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婷婷,鲍谧清,朱海雪,张晓旭
(1.滁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2苏州科技大学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的存在,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往是人生存的基本方式.在沟通与交往中,面孔所承载的信息是最重要的线索之一,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视觉刺激,面孔能提供丰富的社会信息,如性别、年龄或情绪状态等.因此,面部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增强对不同面孔的辨别能力,将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与他人交往,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但是,在某些时候,面孔识别能力会受到制约,出现本族偏向效应(own-race bias,ORB),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比较容易识别和记忆本族面孔,而对异族面孔的识别和记忆则比较困难,对本族面孔的识别与再认成绩显著好于对其他不熟悉的异族面孔的识别和再认成绩[1].本研究旨在探究本族偏向效应产生的心理机制,并考察面孔的情绪性对本族偏向效应的影响.
目前,国内对本族偏向效应(ORB)的系统研究比较少,并且极少有研究者在研究中考虑到情绪这一变量.而本研究考虑到面孔的情绪性,并且探讨情绪面孔识别中的本族偏向效应(ORB).本研究假设,(1)黄种人大学生被试在识别面孔时存在本族偏向效应(ORB);(2)黄种人大学生被试对不同表情类型的面孔识别存在显著差异,被试对非情绪(中性)面孔的识别优于对情绪面孔(正性)的识别.
采用2(面孔图片的情绪性:正性、中性)×3(面孔种族: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的重复测量被试内设计.本研究中对面孔的情绪性进行控制,采用正性面孔进行研究.要求被试在学习阶段做辨别面孔种族的反应,在测试阶段做辨别面孔新旧的反应,记录被试的准确率、反应时和被试在测试阶段执行任务时的脑电.
在校大学生23名(有效被试17人,9男,8女),年龄20-24岁.被试无神经系统或精神疾病史.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为右利手.
刺激为108张陌生人脸图片,图片均为年轻面孔,包含三个种族分类: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二个面孔情绪性:正性、中性.面孔图片在6个类别上平均分配(正式实验包含96张图片),且每个类别中一半的面孔图片为女性,另一半为男性.所有刺激图片均为黑白照片.刺激选自FERET人脸数据库.使用Adobe Photoshop对所有图片进行剪裁,并将图片设置为统一大小(10×10cm),背景颜色均为黑色.所有刺激图片均使用E-Prime呈现在电脑屏幕上.
实验主程序.被试坐于电脑屏幕前,头部处于放松状.练习实验有1组(18个试次),正式实验有2组(每组72个试次).每组实验包括一个学习环节,一个休息环节和一个测试环节.1、学习环节,呈现24张面孔图片,每张呈现5000ms,被试需要区分种族,按键反应,并且记忆;2、休息环节,呈现20s的黑屏;3、测试环节,呈现48张照片,其中24张是先前呈现过的,24张是新的,呈现2000ms,要求被试区分新旧,按键反应.
每个被试开始时,会在屏幕中央出现一个注视点,注视点呈现300ms,然后屏幕出现200ms黑屏,接着呈现情绪面孔图片,要求被试尽快按键反应.反应后屏幕呈现500ms黑屏后转入下一试次.不同组之间由被试自己按键决定休息时间.组顺序和按键顺序在被试之间要进行平衡.
在六个类别中,被试在测试阶段的反应均分为4种:击中(hit)、虚报(FA)、漏报(m)、正确拒斥(CR).根据信号检测论计算被试的感受性(d’=z[hits]–z[FA])和反应偏向(C=-[1/2][z(hits)+z(FA)]).
图2 实验流程图
以情绪性(正性、中性)和种族(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为被试内变量对被试在测试阶段的正确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种族的主效应显著 F(2,638)=3.90,p=0.02<0.05,η2=0.01.事后检验发现,被试在识别白种人和黑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差异显著p=0.01<0.05,被试在识别白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高于识别黑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被试识别黑种人和黄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差异显著p=0.04<0.05,被试在识别黄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高于识别黑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情绪性的主效应显著F(1,319)=10.03,p=0.002<0.01,η2=0.03,被试在识别中性面孔时的正确率高于识别正性面孔时的正确率.种族和情绪性的交互作用显著F(2,638)=7.59,p=0.001<0.01,η2=0.02,说明在正性面孔和中性面孔中,被试在识别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有差异.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在正性面孔中,被试在识别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在中性面孔中,被试在识别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差异极其显著 F(2,957)=10.04,p=0.000<0.001,被试在识别黄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最高.事后检验发现,被试在识别白种人和黑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差异极其显著p=0.001<0.01,被试在识别白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高于识别黑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被试识别黑种人和黄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差异极其显著p=0.000<0.001,被试在识别黄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高于识别黑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
以情绪性(正性、中性)和种族(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为被试内变量对被试在测试阶段的反应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种族的主效应不显著.情绪性的主效应显著 F(1,319)=6.25,p=0.01<0.05,η2=0.02,被试在识别正性面孔时的反应时高于识别中性面孔时的反应时.种族和情绪性的交互作用显著 F(2,638)=3.35,p=0.04<0.05,η2=0.01,说明在正性面孔和中性面孔中,被试在识别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面孔时的反应时有差异.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在正性面孔中,被试在识别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面孔时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在中性面孔中,被试在识别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差异边缘显著F(2,957)=2.52,p=0.08,被试在识别黄种人面孔时的反应时最低.事后检验发现,被试识别黑种人和黄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差异显著p=0.04<0.05,被试在识别黄种人面孔时的反应时低于识别黑种人面孔时的反应时.
表1 测试阶段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本研究采用2(情绪性:正性、中性)×3(种族: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的重复测量被试内设计,验证被试在面孔识别中的本族偏向效应,和面孔的情绪性对面孔识别是否有影响.接下来,将对本次实验结果进行详细探讨.
结果表明,以正确率为指标时,被试在识别中性黄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最高,以反应时为指标时,被试在识别中性黄种人面孔是的反应时最低.因此,在识别中性面孔时,存在本族偏向效应.所以,本研究结果符合研究假设(1),即黄种人大学生被试在识别面孔时存在本族偏向效应.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符.
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在识别中性面孔时的正确率高于识别正性面孔时的正确率,且被试在识别正性面孔时的反应时高于识别中性面孔时的反应时,因此,被试在识别中性面孔时,速度和准确性都更高,即被试对中性面孔的辨别力更好.因此,本研究结果符合研究假设(2),即黄种人大学生被试对不同表情类型的面孔识别存在显著差异,被试对非情绪(中性)面孔的识别优于对情绪面孔(正性)的识别.这可能是由于相对非情绪性面孔,情绪性面孔加入了情绪这一变量,这就使被试对其识别过程更加复杂,因此,识别难度加大,识别的准确率就降低,错误之人增多,或者面孔的情绪性对被试的面孔识别这一认知加工过程产生了干扰,因此,非情绪性面孔更易识别.
黄种人大学生被试在识别非情绪(中性)面孔时,存在本族偏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