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登封市妇幼保健院(452470)王玉芳
有数据表明,排除先天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后天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达14.89%,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存在较大的心理问题,其中以青少年心理问题最为显著。三级预防保健理念是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保健理念,将其应用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1]。本文主要探究了采用三级预防保健理念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校7~9年级120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入组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12~17岁,平均年龄为(13.6±2.4)岁,研究组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11~18岁,平均年龄为(13.4±2.7)岁,两组青少年的性别、年龄对比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附表 两组青少年教育前后的自卑、孤独、焦虑等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主要是对青少年宣教一些常规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其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研究组采用三级预防保健理念行健康教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进行教育:①初级保健教育,在青少年尚未发生心理障碍之前采用舆论宣传、教育和改造环境等一系列预防工作来减少青少年发生不良情绪或心理障碍的几率,以促进其心理发展得到完善的社会系统支持;②次级保健,密切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变化,并对其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问题进行尽早识别、诊断和防治,以避免其扩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③实施心理治疗,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变化后再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干预。此外,缺失完整的家庭和父母的关爱常易导致青少年出现孤独、自卑的心理,针对这些情况,心理卫生人员应联合教育工作者共同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如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活跃学习氛围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才能有效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为改善青少年的自卑和孤独心理,需引导教师和其他学生多对其进行关爱,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青少年教育前后的自卑、孤独、焦虑等心理状态评分,采用自制心理量表进行评估,每项指标总分为50分,得分越高代表青少年的自卑、孤独、焦虑等心理状态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教育前,两组青少年的自卑、孤独、焦虑等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不同的教育后,研究组青少年自卑、孤独、焦虑等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
近年来我国因青少年心理问题引发的青少年意外伤害事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了我国整体的青少年心理保健工作水平仍较低,这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极为不利[2]。为有效预防和降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还需采用三级预防保健理念对其进行干预,三级预防保健指的是从早期预防保健到对心理疾病治疗干预的完整工作,其主要分为初级保健、次级保健和心理治疗三个阶段,初级保健主要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次级保健则是对出现轻微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尽早识别和诊治,以防止其进展为严重心理障碍间题,心理治疗则是在青少年出现心理障碍之后,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解除或降低心理障碍给其身心带来的痛苦。总的来说,三级心理保健是一套完整的心理保健系统,能够满足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保健需求,但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还需在初级保健阶段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其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