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G尖端定位在儿童PlCC穿刺中的应用

2018-10-19 08:16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450000房芳田芳郭风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1期
关键词:右心房尖端置管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450000)房芳 田芳 郭风娇

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即PICC穿刺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且应用范围较广的新型医疗技术,但由于穿刺过程属于盲穿因此容易出现导管异位,还可能引发静脉炎或静脉血栓。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心房内心电图定位及X线定位技术[1]。本次研究将针对儿童PICC穿刺中的优选定位技术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诊治的行PICC穿刺置入患儿共计70例为研究样本,其中男34例,女36例;患儿年龄2~13岁,平均年龄(5.64±1.32)岁;白血病患儿43例,淋巴癌患儿27例。患儿或家长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利用随机抽样原则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各组均35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常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分组比较。

1.2 方法 ①观察组患儿行ECG尖端定位:以75%乙醇对测量部位皮肤常规清洁消毒,于患儿双侧锁骨下方及左侧胸大肌分别贴一电极片,心电监护仪导联;预测好置管长度并记录所测量数值;静脉穿刺后缓慢送管;成功穿刺之后,将导管的末端利用心电导线同心内连接转化器相连接,再将心电监护导联与心内连接转化器相连接,切换至体表心电图及静脉心电图,观察患儿心电图Ⅱ导联中P波的变化情况。尖端定位:切换至心电图后继续送管,并个观察患儿的P波变化,导管尖端进入到患儿右心房可提示有高尖P波,置管当中如P波无变化,则应该考虑到导管异位,退管直至P波出现改变。导管的尖端由右心房退到患儿上腔静脉,此时P波将恢复正常,继续后退导管2cm左右,撤出导丝,以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脉冲,并接正压接头。以S型固定导管,安置患儿并进行记录。②对照组患儿行X线PICC尖端定位:步骤同观察组,但无需以心电图进行定位,穿刺成功收进行导管固定,将患儿送回放射科,以X线进行定位,若出现导管尖端异位再次将患儿送回操作间重新进行送管。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置管到位率以及操作使用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置管效果比较:观察组患儿的置管到位率为97.14%,对照组患儿的置管到位率为91.43%;观察组的置管操作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具体比较结果见附表。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ECG尖端定位技术同传统的X线定位技术相比,能够更准确的在患儿心房入口处进行导管定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中心静脉的导管尖端,当从上腔静脉穿过患儿窦房后再到其右心房这个过程当中,P波波峰下降出现显著的波动,当PICC尖端处于患者上腔静脉之外的相关静脉时,所显示的心电图同体表心电图相似,而当导管的尖端顺利进入到上腔静脉时,即会出现具有特征性的高尖P波,当尖端继续进入到上腔静脉中并与右心房处于交界位置时,P波将得到最高峰,可能还会超过R波。导管顺利进入到右心房之后,P波也会随之降低,因此可能通过心电图指导PICC的尖端定位[2]。ECG尖端定位技术应用于成人及儿童的置管中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准确性、可行性。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应用ECG尖端定位,置管的到位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43%,观察组置管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至置管过程中的置管并发症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本次研究结果表明ECG尖端定位技术应用于儿童的PICC穿刺置管中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定位穿刺的时间,同时还能够提高置管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因此该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附表 两组患儿置管效果比较

综上所述,ECG尖端定位技术应用于儿童PICC穿刺中置管到位率显著提升,置管操作用时更短,该技术方案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右心房尖端置管
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右心房憩室1例
腔内心电图技术用于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效果
三维超声及组织速度向量技术对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患者的右心房收缩同步性的评估
Finding Another Earth
郭绍俊:思想碰撞造就尖端人才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界嵴1例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黏液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