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鹊,王慧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如何提高研究生学业成就,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讨论重点。教育部颁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开篇序言指出研究生教育处于现行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的重大责任,是国家开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同时也为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支撑力量,作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被视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1]。 因此研究生教育对于促进技术创新进步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具有重要价值。
然而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课题调研组”2011年的报告显示:我国研究生的科研参与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科研成果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差距[2]。同时调查显示,56.9%的硕士生导师与47.8%的博士生导师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形势严峻[3]。所以,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合理的指标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而学业成就正是学校教育重要成果的反映。以研究生自身实际发展状况作为评价高等教育的指标,对于高校改进人才培养方法更为合理有效[4]。鉴于此,本文从研究生学业发展成就的视角,尝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质性研究。不仅从学术上深化和拓展该议题的研究,也从实践上为推进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提供更为直接的经验证据。
关于学业成就,很多学者都已经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本科生学业成就的探讨。从学习动机、政策效果、院校影响等三个方面开展了较多研究。首先,国外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愈强, 学习效率就愈高,成绩就愈好。国内的研究也发现,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高动机者比低动机者倾向于有更好的成就作为[5];许多研究显示学习动机等因素与学业成就是密切相关的, 国内有学者曾把学习动机与智力水平结合起来, 研究其对学业成就的影响[6]。Linnenbrink & Pintrich(2002)认为动机是学业成功的重要因素[7]。Vollmeyer & Rheinberg(2006)的研究也同样认为学生即使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仍需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动机,使其努力去达成目标[8]。可见,成就动机是影响学生成就的重要因素。
其次,就政策的有效性分析,Wilson(1995)的研究表明,好的政策可以促进学习者相互支持与合作,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以达到学习的目标[9]。学业成就用以解释研究生的学业发展,它是学生学习状况和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学校教育的成果反应,学业成就的好坏受诸多因素影响,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探索政策对于个体成就的差异。
再者,早期的院校影响力理论认为院校特征和学生行为是对学生个体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奥斯汀提出了经典的I-E-O模型,该模型认为高等教育的产出是“投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abrera.et.al (1990,1992) 的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是院校和学生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学生的支付能力是学业发展的前提条件[10-11]。同时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给予了研究生不同的压力环境和激励制度,从而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学业成就[12]。
综上所述,一方面,现有文献已对研究生的学业成就在资助政策影响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皆从实证研究方面着手,对于具体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还十分少见,也未曾涉及质性研究。相关研究的方法和视野还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另一方面,相关研究将注意力聚焦于制度设计而忽视了个体层面的测量。学业成就需要从学生个体进行视角切入,以发现其微观形成机制。所以,本文基于个体视角进行质性研究,从下而上归纳、总结、诠释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能够获取直接的经验证据,使研究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也为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1.成就动机理论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13]。 动机对个体的行为活动具有激发、指向、维持和调节等功能。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个体在完成任务过程中, 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驱力或动因, 即个体愿意去做自己认为重要、有价值的事情, 并力求达到完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14]。
2.马斯洛需求理论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研究生群体而言,其参与学术和科研活动以及追求学业上的成功属于尊重和自我实现高层次的需求。只有当学生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理需求满足后,才有动力、有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学术及科研活动中,追求学业上的成功,以获得尊重和认可,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3.师承效应理论
师承效应是指在导师的引领下,参加学术活动,开展严格且系统的科研训练,传承学术风格,掌握学术精髓,取得较快学术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研究生实行导师制,研究生学业成就的取得与导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4.同伴影响理论
同伴效应是指邻近的个体之间在社会交往中会产生相互作用,既某一方行为及决策会受到同群者行为及决策的影响[15]。目前,同伴效应研究主要在西方社会背景下进行,重点考察同伴效应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即同伴效应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研究生的学业成就,从而有效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研究生学业成就。这也是本文的考察目标。
根据上述理论,本文提出以下四个命题:第一,读研动机是影响全日制研究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成就动机与学生成就呈正相关;第二,导师的指导和朋辈影响是直接影响学业成就的外部主要因素;第三,个人努力程度是影响学业成就的内在因素;第四,家庭经济因素是学生学业成就保障的前提条件。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遵循扎根理论原则,自下而上地对全日制研究生学业成就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深度访谈法是质性研究中最常采用的手段,本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获取全日制研究生对其学业成就的认识与感受。由此,笔者在湖南省随机选取了12所高校中的21名全日制研究生进行访谈,这21人都具有深度挖掘的典型性,而质化研究不在于样本的数量,而在于样本的深度。样本其中9人来自211、985高校,12人来自普通一本高校。应届毕业生 8人,2018届毕业生13人。所选取的学生经历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可以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深度挖掘。
力求研究结果尽量全面,本研究尽量选取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避免研究结果受到影响与局限,访谈采用半结构式,设定若干大问题,请受访者就此展开谈论。由于不同专业的受访者在关于学业成就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不同,对于问题的理解与阐述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访谈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受访者提出的问题有所区分。在访谈之前,访谈提纲会通过电子邮箱的方式发送给受访者,但在具体访谈的过程中,访谈问题会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本研究的所有访谈工作均采用个别访谈方式进行,在访谈结束后,通过录音转述得到21份访谈文本,按照“访谈时间—性质—访谈顺序”依次进行编号和二次整理(编码、分析),并以简要的表格形式陈述内容,同时力图反映研究对象在谈话过程中的观点与情绪变化。
本研究对访谈文本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首先,将21份访谈文本逐一进行编号。依据其背景资料的呈现,进行编号的处理。如S001代表受访者1,以此类推。其次,依次对这些资料进行编码。采用主轴编码的方式进行类属分析,分成了T1—T3开放性主题和T4—T6结构化程度性主题。T1—T3分别为“读研动机”“学业成就指标”“学业成就影响因素”(见表1—表6)。
表1 一级编码示例T1(“读研动机”)
表2 二级编码示例T1(“读研动机”)
表3 三级编码示例T1(“读研动机”)
表4 一级编码示例T3(“影响学业成就的因素”)
经过以意义为单位整理而出的本土概念,在三级编码过程中进行归类整合,一共得到了17个核心概念类属。其中T1得到了“家庭导向”“自我认知”“梦想导向”“学术导向”“能力导向”“就业导向”6个核心类属。T2得到了“课程成绩”“综合能力”“科研成果”“学术经历”“各类奖励”5个核心类属。T3得到了“经济因素”“师承效应”“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同伴效应”“院校因素”6个核心类属。T4—T6分别为“院校满意程度”“导师影响程度”“资助制度满意程度”一共得到“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选项。这17个核心概念类属和3个程度选项充分说明了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业成就情况,以及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还对不同背景的全日制研究生进行了学业成就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表5 二级编码示例T3(“影响学业成就的因素”)
表6 三级编码示例T3(“影响学业成就的因素”)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本文将读研动机归纳为“就业导向”“家庭导向”“梦想导向”“能力导向”“学术导向”。访谈发现,读研动机成为全日制研究生学业成就高低的内在驱动导向。不同的读研动机呈现出来的学业成就明显不同。大部分研究生属于就业导向型。他们读研的动机就是为了能提升自己的学历,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在学业成就上只满足于自己顺利毕业,呈现出非常明确的目的性。然而对应的所取得的学业成就一般局限于小论文的发表和顺利毕业,对于其他方面的学业成就并未涉及。“我读研最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顺利毕业,拿到学位证,提升自己的学历——因此我暂时并没有在学业成就上来要求自己,也就没有取得什么学业成就”(S002-T1-O12)。“现在就业前景不好,读个研究生可能工资会高一点——发表了毕业要求的小论文,顺利毕业”(S001-T1-O12)“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顺利毕业”(S003-T1-O12)“第一想通过研究生学习提高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知识方面有更高层次的追求,第二出于就业的考虑——完成了小论文普刊的发表”(S009-T1-O12)。
家庭导向研究生则是因为外界因素影响读研,学业成就相比较于其他较差。“我母亲一直要求我读研,高学历也显得体面——非常煎熬地顺利毕业了”(S008-T1-O4)。“由于父母的强烈要求,我才被迫继续读研。于我自身而言,真的不想读——研究生阶段没有获得任何奖学金和证书,只是最后顺利毕业了而已。”
梦想导向型研究生则想通过读研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源于内心的梦想能激励行动。而读研就是一条实现梦想必经的道路,他们更加倾向于专注与自己梦想相关的方面。“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追寻,学好口译是自己的梦想——专业成就排名前10%,与他人合作翻译了一本著作,拿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合作项目去美国交流一年”(S018-T1-O6)。“喜欢出版这个领域,一直以来的梦想——发表了两篇论文,其中一篇是C刊,获得了优秀毕业论文”(S014-T1-O1)。梦想导向研究生也充分体现了成就动机越强,则学业成就越好,两者呈现了显著的正相关。
能力导向型研究生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实力为目标,既能在学习上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提高学历,又能更好地就业,寻找到更高的平台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本科毕业后工作过两年时间,在工作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知识有所欠缺,想继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觉得自己适合读书——发表了5篇论文,3篇C刊;参与了导师三个科研项目,分别为部级、省级、校级。现已经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S013-T1-O10)。“能拥有一段相对自由的时间来完成自我提升——参加了各类学术会议,成绩名列前茅,完了小论文的撰写,学习了三门外语,参加了一系列国际活动,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S005-T1-O10O14)。以能力的提升为导向,学业成就也较为优异。不仅表现在学术上,也体现在各类社会实践中,各方面的能力在研究生阶段充分得到了提升。
学术导向型研究生则是发自内心对学术研究过程感兴趣,对于学术的追求成为内心驱动力并付诸于实践,从而取得了较好的学业成就。“我本科期间开始思考和探索个人未来的发展意向和愿意付出毕生心力的事业领域。一开始就很明确自己适合做学术,喜欢做科研才决定考研读研的,因此一直朝着自己能读研考博的轨迹在努力奋斗,坚定决心势必要达到目标——在研究生阶段发表了2篇核心期刊论文,参加大型学术会议10来次,参与导师的课题8项,顺利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S007-T1-O11O8)。“想继续深入研究学术,未曾改变过自己的想法——在研究生期间,主持省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一项,参与导师项目3项,发表C刊论文2篇,组稿撰写研究报告1份”(S011-T1-O11)。“为了继续在学术研究方面深造——研一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发表C刊论文两篇,连续两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S010-T1-O10)。由此说明学术导向型研究生学业成就动机更高,学业成就也相对更好。
不同的读研动机学业成就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学术导向、能力导向、梦想导向的研究生都具有强烈自我提升的内在动机,结合自身不断努力,不管是在学术方面还是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取得了较好的学业成就。而对于就业导向的研究生则目标在于提升学历更好地就业,他们更加倾向于把时间用在参与社会实践上,增加就业机会上,而并非专注于学业。家庭导向研究生学业成就居于末尾,迫于父母要求勉强完成学业。因此通过分析发现研究生的成就动机越强,学业成就越好。
我国研究生学习实行导师制,导师的指导对研究生学业成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深入访谈发现,在谈及自己导师指导的影响时,大家都切身感受到导师的引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人格魅力的影响、学问的要求以及科研学术的指导方式都深深地影响着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与生活,直接作用于研究生的学业成就。“导师在我读研过程中影响还是蛮大的,我会以他作为我生活的标杆,他做事和对学术的态度都值得我真切地去学习。”“人生的导师,但不是科研的导师,会关心我生活上的事情,但是对于学习上的帮助很小,以至于到毕业都是十分慌张”(S006)。“三年来,导师积极引导和启发我对学术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教导我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的技巧方法,激发我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参加各种科研训练,以至于让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顺利进入名校攻读博士学位”(S007)。“正因为导师的指导使我获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导师对学术的热爱感染着我,使我对学术也越来越有兴趣。导师在读研期间为我提供了许多学习机会,比如参加培训班,研讨会及国际会议”(S010)。以及“我导师是行政领导,非常忙碌,每个学期也就见个一两次而已,基本没有什么学术上的指导,我的毕业论文都是自己摸索着好不容易毕业的。我很羡慕那些导师全程指导参加严谨学术训练的,那些同学跟着导师来基本都能发C刊,拿国家奖学金”(S008)等。21名研究生都谈及到了自己导师在读研期间对自身学业成就的影响。有的是正向影响,有的是负向影响。他们感触最深的就是导师的指导在学业成就取得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术科研上没有导师的指导相当于是大海捞针地学习,没有方向,效果极其不佳。随之学习热情减退,惰性加强,三年时间日益荒废,只是应付毕业而已。因此导师的指导直接有效地影响研究生学业成就。导师严格要求,指导规范,研究生的学业成就越好,导师越放松则研究生的学业成就越差,师承效应显著。
研究生学业成就与朋辈同门的环境氛围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访谈分析中有不少研究生提出了朋辈同门对自己学业成就有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正向的也同时存在负向。“看着寝室里的同学每天在师门早出晚归做科研,我心里就很慌,就会自己去图书馆默默看书去了”(S008)。“我们同一个寝室的导师都基本不管,本来刚入学那会还会泡泡图书馆,久而久之大家都晚起晚睡,唉,我也就随波逐流了”(S020)。有的来源于横向同学之间,有的是纵向师门师兄师姐。整体师门科研学术环境、合作与交流对学业成就都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同门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我的科研成果影响很大,如果没有师姐的指导和帮助,我也不可能发出C刊论文的”(S010)。“我们师门团队成员各自有专长,分工合作完成科研成为了一种模式,成果也是共享的。这样的一种合作方式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师门的同学基本都能拿国家奖学金或者是申请到科研创新项目。取得较好的学业成就”(S018)。因此同伴效应是影响研究生学业成就的外在因素。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有了导师在学术上的指导以及内在的动力之后,更多地需要自身努力来保障执行。只有一切想法付诸于行动才有可能收获成果。21位研究生都同时表示学业成就的取得必须要自身努力,光有指导不努力,光有动机不执行也都是空谈。有研究生表示自己没有取得学业成就因为自身就没有努力,而那些真正获得较好学业成就的研究生都是付出了很多努力之后收获的成果。“我觉得读研以来更加轻松了,没有了束缚。时间更加自由支配。研一上完课就没有事干了,到研三就搞下毕业论文。——顺利毕业就是最大的学业成就吧”(S016)。“读研期间基本没有花过什么心思在学习上,应该说旅游和谈恋爱变成了研究生生活的主题吧——希望能顺利毕业就是我学业上的最大成就了”(S017)。“研究生学习压力增大了很多,几乎连周末时间都没有,一门心思就是在读文献,搞调研,写论文——已发表两篇C刊论文,获得国家奖学金”(S010)。由此得出自身努力是影响研究生学业成就的内在因素。
有的研究生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容乐观,国家和学校给予的奖助学金政策无法满足需要。他们必须先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才能考虑学业方面。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为改善经济状况的社会兼职行为对学业成就有负向影响。“因为家里情况不太好,研究生要交学费,每个月发600元的补助是不够的,我基本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来赚生活费。因而在学习上没有花太多的心思”(S019)。根据需求理论,人也只有先满足了生存需求才会去谋取上一层次的需要,学业成就属于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属于需求层次的最高层次。在无法保障生活的情况下,研究生也无法安心学业。因此家庭经济保障对研究生学业成就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的访谈和资料表明,众多因素将影响研究生学业成就,如学生个人特征、读研动机、学生努力程度、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家庭经济等。这些因素相互缠绕交织,共同影响着研究生学业成就。每一种因素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让这些影响因素有效地得到发挥,从而提高研究生学业成就,促使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本文建议高等院校在提高研究生学业成就的同时,也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方法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第一,充分重视读研动机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6]。研究生的求学动机不仅与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等外部因素相关,而且深受教师、家长和同学的影响。高等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讲座或者相关思想指导课程,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学习动机,使其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高等院校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学业成就的关键。建设高尚师德、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导师队伍,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合格的导师应该捧出“心”来指导研究生,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较高的专业水平。加强制度建设与管理,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制定科学、严格的评估标准,明确导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对导师进行定期考核,优胜劣汰,打破导师终身制,实行聘任制。加强对导师的培训,是提高导师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管理者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更要融入人文关怀,在科研环境、医疗服务、住房条件、后勤保障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使导师的利益诉求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实现,从而促使他们安心、愉快地工作。
第三,充分发挥朋辈同伴效应的积极功能。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宣传阵地,积极引导研究生开展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如搭建科研共享互帮互助平台,依托平台逐步构建起非正式学习互助小组,以充分发挥同伴直接的相互效应。其次,有针对性地发起文献阅读分享会、研究方法研修班等,成立研究生学业成就互助小组,有效促进交流与合作,形成协同效应。
第四,高等院校要积极完善研究生的资助体系。目前高校研究生中贫困生比例较大,国家要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减少因学致贫等现象,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同时奖学金制度应调整为动态奖励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鼓励学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再者要规范“勤工助学”管理,结合学科及学生特点设置岗位。学生需要正确处理学习与勤工关系,更好地提高综合素质,让研究生能真正安心专注于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