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智
为新兴产业建立配套的专业技术资格认证体系,给新兴专业技术人才找到人才的“户口本”。
9月17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开展深圳市2018年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其中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细胞技术国地实验室”)被列入深圳市市属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部门,以开展相关专业的自主职称评审工作。
作为我国首个推动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临床转化的国家级技术开发及转化平台,“细胞技术国地实验室”成立的初衷,是要着力解决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成果走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点与智能装备等攻关问题。此次自主职称评审试点的获批,意味着细胞产业专业技术岗位职称认定有了更为清晰的路径。
“这将为新兴专业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量身定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职称序列,让人才评价体系的步伐与人才发展的步伐一致。”细胞技术国地实验室主任刘沐芸博士表示:“这更能激发科技人员的职业尊严,收获社会认同感,使其能够更好地沉下心来,潜心工作,扎根专业。”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2016年,酝酿多时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要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
2016年11月,作为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职称这一涉及730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切身利益的制度迎来重大改革。
其中,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职称系列,补齐层级设置,打通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等一系列有针对性、含金量高的举措,成为关注焦点。
这些举措不仅有力破解了职称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服务不够规范配套等存在已久的问题。更是凸显了以行政权力的“减法”换来创新创业“乘法”的这一改革初衷。
在中央精神指导下,从量化评审条件,开展分类评价;到下放评审权,将非公单位纳入职称评审范围……各地各部门的改革实践,陆续给人才送去了大礼包,也为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等细化举措积累了宝贵经验。
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从另一边看,政府职能“减”掉的,市场也要“接得住、接得稳”。
2016年,深圳出台了《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根据这一文件,深圳行业组织、企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在“评人”和“选人”上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深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将职称评定权力交到企业手里,能够让职称等级体系与实际岗位相结合,让人才的荣誉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统一,对人才的激励作用更明显。
细胞产业是最为典型的行业之一,科技进步不断催生新行业、新专业,其人才评价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例如,细胞行业产品的药物属性决定了其既属于创新型的高端制造业,也属于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领域。
争夺该领域的制高点,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命科学与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这其中就有大量的科研人员对职称有着迫切的需求。由于细胞产业属于新兴领域,不仅深圳,全国都没有与之相关的职称评定机构。”刘沐芸表示。
在她看来,细胞技术涉及生命安全,产业发展的前提是把好质量关。这其中不仅包括新产业的环境、硬件设施、软件规范,更为重要的就是從业人员,这是一个专业技术领域,就如同给人看病的医生要有医生执业资格,开药要有药师资格,替人打官司要有律师从业资格一样。
“细胞制备也同样如此,你得要有上岗资格。新技术浪潮消灭了许多岗位的同时,也创造了许多新岗位,最典型的细胞产业领域,如细胞制备工程师、细胞质量工程师、细胞检验工程师等。”刘沐芸说。
据介绍,正是考虑到类似新兴产业中关键核心人才发展种种瓶颈问题,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前期组织了多层次的调研工作,充分肯定了细胞技术国地实验室对新兴领域中专业技术岗位的自主职称申报工作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为致力解决细胞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人、机、料、法、环”中的首要的“人”的问题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
刘沐芸说,细胞技术国地实验室将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组织专家建立并完善“深圳市轻工工程高级专业资格评委会(个体化细胞)”,受理范围在北科生物、细胞技术国地实验室(深圳)的细胞制备、细胞质量管理专业的副高、中、初级专业资格评审。细胞技术国地实验室将根据通知要求精神制定评审工作方案,报备后组织实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深化自主职称评审,细胞技术国地实验室将以此为契机,细化职称评审工作程序和规则,健全评审会议记录制度。助力深圳市打造先进制造业过程中深化职称改革,进而全面打造及提升国家相关行业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职称评定作为一项正向激励,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才自主学习、进步,从而推动企业和行业不断创新、不断向前。”刘沐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