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2018-10-19 08:16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450007弓凤敏金晶晶刘畅李静郭玉梅张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1期
关键词:胸痛急诊科球囊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450007)弓凤敏 金晶晶 刘畅 李静 郭玉梅 张琳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450000)侯立功 焦泉钧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为心内科、急诊科常见危急重症,病情进展快,预后差。临床普遍认为STEMI发生后120min内为救治黄金时间,越高再灌注、溶栓治疗,则抢救成功率越高。2012年医院统计数据显示我国STEMI患者行PCI比例仅为29.8%,现状不容乐观[1]。2011年,广州成立我国首家胸痛中心,之后在国内普遍推广。我院自2015年12月成立胸痛中心并建立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及流程,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5年2月成立胸痛中心并建立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及流程。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急诊科、心内科收治的200例STEMI患者作为参考组,男102例,女98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9.68±3.33)岁。2015年3月~2016年3月胸痛中心收治的200例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男100例,女100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9.36±3.40)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术前流程。参考组采用我院急诊科、心内科常规抢救流程:患者就诊后,挂号缴费,持缴费单到护士站,测量生命体征,行十二导联心电图诊断。急诊科医生接诊,依照首份心电图以及相关标志物检查,确诊为STEMI患者,立即联系心内科医生会诊,确定救治方案后,与家属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进入导管室完成PCI治疗。观察组则在胸痛中心接受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诊疗流程(参考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制定流程[2]):接到急诊患者后,立即在15min内于床边完成所有化验检查,通过我院胸痛中心微信群实时传输患者病历资料、诊断情况等,急诊医生、网络医院医师以及心内科医师在线交流,并制定“一键启动”制度,即120急救人员通过一键呼叫,直接联系导管室准备治疗。②介入治疗方案。取股动脉或桡动脉途径,对于心功能分级≥3级者,采用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IABP)。若造影显示血栓负荷较重,则采用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后,观察若无复流,则经冠状动脉注入硝普钠100μg;若1min内复流仍未恢复,则经冠状动脉注入用替罗非班10ml后再次注入硝普钠100μg,直至其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恢复至2级以上。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②观察两组PCI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脑出血、急性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机械并发症等)、院内全因死亡率。③患者出院时评价其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以x2检验分析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比较 观察组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见附表1。

2.2 PCI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院内全因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PCI手术成功率为96%(192/200),参考组PCI手术成功率为85%(170/2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14.074,P=0.000)。观察组住院期间2例消化道出血、1例乳头肌破裂、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并发症发生率为2%,参考组住院期间5例消化道出血、3例乳头肌破裂、2例脑出血、5例心源性休克,并发症发生率为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6.686,P=0.010)。观察组住院期间6例患者死亡,全因死亡率为3%,参考组住院期间18例患者死亡,全因死亡率为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6.383,P=0.012)。

附表1 两组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比较

附表2 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

2.3 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 出院时,观察组与参考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3 讨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再灌注时间长短直接决定预后效果。有学者研究发现,患者发病后早期早灌注时间延迟30min,则患者1年内病死率增加7.5%[3],因此接诊后,尽早按照患者接受再灌注、PCI治疗,则患者近期、远期预后更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治疗流程包括缴费、院前临床诊断、急诊科接诊、心内科会诊及导管室治疗等,较为繁琐;而通过成立胸痛中心,绕行急诊科,并通过微信群等实时传递患者诊断信息,能够使导管室提前准备,有效缩短了再灌注时间。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及流程,结果显示观察组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均长短于参考组(P<0.05),证明通过流程优化能够缩短患者等待治疗时间,为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患者生存率提供重要基础。通过对我院急诊科患者就诊情况观察,可以发现,患者多为家属陪同或自行前往接受救治,而联系医院急诊、胸痛中心患者较少,因此,笔者认为胸痛中心应该在治疗辐射范围内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使患者能够在出现胸痛症状后第一时间呼叫急救,以为治疗节省时间。本组患者救治前,心功能分级多为Ⅳ级,通过再灌注、PCI治疗,患者出院时心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见,在无明显禁忌症的前提下,应尽早行介入手术治疗,从而促进其心功能分级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胸痛中心机制下,采用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能够缩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时间,改善预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益。

猜你喜欢
胸痛急诊科球囊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有些胸痛会猝死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