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万金兰江慧星 李永玉
(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儿科,湖北 荆门 448000)
小儿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住院率高,主要因病毒、细菌感染引起,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儿腹泻的防治仍是目前需要攻克的难题。西医治疗常以抗生素、抗病毒同时应用,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风险[1]。中医辨证施治对小儿腹泻有独特功效,同时早期中药护理干预也具有重要意义。小儿腹泻病3岁内婴幼儿多见,但口服给药困难,同时中医药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未普及,我院于2013年10月开展中西联合护理路径,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入住儿科的194例患儿,诊断为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将194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7例,男49例,女48例;平均年龄(20±1) 月。观察组97例,男51例,女46例;平均年龄(17±3) 月。2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2]。
1.3 纳入标准 ①确诊为感染性腹泻;②年龄在0.5~6岁;③病程小于3 d。与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传统护理,主要对病情进行观察、饮食护理、消化道隔离、体温护理、臀部护理等。观察组则实施中西联合护理路径,具体如下。
1.4.1 成立护理路径小组 小组成员由护士长、责任护士、责任组长组成,护理人员一方面要加强与经治医师沟通,随时了解患儿病情,另一方面要积极与患儿家属沟通并了解需求,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实施护理前充分与患儿家属沟通并确定其了解护理路径中的内容,取得患儿家属更好的配合。
1.4.2 护理路径内容 主要包括各项治疗、含中医辅助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等,中医护理包括:(1)中药直肠滴注治疗。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为主方,即葛根20 g,黄芩10 g,黄连6 g,甘草3 g,根据不同症候加味,如伴呕吐加姜半夏,热甚加金银花、连翘等;每日1剂,由专业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直肠滴注,药液温度为35~40 ℃;直达深度约7~10 cm;每次给药3~5 mL/kg;根据患儿的年龄及耐受能力确定合适的滴速,一般为20滴/min左右,总之以患儿感觉下腹温暖、舒适、无便意为宜;每日滴注2次,连续5 d为1个疗程。(2)穴位贴敷。专业护理人员取少量丁桂散贴敷于肚脐处,每日1次,贴敷约6~8 h取下,连续5 d为1个疗程。(3)情志护理。多与患儿家属谈心,多鼓励患儿,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可通过幽默故事、少儿节目,或与患儿做游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4)饮食指导。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避免夏季断奶,注意免乳糖饮食。指导患儿家长学会使用ORS溶液。注意食物和食具清洁卫生。及时补充营养,加强锻炼,适当地户外活动。预防受凉或受热,夏天多喝水。奶具,餐具每次用后要彻底清洗干净,不要过多使用清洗剂,每日煮沸消毒2次。(5)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主要观察精神状态、神志情况,囟门和眼窝,哭时是否有泪,口唇弹性,尿量多少,大便次数、色、量、性质、气味等。同时,应取得家属的配合,协助我们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促进疾病早日好转。
1.4.3 实施护理路径并评价 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计划进行,每完成一项任务责任护士进行标注,出院前对患儿家属予以指导,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护理满意度,共发放问卷194份,均回收且有效,分为3级即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数+基本满意数)/总数×100%。
1.5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护理满意度、临床治疗效果、住院天数。
1.6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既往[3]标准于治疗后3 d、5 d判定疗效。治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和病原学检查正常。好转:大便糊状、次数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脂肪球或红、白细胞偶见。未愈:稀便、次数多,或症状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 (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P>0.05)。2组均无死亡病例。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对照组为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45,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2.2 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93,P<0.05)。见表3。
表3 2组住院天数比较 (x±s,d)
临床实践表明,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患者疾病的恢复离不开护理人员们的精心护理,她们是医生的眼睛,同样也是好帮手,她们在护理过程中细心地观察,发现问题时及时向医生反馈,两者协作完成各项治疗,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路径是目前广泛推广的临床护理模式,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护理过程中严格按计划进行,有条不紊地实施;一方面便于各护理人员按照计划操作,实行了同质化管理,提高了护理主动能动性,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促进疾病的康复。另一方面护理过程中加强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通过人性化管理,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提高了患儿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另外,本院为地市级三级中医医院,我院各科室实施中医优质护理,为此本研究将临床护理路径与中医护理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规范化和标准化。
根据该病特点及临床实践,将中药直肠滴注、穴位贴敷、中医情志护理、饮食干预等中医综合干预有效融合进临床护理路径。感染性腹泻证属“泄泻”范畴,江育仁[4]认为小儿腹泻好发于夏秋两季,根据季节特点临床以湿泻和湿热泻为常见,2岁以下的婴幼儿为高发人群;陈昭定[5]认为小儿腹泻主要为脾胃虚弱引起,其次为病邪,宜先健脾扶正固本,后祛邪;王雪峰[6]则认为主要因湿盛和脾虚引起。综上均符合“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无湿不成泻”的基本规律。本研究中中药为固定加味葛根芩连汤,依据《伤寒论》的经典名方[7]确定葛根芩连汤主方,葛根芩连汤中药组分有较强的抗菌作用[8]。邱爱珠等[9]进一步论证了葛根芩连汤治疗感染性腹泻。目前灌肠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临床疗效好[10]。相比于灌肠疗法,直肠滴注法优势在于给药速度慢,对肛门直肠等局部组织的刺激性小,同时避免了药液溢出肛门的弊端,保证了药物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充分发挥治疗作用。丁桂散由丁香和肉桂组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西联合护理路径能明显缩短患儿住院天数,减少患儿痛苦,缓解家属紧张情绪,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降低了住院费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