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怜人境无车马 信有山林在市城
——江苏省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纪实

2018-10-17 08:56:22
城乡建设 2018年19期
关键词:园林城市名胜区博会

江苏省古典园林举世闻名,园艺底蕴深厚,再加上气候适宜,园林绿化建设发展得天独厚。不同于古代士大夫阶层经营的私家园林,今天的园林绿化服务大众而不是小众,已成为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百姓生活品质的必需。尤其是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尽心履职,生态环境建设和园林绿化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园林城市覆盖率已为全国之冠。

园在城中 城在园中——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

1992年国家首次提出了“园林城市”的概念和建设目标。1993年江苏省建设厅着手开展园林城市创建工作。1996年省政府办公厅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名义颁布了《江苏省园林城市评选暂行标准》和《江苏省园林城市评选暂行办法》(苏政办发〔1996〕117号),1997年省政府批准命名了首批江苏省园林城市。

2004年,根据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的新要求,江苏省政府修订了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和办法(苏政办发〔2004〕121号)。2017年,为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城市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充分发挥绿色基础设施在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空间品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作用,省政府将“江苏省园林城市”创建升级为“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苏政办发〔2017〕9号)。经过多年完善,国家、省级层面均已形成园林城市系列创建品牌,成为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2014年1月,盐城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自此,江苏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创建20多年来,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2.71%、39.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41平方米。三项绿化指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创建成功国家生态园林城市5个,国家园林城市29个、国家园林县城10个。在11家已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江苏省独占5席,数量居全国第一,国家园林城市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只有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园林之利的城市,才是真正的园林城市。

江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扎实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规划建设,均衡布局城市绿地,促进了老城区公园绿地和小游园建设,改善了区域环境,方便了居民休闲健身。一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良好的园林绿化重点工程相继建成。目前,全省“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达到70%以上。

近年来,江苏省还着力推进城市公园免费开放。2017年,省厅下发《关于做好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工作,加快推进城市公园免费开放进程,开展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统计数据会审,组织各市对现有公园开展了调查摸底,完成《公园情况统计表》,完善了每个城市公园的平面图及简介。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率逐年提高:2016年达到89%;2017年,全省1055个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率均达92%以上。常州、淮安、南通、宿迁等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率达到100%。此举拓展了市民的公共活动空间,改善了区域环境,提升了资产价值,深受市民欢迎。

一城染绿 职住尽欢——园林绿化工作促进城市面貌改变

在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带动下,全省创建城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和绿线规划等编制工作加快,促进了城市公园绿地的系统建设和生态资源的整体保护,保护挖掘了地方的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资源,塑造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公园绿地景观,促进了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形成。不仅如此,居民生活质量和相关工作都有了大幅提升。

推进了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以人为本的园林城市创建理念,不仅激发了全社会关注生存环境和参与环境建设的热情,也通过规划建绿强化中心城区、老城区居民区环境建设,切实改善和解决了困扰老百姓多年的居住环境问题,民众的向心力得到明显增强,居民的精神面貌和城市的品位内涵得到提升。

推进了节约型园林绿化理念的落实。将节约型园林绿化纳入园林城市考核指标,极大推进了节约型园林绿化理念的落实。促进了山水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加强了乡土适生树种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城市地带性植物景观的形成,园林绿化的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整体提高了园林绿化行业水平。创建是系统性工程,全面推进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建设,构筑了城市生态文明的绿色景观格局,生态建设的新要求和新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城市园林绿化的制度建设、政策研究、行业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高。针对创建中发现的问题,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章及技术标准、规范,为行业良性科学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

系统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创园指标体系不仅包含园林绿化建设,同时将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息息相关的部分市政设施指标也纳入园林城市考核体系,如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市容市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等,通过创建带动,系统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城市难点、热点问题。通过规划建绿、拆围透绿等手段切实解决了中心城区、老城区的一些老大难环境问题,推进了城市市容环境整治和城市滨水空间塑造。

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创建过程中,各级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通过对创建工作全过程的参与和引导,帮助纠正各地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存在问题和误区,组织专家团队力量调研指导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调研、指导、评价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有效引导了城市园林绿化遵循生态、节约、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公园姓公 会所关停——指导会所转型及资源利用

根据国家和省里的工作部署,2013年启动对公园内私人会所的整治,2014年清理,2015年再检查和整改。从检查情况看,全省清理的40处会所,分转型、清退、关停三种类型进行了处理,经营场所都成为面向群众的服务场所,违规出租现象得到纠正。

2016年,根据省委巡视办的工作部署,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园林处加强对全省关停会所资源利用的研究指导。6月,组织督查指导组,采取听汇报、看台账、核现场的方式,重点对南京、无锡、淮安、盐城、镇江、宿迁等地2014年关停的18处公园会所进行了督查指导。对于未转型到位、资源仍然闲置的会所,即时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整改意见,并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责任人。7月,对5个关停公园会所所在园林行政管理部门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各地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对照会所整治相关要求,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整改工作。目前,关停公园会所都整改到位,基本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2017年,为贯彻落实《江苏省纪委办公厅关于认真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回头看”的通知》(苏纪办发〔2017〕28号)精神,巩固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工作成果,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关于开展公园、风景名胜区内私人会所整治情况“回头看”工作的通知》(苏建园〔2017〕211号),成立公园、风景名胜区内私人会所整治情况“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各地开展了公园、风景名胜区内私人会所整治情况“回头看”工作,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厅纪检组、稽查办、风景园林处共同组织对公园、风景名胜区内私人会所整治情况“回头看”工作督查。

湖山统筹 无使偏享——严密风景名胜区规划督查

在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的同时,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督查、保护等工作也在有序展开。

一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修编)工作有序推进。江苏省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审批流程、《江苏省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技术审查要点》均已制定。《关于开展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估工作的通知》(苏建函园〔2017〕436号)已下发,以部署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估,召开专题会议推进规划期到2020年届满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估和修编工作。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钟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完成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石湖景区的详规论证。开展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九龙山、濠河、云龙湖、茅山、第一山、雨花台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基本完成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编制。太湖西山、石湖、甪直景区和花果山、古黄河-运河风光带、骆马湖-三台山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也已基本完成编制工作。

二是风景名胜区督查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2016年,针对太湖风景名胜区无锡片区列入濒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情况,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多次现场办公,对存在的问题逐项落实整改措施,督促无锡市完善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建立了风景名胜区门票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厉查处了被通报的中犊山太工疗养院改扩建等3起违法违规项目,配合建设部完成了对太湖风景名胜区无锡片区整改情况的验收工作。同时,对苏州石湖景区上方山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建设违规项目提出了全面整改要求。2015年,省厅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太湖、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开展执法检查,根据检查工作通报和反馈意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组织整改。

三是风景名胜区管理评估工作得到加强。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制定了《江苏省省级风景名胜区管理评估办法》,为规范开展省级风景名胜区管理提供了支撑。

四是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选址审查工作进一步规范。根据风景名胜区管理要求,认真办理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选址,审查程序进一步得到规范。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重大建设工程项目选址方案核准工作的通知》(建办城〔2014〕53号)要求,依托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平台,进一步规范全省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选址核准程序和工作流程,认真做好南京市顺天大街二期工程、镇江市焦山景区原东吴宾馆地块、苏南沿江铁路茅山风景名胜区段等风景名胜区内重大建设工程项目选址方案的核准工作。

五是着力提升风景名胜区和遗产保护水平。推进文明景区、平安景区建设,提升风景名胜区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制订了江苏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方案,参加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启动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推进会。组织南京明孝陵景区、扬州蜀冈-瘦西湖景区开展了江苏“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关活动。指导盐城黄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工作,经省政府同意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预审文本,与部城建司和盐城市政府共同主办黄(渤)海湿地可持续发展与世界自然遗产2017盐城国家研讨会。核查涉及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红线区域划定。与省旅游局共同开展江苏省旅游风景道创建工作。

生态为核 园艺惠民——十届园艺博览会提升人居环境

今年9月底,以“特色江苏·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园艺博览会在扬州揭开序幕。这是自2000年以来江苏省成功举办的第十届园博会。

进入新世纪,因顺应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升,借鉴世界园艺博览会经验,江苏在全国开启省级园艺博览会先河。伴随一届届园博会成功举办,一座座现代经典园林应运而生,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园林园艺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已经从起初单一的园林园艺展会,演变为综合的城市品质形象营销的盛会,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地方园林园艺盛会,也是江苏省持续举办的省级五大展会之一,成为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靓丽品牌。

园博会以“自然生态”为核心,引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强调保护与改善人居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观,并以此指导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坚持以做出特色、彰显文化、做优品牌、放大效益来保持其活力与生命力;坚持传播新理念、探索新思路、运用新技术作为办会办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服务民生,做大社会效益,每届博览园的选址和建设模式,都经过对承办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通盘谋划,以带动城市区域发展和人居环境品质提升。

一是办会理念追踪行业发展。江苏省园博会的办会宗旨始终坚持服务服从于时代发展要求,追踪国家有关风景园林事业发展的最新政策,同时密切关注江苏风景园林工作的难点与热点,坚持政策和问题导向,和行业发展相同步,每一届都确定了鲜明的办会主题,传播新理念,探索新思路,使园博会始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新的高度。南京、徐州、常州园博会,强调生态保护、绿色文明的理念,确立了“绿满江苏”、“绿色时代”和“绿色奏鸣曲”的展会主题;淮安、泰州、宿迁、镇江园博会都把生态低碳技术、乡土特色塑造、节能材料运用融入博览园建设,打造出“蓝天碧水”、“水韵绿城”、“休闲绿洲”、“水韵·芳洲·新园林”等特色鲜明的主题;苏州园博会则把实践海绵技术作为造园重点,同时发挥苏州传统造园技艺优势,形成为“水墨江南·园林生活”的办会主题。

二是建园模式探索创新示范。博览园建设强调尊重地域特征、彰显个性特色,不搞风格相似的园林复制,而是以建园为载体,鼓励大胆创新创造,积极运用现代造园技术,使其成为江苏省风景园林建设的新典范和风向标。淮安园博会,服务于城市发展与旧城改造,将园林要素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在城市中心区建设了占地面积达110公顷的大型城市湿地公园,探索了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新路径;南通园博会,首次将博览园选址于风景名胜区内,通过梳理山水资源要素,对狼山风景名胜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拓展出新的风景游览景区,打造了一座城市郊野公园;镇江园博会,充分发挥博览园毗临长江的区位优势,建设大型滨江湿地生态园林,为江苏省滨水地区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探索了新路径。

三是造园技艺鼓励大胆尝试。园博会坚持外向开拓、博采众长,除全省13个省辖市一市一园外,还广泛邀请国内外城市、企业和个人参展参建,如宿迁园博会,已经发展到包括设计师、知名园林企业、国际国内友好城市等参建的18个展园。园博会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展示舞台,从主体建筑中地热、太阳能、风能等节能技术,到园艺植物新品种、园林小品及配套设施新材料,再到生态混凝土、透水路面等,都广泛运用新的绿色科技成果。泰州博览园,集中展示了200多种自播自繁、抗旱能力强的宿根花卉、地被植物和乡土树种,园林照明采用太阳能发电新技术,园林道路采用透水路面,园林建筑采用节能新技术,引领了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苏州博览园,大量运用节约型绿化技术和“海绵公园”新技术,着力体现生态理念,构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海绵”技术展示园。

四是建园办展倡导惠民共享。坚持惠民办会,让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博览园选址既着眼于城市未来发展,又能方便市民休闲出游和外地游客观光,通过统筹规划设计,形成展馆、景观、休闲等特色鲜明的分区,通过精心谋划,合理确定各类建筑和设施的功能定位,建成后永续利用、免费开放,使博览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色客厅”和新的风景游览地。顺应人们对美化生活环境的时尚追求,园博会贴近百姓举办各项园事花事展览和互动体验活动,每届都组织插花、盆景、赏石、书画、摄影等专题展览,举办园林园艺科技论坛传授插花艺术、植物布展、园艺栽培等知识,让园林园艺走进百姓生活,使园博会成为一项实事工程、民心工程。

猜你喜欢
园林城市名胜区博会
聚焦“丝博会”
金桥(2022年9期)2022-09-20 05:51:14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客家文博(2022年1期)2022-08-22 06:31:04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铁军(2022年8期)2022-07-31 13:41:44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红色文化教育园
世纪风采(2021年10期)2021-10-21 05:16:06
中国国家园林城市的分布特征研究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6
阜阳市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安徽园林(2019年2期)2019-07-08 11:45:14
直企首探进博会
某风景名胜区悬索吊桥检测探讨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0:37
绿满家园花满城——宁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纪实
甘肃林业(2016年6期)2016-02-27 11: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