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间牵引钉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对颌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咀嚼功能的影响

2018-10-19 10:50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461400王占基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3期
关键词:钛板优良率常规

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461400)王占基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78例颔骨骨折患者为对象,按照其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9例。常规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27~73(49.6±4.8)岁;试验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28~75(50.1±4.5)岁。研究纳入对象经临床确诊为颔骨骨折,所有患者都符合相关的医学伦理要求标准,且签有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手术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体位选取仰卧位,手术切开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骨折端,清除骨折端血肿,碎骨及肉芽组织,手法复位骨折端,并选择大小适中的微型钛板,固定骨折端,清洗伤口,并进行缝合。试验组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颔间牵引钉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在实施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前,利用CT影像学检查方法,避开神经、血管组织和重要解剖结构,选择牙槽嵴处为牵引钉植入位置,消毒清洁后在患者颔间拧入牵引钉,按照顺时针旋入上下颔骨,在上下颔间分别植入5对牵引钉,并在颔间对牵引钉进行固定牵引,定期调整弹性橡皮圈,之后采取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手术操作方法同常规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咀嚼功能、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优良率。疗效判定标准:①差:术后伤口愈合效果、牙周恢复效果较差,颔骨未恢复正常,颜面畸形;②良:伤口愈合良好,牙周组织和颔骨基本恢复正常,颜面对称;③优:伤口基本完全愈合,颔骨解剖结构正常,颜面对称。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用(n,%)和(±s)表示,组间对比差异用x2和t检验,P<0.05为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的临床指标对比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前的咀嚼功能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术后的骨折愈合时间与咀嚼功能指标都明显低于常规组,组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对比 试验组良12例,优26例,优良率为97.4%;对照组良12例,优20例,优良率为82.1%,试验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附表 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的临床指标比较(n,±s)

附表 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的临床指标比较(n,±s)

组别(n=39) (min) 骨折愈合时间(月) 咀嚼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手术时间常规组 40.9±6.1 3.1±0.6 2.4±0.9 1.6±0.7试验组 40.6±5.4 1.1±0.2 2.3±0.5 0.5±0.5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颔骨骨折在诸多骨折类型中属于常见性病症,主要临床症状为咬合关系紊乱,导致患者的咀嚼功能受损。通常情况下,造成颔骨骨折的致病因素为外伤,由于颔骨骨折常合并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会伤及患者的其他脏器功能或颅脑组织,若不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恶化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1][2]。微型钛板内固定术作为常规的颔骨骨折治疗方式,手术材料所用的钛板能有效与人体骨组织和软组织相容,且具有较强的防腐性,能长期留置于人体体内。而且,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操作简便,对患者的血管及神经组织等损伤较小。但微型钛板内固定的固定性较差,术后易发生松动、移位等情况,影响手术的整体疗效。因此,采用颔间牵引钉辅助治疗,能增强微型钛板内固定术修复颔间骨折的效果。此次研究通过给予颔骨骨折患者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咀嚼功能指标均低于常规组,治疗优良率则明显高于常规组,表明微型钛板内固定结合颔间牵引钉治疗颔骨骨折,有助于修复患者受损的咀嚼功能,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增强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与颔间牵引钉治疗颔骨骨折,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钛板优良率常规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别受限于常规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儿童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取钛板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