料和进行专题讲座时选择典型的、可以展示中国社会发展及进步的正面案例,如绿化建设、思想进步、住房建筑所导致的交往变化等。还应该将一些文化现象和世界文化联系起来,实现文化趋同,就像词汇的敞开和交流表达的融合,能够在正式场合的第一次见面时使用“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打招呼。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婚姻观慢慢地发生了一些转变。老师可以把主流文化与自己地区的文化特色相结合,让课本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另外,网络用语发展迅速,即使不是正规的官方语言,也对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了解这些新词汇与交际用语,让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和时代相连。
(一)注重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差异性
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的目的不同,国籍与文化积淀也就不同,所以老师不能以同一方式对待每个学生。有的人属于亚洲或汉语的文化圈,可以很快地融入中国思维及活动,但其他文化圈的学生融入就比较困难。在中国文化中,分别时用手往外扇表达的是“不用送了”的意思,来阻止主人家送行,但希腊人会以为这是让他“滚蛋”。中国喜欢用点头表示赞同,尼泊尔人喜欢用摇头表示赞同。在与留学生交流时,不知道其所在国家的文化,会很难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并且得不到留学生的文化理解与认同。老师应该比较郑重地点明汉语言文化和留学生母语之间的不同,提高留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并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明确,加以运用。老师在教学时应注意使用肢体语言,教学的态度、情绪的表达,以上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
(二)注意文化依附性矛盾的问题
在和外国学生交往时,对外汉语教师会进入这种矛盾的状态,一些教师因为不想冒犯学生,所以在交流时会迁就学生的文化,去了解外国的习俗,这是不可取的。长此以往,教师会使自己的习惯和言行去中国化,而学生也不能学到纯粹的中国文化。教师应该在接触到学生的文化背景时,让他们入乡随俗,鼓励他们主动了解中国文化但不要求必须接受中国文化、思维方式等。就像伊斯兰教的追随者不吃猪肉,我们应该予以尊重,不介绍和猪肉相关的菜品。外国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是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积淀决定的,教师不能用课堂表现就定义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我们希望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教师可以与外国学生采取“文化协同”的方式,一起讨论学习方法与文化。
三、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和文化教学并不是彼此排斥的,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相互依靠。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就像是鱼之双鳍,鸟之双翼,其中一边没有了,就不能游、不能飞了。文化和汉语教学不能分开,同理,汉语教学也不能和文化教学相分离。
参考文献:
[1]张华.重建对话教学的方法论[J].教育发展研究,2011(22):35-41.
[2]倪文锦.问题与对策:语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09):57-59.
[3]张传燧.论教育对文化的适应与超越[J].教育文化论坛,2011,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