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鹏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市场化的程度不断地推进,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中小形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也为经济的发展贡献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中小型企业是否能良好发展与国民经济会否良好发展,经济结构会否优化直接挂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小型企业本身也因为其规模较小,资金不够充足,在市场中往往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这个时候,盈余管理就能帮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谋取投资,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2.1 公司的背景简介。广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一家由自然人投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立足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致力于商业智能化系统,商用自助设备及开发提供大量基于云端互联网的智能产品与服务的智能科技公司。
2.2.1 刻意迎合政策进行盈余管理。公司不惜加大科研投入成本,致力于研究开发,通过自主研发以及并购,加大研究开发的费用,使自身获得了知识产权。近一年通过降低销售费用,减少销售渠道,降低其它业务收入,并对公司附加服务也一并算入高新技术产品类的收入,提高了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一味靠着资金扶持,过度使用盈余管理。
2.2.2 通过推迟处置资产时间扭亏为盈
表1 广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3-2017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和净利润
通过表1可知,这个是手段具体是通过推迟了处置资产的时间,通过翻阅年报资料,2015年的营业外收入主要来自于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数额为103434万元,是2011年相同项目数额的8倍。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也发现该公司2013净资产收益率为0.09%,并不是笔者计算的-0.53%,由此可见该公司通过向后几年推移非流动资产的处置时间,为以后储存利润来扭亏为盈。
2.2.3 过度使用坏账准备。广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收益调节是通过计提坏账准备,尽管会计准则要求把应收款项先进行分类后进行坏账准备的计提,但还是有很多企业抓住了另一些漏洞。
2.3.1 内部监管力度缺失。该公司自身内部并没有独立审计部门也没有监督部门,使得内部根本没有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公司经营者对大小所有事务具有高度指挥权,相关的会计人员除了能提供一些有限的专业知识建议之外,没有实权。公司经营者的高度集权管理,所有的盈余管理行为都由其一个人决定。
2.3.2 缺乏盈余管理的专业指导和长期规划。该公司虽然有财务部,有会计专业的人员,但人数较少,在很多资金管理问题处理上都捉襟见肘,另外其权力较低,公司又因经营者高度集权,财务部的所有盈余管理行为都听从经营者的指挥,所以很多盈余管理行为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指导和审核,也就无从谈起长期规划了。
3.1 改善企业管理制度。盈余管理的主体始终是中小企业其本身,所以盈余管理问题的治理始终要企业本身注重相关制度的完善。首先,经营管理者高度集权的模式下,经营管理者要更清楚盈余管理的合理范围,要更清楚盈余管理问题的风险性,要更有意识去多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同时也制定相关的标准,对从业人员进行监督,防止从业人员为了个人利益损坏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另外,脑洞智能公司管理层对企业整体结构也应该进行调整,改变高度集权的局面,形成权利相互制约,才能防止盈余管理不当使用问题。
3.2 提高会计人员水平。某公司应先多招聘有经验有能力的会计人员,在整体上提高公司的会计专业水平,集思广益。其次,某公司应该出资定期给会计人员上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使会计人员能及时用最先进科学的知识去解决盈余管理问题。行使权力时要自律,为了企业长久利益,坚决杜绝操纵盈余管理的行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盈余管理状况的分析,以广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例,通过盈余管理的相关知识,对该公司盈余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讨,并对公司盈余管理提出了问题,也从问题中去了解原因,提出了对于盈余管理滥用的解决措施。有以下几个结论:
公司的盈余管理存在必要性,小型企业本身也因为其规模较小,资金不够充足,在市场中往往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这个时候,盈余管理就能帮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谋取投资,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广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盈余管理存在弊端,本文通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公司的盈余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和引起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公司降低盈余管理带来的风险。
由广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可以看出,在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其自身的盈余管理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凸显。企业对于盈余管理的滥用除了会影响企业本身的长远发展,也会对于我国正常的市场经济环境带来损坏,会使盈余管理变成一种数字游戏,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企业内部自身需要对盈余管理的实质有清晰的认识,完善内部的体制,对于盈余管理的选择有良好的规划。企业外部的国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制度建设,加大监督力度,给中小企业良好发展提供一个公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