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上海 200234)
我国学者对高新技术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大多从定性的角度描述,较少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忽视了空间因素在它们之间所起的作用。本文通过2007-2015年31个省市的经济数据,建立空间滞后模型,以产业结构升级为被解释变量,高新技术产业水平为解释变量,控制外商直接投资、财政支出等变量,定量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industry):产业结构衡量指标为二三产业产值之和与总产值的比重。
2.解释变量。高新技术产业水平(tech):以某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数除以该地区总从业人口得到的比重衡量高新技术产业水平。
3.控制变量。影响某个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因素有很多,对这些变量进行控制,以减少模型的内生性。
经济发展水平(pgdp):用人均GDP表示。
人力资本水平(labor):用该地区的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表示,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方法为各个学历的加权平均。
外商直接投资水平(fdi):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表示。
财政支出水平(fiscal):用政府的财政支出额表示。
(二)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5),各省份地区统计年鉴(2007-2015)和wind数据库,部分数据通过自己整理计算得到。实证研究部分主要借助stata14软件完成。
(一)空间自相关检验。全局莫兰指数是用来测量空间相关性的指标,反映的是空间邻接或空间邻近区域决策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度量区域决策单元的集聚效应,在5%显著性水平下,莫兰指数的正态统计量Z值均通过检验,且莫兰指数均大于0,表明我国31个省份产业结构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我国各个省份的产业结构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表现出空间集聚性,即产业结构高级的省份趋于集聚,低级的省份同样趋于集聚。也就是说,产业结构高级的省份距离高级的省份更近,低级的省份和低级的省份更近,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
为进一步分析我国省份的产业结构的空间集聚特征,本文给出了2007年我国31个省市的莫兰散点图(图1)。
图1 莫兰散点图
总的来说,我国位于第二四象限的省份数量比较少,第一三象限省份产业结构包含HH和LL两种模式。所以我们可以说我国各省份的产业结构存在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
(二)空间回归模型的选择。空间滞后模型通过空间滞后变量WY前面的系数ρ来揭示空间依赖性。常见的空间回归模型有空间滞后回归和空间误差回归,其中空间误差模型是通过误差项来体现空间依赖性。
空间自回归系数rho=0.181914,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该系数显著,因此存在显著的空间自回归效应,系数为正表明相邻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1%,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0.18%,表明我国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解释变量高新技术产业水平的Z值为1.78,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回归系数是0.027,表明高新技术产业水平每提高1%,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高0.027%,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影响。
控制变量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水平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它们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人均GDP和财政支出的伴随概率分别是0.497和0.761,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表明人均GDP和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比较小。原因很可能是被解释变量的指标选取有缺陷,因为产业结构用二三产业之和与总产业的比重来衡量,是一个相对数,那么三产业全部发达的的省份与三产业都不发达的省份很难比较。比如山东的二三产业比内蒙古的二三产业发达,但2013年这两个省份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同为0.91。
本文通过对2007-2015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产业结构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产业结构空间集聚现象在我国显著存在,呈现出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高值-高值集聚,低值-低值集聚,高值-低值集聚,低值-高值集聚,其中主要是高值-高值集聚以及低值-低值集聚。
第二,空间滞后模型表明,高新技术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水平都和产业结构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
基于以上结论,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如下:各省之间的产业结构有空间相关性,省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增加技术共享,在制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时,要考虑邻接省区的相关政策,促进省区之间的协调,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各省区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要加大对高新技术发展的投入,引进外资,重视教育,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