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茂春
这是对20世纪20年代“春蜂乐会”系列研究的第二篇文章,所论述的内容是邱望湘音乐创作的历史成就。对“春蜂乐会”系列研究的第一篇文章,即《陈啸空音乐创作刍论—“春蜂乐会”创作研究之一》已发表在《歌唱艺术》2018年第一期至三期上。有意思的是,陈啸空和邱望湘两位作曲家都是浙江湖州荻港人,两位是同乡、同里,年龄也相仿,只差两岁。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同一个村子里同时出现两位在全国有影响的音乐家,是极其少有的现象。而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湖州市荻港村。
2017年11月,我到湖州讲学(讲题即《陈啸空音乐创作刍论》)时,曾到荻港村做过文化考察。不去不知道,一去才明白,原来湖州和孚镇荻港村不但是一个美丽的江南水乡,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秉承耕读传家、崇文尚礼的文化之乡。历史上,荻港村曾经产生过状元两名,进士五十七名,太学生、贡生两百多名,现代更是涌现了许多科学家、教育家和实业家。如此看来,在同一个村子里同时涌现出两位全国知名的作曲家,也是历史的必然。
邱望湘与陈啸空一样,也是被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忽略了多年的音乐家。近现代音乐史上仍有很多的“皱褶”应该被打开,我的这两篇文章就是努力尝试着来做打开“历史皱褶”的工作。
在介绍邱望湘的音乐创作与历史贡献之前,先要将他的成长历程做简要的介绍。
邱望湘1901年生于湖州荻港,1977年去世,终年七十六岁。①他原姓章,过继给邱家,名邱文藻;“望湘”之名是他在1926年参加“春蜂乐会”时钱君匋取的。但“文藻”和“望湘”这两个名字,他经常是交互或同时采用。“章家”是荻港村“章、朱、吴”三大望族之首,邱望湘为什么会被过继给邱姓人家?这也是我们在日后的研究中可以深入发掘的历史之谜。
1917年,十六岁的邱文藻进入位于湖州的浙江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学习,这个学校即现在湖州中学的前身,历史悠久。1902年建校时定名湖州府中学堂;1917年扩充为浙江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邱望湘和陈啸空都是在这一时期入学的。这时正是中国近代学堂乐歌兴盛发展的时期,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逐渐深化、扩大的时期。邱、陈二人都在中学时期接受了初步的音乐教育,并在五四运动思想的影响下逐步成长。
1922年从浙江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之后,邱望湘和陈啸空又同时考入上海艺术师范学校,在该校图音科随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等教师学习音乐。这时正是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开始兴起的时期,北京的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系、北大音乐传习所等音乐教育机构相继设立,上海艺术师范学校则在这一时期培养出了邱望湘、陈啸空、钱君匋、沈秉廉、唐学咏等一批青年音乐家。在上海艺术师范学校两年的专业学习,为邱望湘后来的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1924年从上海艺术师范学校毕业之后,邱望湘和陈啸空又一起到湖南长沙工作,他们担任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和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的音乐教师。这一时期,贺绿汀是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的学生,他说:“我最初的钢琴老师是邱望湘。”②吕骥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③邱望湘和陈啸空成了贺绿汀和吕骥的音乐启蒙老师。当时,湖南的音乐学生中还有胡然、刘已明、向隅等人。
1926年7月,沈玄庐在杭州建立了浙江艺术专门学校,起用沈秉廉任教务主任。于是,沈秉廉邀集了上海艺术师范学校的三位老同学一起前来任教,其中邱望湘、陈啸空任音乐教师,钱君匋任图案教师。四位青年音乐才俊凑到一起,仿照四年前在杭州成立的“湖畔诗社”④的做法,他们一拍即合,当年就在杭州组建起了一个“春蜂乐会”,专门从事艺术歌曲的创作,就像“湖畔诗社”一样,以歌颂爱情为他们创作的中心主题。以此为起点,杭州在20世纪20年代一度成为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一个重镇,并和北京、上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邱望湘在这一时期谱写的艺术歌曲,如《在这夜里》《二月的夜》《一生》《美丽的夏娃》《寂寞的海塘》和《爱的系念》等,皆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末邱望湘来到上海工作,曾在上海爱国女学、两江女校任教,此后,为学生们谱写了《天鹅歌剧》《傻田鸡》《恶蜜蜂》和《蝴蝶鞋》等儿童歌剧。1931年又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下文简称“国立”音专)学习(用邱文藻之名,是“选科生”),进一步提高了音乐创作的专业水平。1933年,邱望湘离开上海“国立”音专,先后执教于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杭州市立中学。身为学校音乐教员的邱望湘,曾编写了许多音乐教材,如《北新音乐教本》(1—4册,与沈秉廉合编),《唱歌》(1—3册,与钱君匋合编)等。1934年邱望湘还出版了《童谣曲创作集》,1935年又与钱君匋合编并出版了《抒情歌曲集》。
这一时期,中国一直处于战乱之中,邱望湘也是身无定居、业无定所,但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中学任教。因此,他的音乐创作以儿童歌曲和儿童歌剧为主。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邱望湘去“大后方”,曾在贵州铜仁“国立”第三中学和湖南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任教。1939年国民政府在重庆成立了“中训团音干班”,邱望湘被聘为音乐教官。“中训团音干班”的全称是“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地点在重庆的复兴关,第一任班主任华文宪,后由吴伯超、戴粹伦接任班务,教师有贺绿汀、夏之秋、易开基、陆修棠、邱望湘、斯义桂、谢绍曾、洪潘等。“中训团音干班”具有军事色彩,所聘教师一律称为“教官”,1941年改为“国立”音乐院分院,因此邱望湘又转到“国立”音乐院分院工作。在此期间,邱望湘曾与“中训团音干班”第一期学生姚以让等人一起编辑、出版了《歌曲创作月刊》,从1941年1月到1942年11月,一共出版十期,以刊登、推广抗战歌曲为主。邱望湘在《歌曲创作月刊》上发表的爱国歌曲计有《献给飞虎队》《爱国歌》《血海仇》《壮志凌云》《慰劳将士歌》等。1943年,邱望湘将这一批抗战歌曲集中成册,由重庆乐艺社出版了他的带钢琴伴奏的爱国歌曲集《卖花集》。同年,乐艺社还出版了邱望湘的带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集《寄影集》。
“音干班”改为“国立”音乐院分院之后,邱望湘一直是重庆“国立”音乐院分院的作曲教师。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邱望湘随“国立”音乐院分院迁回上海,校名改回上海“国立”音专。1949年后学校改名上海音乐学院,邱望湘任理论作曲系教授及民族音乐研究室研究员,直到1958年因病提前退休。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邱望湘的工作一直稳定在“国立”音专,但是生活稍定后,他的音乐创作却衰微了。这十几年间几乎没有新的作品产生。
1952年,邱望湘成为设在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外聘教员之一,当时同为外聘教员的还有洪潘、夏之秋、黄贻钧、韩中杰、朱启东、陆洪恩等。⑤
关于邱望湘最后的信息,是他于“文革”初期写给贺绿汀的一封信。当时的贺绿汀正在经受狂风暴雨般的冲击和批判,而处于长期病退中的邱望湘,又被街道的“红卫兵”和“公安人员”动员,要他“揭发”贺绿汀的“罪行”。这时他冒着风险,给从前的学生贺绿汀写了一封信并投寄给他。由于这是一封很有历史价值的信,所以我将它抄录在此。
绿汀贤弟:
阅前日、昨日报纸,见刊有关你的事,我读了大吃一惊。当即有邻居积极分子纷纷地来,要我向你提意见(用大字报形式)。我的学习小组也有人教我如此向你提意见。而且有公安同志也来访问我关于你的事。我以离校已久不了解为答。他又问《牧童短笛》作品哪一年作的。我就告诉他说,贺绿汀在音乐学院读书时,有俄国钢琴家到音乐学院征求中国风格作品,欲携到欧美演奏。贺绿汀以此应征,荣获首奖。此曲为中国风格是肯定的。贺绿汀没有先到农村去体验生活,然后再写,这也是肯定的。
……学生有些吹毛求疵,我仅如上述,而告以这作品为时久远,远在数十年前而已。公安同志临走时,似乎也有教我向你提意见之意。我想了一晚,想不出什么。
……最后我想到一件事,就是五七年开始,曾经有个时候,你不到校办公,在家闭门创作,按国家任命你以院长重任,并没有任命你专搞创作,而你自说自话在家创作,你上级不会同意(同意也是勉强),这已经犯了不守纪律的错误。不守纪律就是反党行为,按照目前形势,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时间,要求要高多了,“守纪律”一事,是每一个工作同志应当注意的事。党员不必说,更要看重此事。所以不守纪律,就是反社会主义。你自以为老革命,有功于国,来一个强调个人爱好,这是功臣思想。关于这件事,你切切不要忘记,所以先行函告。
……如《牧童短笛》事,你不需要自己答辩,群众会代你弄清楚。党不会冤枉人。你要相信党,以后才有光明的前途。大字报我也要提。内容也如上述。我对朋友、对党一样尽忠。我近年来所犯错误也不小,可惜没有一个给我忠言直说的人。专此祝好。邱望湘⑥
这是一封写于特殊年代的奇特的信件,信中有对昔日学生的无限关爱,也有许多无奈的表述,还有很明显的“通风报信”之用意,更有对学生的寄托。总之,这是一封充满人文关爱的信件,是没有丧失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内心的曲折表述。
据考证,这封信写于1966年6月10日,邱望湘是1977年去世的。从写信到他离世,期间大约十一年时间,再也没有关于邱望湘的任何信息。
下面我将按照邱望湘音乐创作的时间,按体裁分为四类进行论述,顺序是:艺术歌曲创作研究,儿童歌剧创作研究,儿童歌曲创作研究,爱国歌曲和抗战歌曲创作研究。
1926年,邱望湘应邀到杭州任浙江艺术专门学校音乐教员并参加了“春蜂乐会”之后,他的艺术歌曲创作突然出现了一个高潮。我们先分析几首他在“春蜂乐会”时期的作品。
1.20世纪20年代“春蜂乐会”时期的艺术歌曲
邱望湘确实是“春蜂乐会”的一位主将,因为他在“春蜂乐会”时期谱写的艺术歌曲数量最多。1927年至1929年的三年间,上海的《新女性》月刊每月刊载一首“春蜂乐会”成员创作的艺术歌曲,一共发表了三十六首带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其中由邱望湘作曲的即有十七首,另外是陈啸空作曲的十三首、钱君匋作曲的六首。邱望湘谱写了几近一半。
我在《三月春蜂酿蜜忙—论“春蜂乐会”的作曲家和艺术歌曲》⑦一文中,曾对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杭州的两个文艺社团—“湖畔诗社”和“春蜂乐会”进行了有趣的比较研究,并指出:“实际上,‘春蜂乐会’的歌词受‘湖畔诗社’的影响更深,不论是钱君匋或沈秉廉的歌词,从内容到形式都明显地受到‘湖畔诗社’深刻而直接的影响。”应该说,“春蜂乐会”艺术歌曲的音乐,也是在“湖畔诗社”艺术理想的直接启发下谱写出来的。
“湖畔诗社”四位青年诗人所代表的是五四运动所唤醒的一代新人,他们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做情诗”,正是五四青年对人的解放和性爱意识觉醒的鲜明表现。他们勇敢地鄙视封建道德礼教,无拘无束、自由放纵地唱起爱情之歌。这是一群没有经历过社会磨难的天真烂漫的青年诗人,诗风直率、奔放、坦诚,散发着带有明显稚气的青春气息,活泼、真诚、可爱。他们善于捕捉青年人爱情生活中的瞬间感受,表现得质直粗犷,显得别具一格。“春蜂乐会”中写歌词最多的是钱君匋和沈秉廉,他们的歌词直接学习和借鉴了“湖畔诗社”诸诗人的风格特点。杭州城中,“湖畔诗社”的爱情诗歌和“春蜂乐会”的艺术歌曲,成为“五四”反封建文艺大潮中最亮丽的两朵浪花。
下面我将按照邱望湘的艺术歌曲发表的先后顺序,介绍几首他在20世纪20年代谱写的作品。
邱望湘最早谱写的艺术歌曲,是发表于1927年《新女性》月刊上的《在这夜里》《二月的夜》和《吻着陶醉吧》。这是他艺术歌曲创作的开端,所以有些地方还显示出了稚嫩的痕迹。
《二月的夜》是一首鼓励年轻人趁着二月鲜花盛开的夜晚热烈恋爱的歌曲,歌词由缦纶(歌唱家胡然的笔名)所作。这首歌曲的旋律深沉而流畅,洋溢着内在的热情。西方自由回音装饰法的运用,使曲调更加活跃而真诚。谱例1是歌曲的前奏和开始部分。
谱例1 《二月的夜》
“湖畔诗社”对邱望湘音乐创作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当时他为“湖畔诗社”的首席诗人汪静之的两首诗歌谱了曲,这就是分别发表于1928年《新女性》一月号和三月号上的《只饿着你的肉体》和《美丽的夏娃》。以《美丽的夏娃》为例,这首艺术歌曲表现了年轻人对所爱姑娘的热情赞颂:“脸庞光润好比白雪映红霞,体态轻盈好比春风吹落花。”歌曲最后热烈地唱着:“歌颂你的美丽,是我的职业。”拍的音乐轻盈而流动,旋律多用重复的手法,采用五声性特点的七声音阶,具有一定的民族风格。ABC的三段体结构,统一中有发展,变化中有重复。
1928年是邱望湘艺术歌曲创作的“旺盛年”,这一年“春蜂乐会”发表的十二首艺术歌曲中,邱望湘作曲的占了九首。除了上面提到的两首之外,他还连续发表了《我将引长热爱之丝》《还是去吧》《爱的系念》《寂寞的海塘》《月下》等。
《爱的系念》(索非词)属于“春蜂乐会”创作中结构最大的艺术歌曲,是一首五段体作品,五段不同的歌词,每段的叠句全部归结到“啊,我的爱人!我在思念着你!”这也是《爱的系念》的核心主题。这首歌曲是通谱歌,曲调亦有重复,构成了ABCAB的再现五部曲式,每一部分都是由主歌和叠句构成的复乐段。
谱例2 《爱的系念》A段
谱例2是《爱的系念》A段的开始部分,像波浪一样起伏的旋律真挚而深情。A、B两段的调性在F大调和d小调上,C段在对比性的降B大调上,因此调性的构成也相对复杂。也可以说,《爱的系念》是邱望湘的代表作品之一。《爱的系念》最初发表在《新女性》1928年六月号上,同年8月就由开明书店出版了单行本,也是“春蜂乐会丛刊之一”。“春蜂乐会”的艺术歌曲中只有两首出版过单行本,一首就是《爱的系念》,另一首是1930年武昌亚新地学社印行的由陈啸空作曲的艺术歌曲《蜜桑索罗普之夜》(郭沫若诗)。由此可见,“春蜂乐会”对这两首艺术歌曲是特别重视。
《寂寞的海塘》由钱君匋作词,歌曲表现了当时青年人寂寞、孤独和无助的心情,既反映了失恋青年或离别情人的孤苦凄清,也表现了当时一种时代和社会的心理病态:“海潮儿仿佛退尽了,仅仅剩下寂寞的海塘……我的心地真清冷,我的周围真空旷,这个寂寞远过于海塘。”
谱例3 《寂寞的海塘》
音乐舒缓深沉,对比性的二段体曲式,唱出了年轻人病中孤寂的呻吟—空虚的心灵比退潮的海塘还要寂寞。这是邱望湘的歌曲中最为深沉的一首。
《歌》(索非词)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艺术歌曲,也是邱望湘艺术歌曲中最活泼欢快的作品。歌曲唱出了青年人热忱真挚的渴望:“让我的心怀里,永远充满着你的爱情!”
《月下》(索非词)是一首真诚、单纯的歌曲,音乐流畅起伏,表达了青年人“我愿夜夜见你”的纯真感情。
作品《一生》是陈啸空和邱望湘两位荻港人的密切合作,由陈啸空作词、邱望湘作曲。歌曲劝喻年轻人不要像迷途的绵羊,也不要像无知的夜莺,任人摆布而空耗了一生。《一生》的音乐是拍,缓慢的圆舞曲节奏,三个乐段是变奏的关系,旋律中多带有变化音,比较新颖独特。
艺术歌曲《金梦》(钱君匋词)是邱望湘的代表作之一,音乐起伏跌宕,奔放舒展,汪洋恣肆。
谱例4 《金梦》
这首歌曲以“金色的梦”来比喻青春年华:“享受金色的青春啊,明朝便是衰老;惜取金色的甜梦啊,明朝便是梦觉……用这桃枝兜住金梦,我们且从此欢醉到老。”歌曲中所流露出来的“及时行乐”的观点,也是邱望湘和“春蜂乐会”歌曲中常见的思想弱点。
1930年7月,开明书店出版了由邱望湘、钱君匋合编的艺术歌曲集《金梦》,共收入了十六首歌曲,其中邱望湘谱写的十一首,陈啸空作曲的四首,钱君匋谱写了一首。而且,邱望湘作曲的歌曲《金梦》成为这本歌曲集的主题歌曲。因此,似乎可以说:艺术歌曲集《金梦》基本上是邱望湘的作品集。
在20世纪20年代末,邱望湘还发表了艺术歌曲《呼唤》(钱君匋词)和《凯旋之夕》(沈醉了词),1934年10月在《音乐教育》月刊上发表了《月夜》(沈秉廉词),1935年在《抒情歌曲集》上发表了《秋深了》(索非词)。这些歌曲都是和“春蜂乐会”歌曲内容和风格相一致的艺术歌曲。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之后,邱望湘的艺术歌曲创作在内容和风格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他的兴趣转向了对古典诗词谱写音乐。(待续)
注 释
①关于邱望湘的生卒年月,现在有多种说法,更多的材料说他生于1900年。我采用他生于1901年的说法,出自1997年编印的《上海音乐学院大事记·名人录》第463页的“邱望湘”条目。由于邱望湘从1942年起就在这所学校的前身“重庆松林岗国立音乐院分院”工作,直到1958年因病提前退休,因此,《上海音乐学院大事记·名人录》提供的信息应该是最值得重视的,也是最具权威性的。邱望湘的老朋友钱君匋提供了另一个邱望湘的简介,说邱生于1900年,逝于1975年,见钱君匋编《恋歌三十七曲》,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此“钱说”和“上海音乐学院说”存在不同,这说明邱望湘的生卒年月至今尚存在争议,还有进一步考证、研究的必要和空间。
②参看董团、梁茂春《贺绿汀采访录》,载《福建艺术》2014年第5期。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长期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和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中国现当代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
③参看李业道《吕骥评传》,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吕骥(1909—2002),湖南湘潭人,音乐活动家、作曲家,长期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④1922年4月,杭州青年诗人汪静之与应修人、冯雪峰、潘谟华四位,在西泠印社四照阁成立了“湖畔诗社”,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团体之一。不久后就出版了四个人的诗集《湖畔》,书前的题词是:“我们歌笑在湖畔,我们歌哭在湖畔。”这四位青年诗人以写作情诗为主。
⑤参看《军乐礼赞》中的“附录”:历任团领导、指挥、作曲、教员名单,载《军乐礼赞》,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395页。
⑥邱望湘的信文转引自史中兴的《贺绿汀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30—232页。
⑦梁茂春《三月春蜂酿蜜忙—论“春蜂乐会”的作曲家和艺术歌曲》,载梁茂春《音乐史的边角》,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95—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