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彩霞,刘超,姚顺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办[2015]93号)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而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一个集信息、技术、管理和资本于一体的农业新模式[1],其对理念、技术、思维的要求已经超越了传统农户的想象[2],必须通过熟悉农业、懂经营、善管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把生产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农户有效组织起来,才能使农户参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1]。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小农户规模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载体[3],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4]。农业职业经理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带动农民参与产业融合的“领头雁”[5]。自黑龙江和安徽拉开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的帷幕开始,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仍面临农业职业经理人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必要培训、培训效果有限等问题[6],以至于领头雁“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7]。
现有文献关于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从宏观视角研究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培训及其发展对策[6,8-10];二是以案例形式介绍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育经验[11-12],如四川崇州模式、安徽南陵模式、陕西安康模式、河南夏邑模式等。农业职业经理人作为带动农民参与产业融合的“领头雁”[5],其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及农民增收,而现有文献关于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的策略较为宽泛、零散,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指导,六次产业理念是以“一二三产融合为核心”的产业发展理念[13],胜任素质冰山模型是系统表征个体胜任素质的理论模型,因此,从六次产业理念的胜任素质冰山模型视角探讨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育问题,对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价值提升,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成果具有指导意义。
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六次产业”的概念,其目的是推动农民将其业务范围从农业生产(第一产业)向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流通、服务、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环节延伸,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链,通过范围经济提升农业综合价值[14],因为一二三相乘或相加都等于六,所以叫“六次产业”。六次产业的基础是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三产业的加工、销售、服务必须依附于第一产业,也就是说,“靠一产才能接二产和连三产”。在信息化和知识化的背景下,原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在传统产业划分和六次产业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产业即‘互联网+’为第四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第五产业”“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所形成的产业为第六产业”[13],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六次产业理念。六次产业中,第四产业“互联网+”的功能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以实现智慧农业,属于平台经济;第五产业是基于经济运行系统的创新[15],即在农产品中植入科技、文化等创意元素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化,以形成密集的生产者、消费者网络[16],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因此,六次产业理念是指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和手段,赋予农产品文化创意的内涵,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以达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农业职业经理人是伴随中国土地承包权和实际经营权相分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出现的[17],通常是指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的中高层人员,他们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知识、懂得农业经营管理,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在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自己获得佣金或红利的农业技能人才[12,18]。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经理负责制,即农业职业经理人拥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19],其工作职责包括:拟订经营管理制度、制定与组织实施生产经营计划与投资方案、聘请或解聘其他人员等,因此,农业职业经理人是农业CEO,是新型职业农民中的“白领”。因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进产业融合中起着引领作用,所以农业职业经理人也是通过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的“领头雁”[5]。
胜任素质是美国心理学家MoClelland1973年提出的,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上产生杰出绩效的基本特质,是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甚至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20]。本文将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胜任素质界定为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职业经理人胜任其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技术、能力以及能够创造高绩效的心智模式和价值观。农业职业经理人通常服务于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质决定了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胜任素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常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21],其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营业务,必然会受到农业投入“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22],因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能单纯地进行农业生产,必须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一般来说,拓展农业功能和延伸产业链是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的两种方式,农业功能由单纯的农业生产拓展至农业体验、观光、休闲等领域,产业链由第一产业的农业生产延伸至第二三产业的农产品加工、服务,都属于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范畴,而产业融合要取得较好的效益,必须植入“特色元素”,即进行文化创意,因此,农业职业经理人不仅需要具有产业融合的思维与能力,而且需要具有文化创意的思维与能力。
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典型特质,规模化意味着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集约化意味着应用新的生产技术,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市场化意味着其生产经营必须紧盯市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要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培育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农产品品牌,而且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化、流通过程的扁平化、管理的透明化和服务的个性化,建立一个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农业模式。这就要求农业职业经理人须具有互联网+思维与能力、文化创意思维与能力。
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农业生产特征决定了农业职业经理人必须掌握农业及其政策法规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知识、生态农业知识、资源保护知识以及农业政策法规。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定位决定了其必须具备职业经理人的基本职业素质(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服务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自我学习能力等)、专业能力(如基本的管理技能,懂得办公自动化,熟悉互联网和信息平台的应用等)和领导者技能(如领导能力、激励沟通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综上所述,六次产业理念与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胜任素质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六次产业理念与农业职业经理人胜任素质
素质冰山模型也是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提出的,他将个体素质形象地比喻为浮在水面上的一座冰山,知识和技能属于裸露的“水面以上部分”,是对任职者基础素质的要求,属于基准性胜任素质(Threshold Competence),这部分素质是比较容易观察和测量的,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和锻炼等方法加以提高,但不能区分优秀者和平庸者;角色定位、价值观、特质和动机,属于隐蔽的“水面以下的部分”,不容易被观察到,但对人的行为起着关键作用,是区分优秀者和平庸者的关键因素,被称为鉴别性胜任素质(Differentiating Competence)。鉴别性素质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后天培养的难度较大。
农业职业经理人需掌握的农业及其政策法规知识,需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属于基准性胜任素质。鉴别性胜任素质分为区辨类胜任素质和转化类胜任素质两类。区辨类胜任素质指的是任职者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认知等,主要包括角色定位和价值观。对农业职业经理人而言,角色定位是指对自身所任职业和所服务组织的预期,价值观是指农业职业经理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事务是非、重要性、必要性等的价值取向,因而,产业融合思维、文化创意思维以及“互联网+”思维属于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区辨类胜任素质。转化类胜任素质主要包括特质和动机,一旦该类胜任素质得到提高,其工作绩效将得到极大提升。特质是指一个人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征,动机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引导和决定作用。农业职业经理人将产业融合、文化创意和互联网+由想法变成现实,则需依靠其统筹资源的能力以及高效的执行力,而这属于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个人特质范畴。根据以上分析建立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基于六次产业理念胜任素质的冰山模型如图2。
图2 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基于六次产业理念胜任素质冰山模型
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育应该是从其所服务的组织特性及其职业定位出发,以基于六次产业理念的胜任素质模型为目标而开展的培训,但现在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中国目前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大多数是村干部、农村能人和复员军人等,他们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熟悉农业生产和农村事务,具有与农民合作的基础,但普遍学历不高,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主要依靠自身经验,无法满足农业经营信息化、专业化、知识化的要求。从全国各地实践来看,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分模块讲解,包括农业政策法规,农业生产管理、组织管理、农业合作社法、农产品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实践教学采取的方式是到合作社、农业企业去参访或是学员间的相互走访参观,这些培训虽然开阔了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视野,增加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彼此交流了经营管理经验,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培训内容针对性较差,重理论轻实践[6],培训过程形式化,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有限,不足以满足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经营管理的技能需求[12]。二是培训师资要么是缺乏农业实践经验的“学院派”,要么是对现代农业认识深度不够的“草根派”,极端化的师资无法保障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的质量[23]。三是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多以短期为主,缺乏长效培训机制。
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使命感是成为一名合格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前提条件[6]。虽然已有部分培训通过观看影片《走遍中国——农业职业经理人》以提高农业职业经理人对其职业的认同感[24],但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大部分农业职业经理人对其职业认知缺乏时代内涵,无法准确认识到自身作为农业CEO的社会角色,也无法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化农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对其职业认知缺乏为农户服务、为农村发展起带头作用的服务意识,甚至出现有服务业于合作社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在农产品的销售、农资物质的供给过程中侵占社员经济利益的现象。尽管培训改变了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生产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但对提升农业职业经理人自我角色定位的认知贡献有限;虽然已有部分培训引入了网上农业、农产品品牌建设等课程,并通过参访生产远程管理和监控系统、供产销一体化的运作模式,让农业职业经理人感受到了“互联网+”、文化创意和产业融合的魅力,但由于自我定位缺乏发展意识和大局意识,无法使大部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产生通过“互联网+”、文化创意和产业融合等思维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动力。
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只有坚持“走出去”才能“引进来”的策略,通过不同地域农业职业经理人举办联谊座谈会、参访考察等形式的培训班进行经验交流,这些对于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转化类胜任素质虽然缺乏系统性提升,但也取得了一些零星的实质性成果:一是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班为学员搭建了合作创业的平台,学员间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助于实现产业融合、“互联网+”农业的突破,如长春农业经理人培训班的9名学员以联合众筹的形式将其所服务经济组织的产业由第一产业延伸至了第三产业,实现了产销一体化的“产业融合”,并通过“线上订单,线下配送”的模式具有“互联网+”的初步能力[9]。二是通过培训农业经理人的产业融合能力得到提升,如成都市清白江区胡洪乡的农业职业经理人通过参加培训将单一的杏种植发展到了杏花观光旅游和采摘体验活动[17]。
美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革命》中阐述到:“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应该越来越规范化,不同企业内从事相同工作的经理人应该阅读相同的书籍,接受相同类型的训练。”马克斯·韦伯认为,所有的职业经理人都需通过正式考试或专业性培训获得技术资格,因而职业经理人是通过“干中学”和专业性培训成长起来的且具有技术资格的专业管理人才[25]。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育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农业职业经理人不一定是农业技术专家,但一定要具备农业经济组织高层管理者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要以知识素质为核心构建教育平台,以管理技能素质为重点建立实训基地,全面提升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基准性胜任素质。首先在对参加培训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摸底”的基础上,以“学员点餐,教师下厨”的方式确定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采取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培训内容由农业职业经理人从业所需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包括品牌建设、农产品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组成,但均需具有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农业职业经理人所服务的组织特性决定了培训师资须广泛吸纳各方力量,可以依托农林院校、龙头企业等培训资源的优势,聘请有实战经验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农技推广专家、示范社的理事长、龙头企业的经理组成培训团队。其次,需要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机制,不仅仅是让农业职业经理人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参访学习、技术交流,而且需要给他们提供实习锻炼的机会,积累实战经验,搭建农业职业经理人与参访基地的实务经验交流、合作、分享平台,提高其专业技能。再次,对培训考核合格者,颁发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获得资格证书的职业经理人,将享有优先参加技术培训、交流的机会,享受科技扶持、财政专项资金的权利。最后,需要建立后期继续教育“跟上来”的长效机制,获得资格证书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必须定期参加在岗知识更新培训。
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报告(二期)》的报告,实行三产融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达48.11%,产业融合显著地提高了农业职业经理人所服务经济组织的效益和农户的利润,因为通过“企业+基地+农户”和“农户+合作社”方式实现产业融合的农户,不仅享受到了企业或合作社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而且通过规范化的生产流程提高了产品的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水平[26]。这就要求农业职业经理人不仅要具有产业融合的思维,而且要把产业融合的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到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中,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全产业链[27]。为此,一方面要通过课堂教育、宣传引导等方式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价值观的引领,明确认识到自己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雁”,切实了解自己的使命感,只有农业职业经理人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才会具有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进取心。另一方面,通过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和参观学习,使得农业职业经理人了解农业产业融合的模式、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懂得品牌培育、“一村一品”、产品质量认证等,提高农业职业经理人面向市场需求、立足资源优势实现产业融合的能力。
职业经理人的创新素养对其创新经营组织发展具有关键作用[28],为此,在将文化创意理念植入农业职业经理人知识技能培训体系的同时,还需要引入体验式学习,以提高其发展创意农业的能力。体验式学习是通过实践和反思相结合的方式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一个从“实践(个人体验)到理论再回到实践(学习者的具体活动)的过程”。Kolb(1974)提出了成年人的体验学习模型:首先,让学习者完全投入到当时当地的实际体验中;其次,让学习者从多角度观察、思考实际体验活动和经历;再次,学习者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抽象出合乎逻辑的概念或理论;最后,学习者再运用这些理论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学习一般都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因而,体验式学习可以使他们在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和学习技术的基础上,促使其挖掘当地农业在地理、气候和人文资源的长期发展中积淀的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和民族文化传承功能,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创意农业寻找“内涵”。因为体验为农业职业经理人观察和思考创意农业提供了基础,如果农业职业经理人能将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抽象化为概念化的理念或文化元素,再将这些元素植入到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和产业链的延伸中,则发展了一个产业融合的新型文化消费业态[29],而融入文化创意的产品可以显著地提高农产品的市场欢迎程度和产品附加值[26],因为它实现了从初级农产品到特色农产品的转化。当然,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至高境界是形成一个经济、生态、社会和人文相协调的以休闲农业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互联网+”已成为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必备法宝。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互联网不仅仅是信息服务平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业技术、技术咨询和农产品供产销等信息,而且是实现农业生态环境检测和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的手段。具有较高“互联网+”农业素质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可以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生产者向服务商的转型,以达到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的紧密融合。为此,首先需要通过典型案例讲解“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产业链和商业模式,使得农业职业经理人了解“互联网+农业”的优势;其次,通过“互联网+农业”示范企业或合作社参访学习,让农业职业经理人切实体验到互联网在农资采购、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等环节的使用效果,使其意识到“互联网+农业”势在必行;再次,政府需要出台补贴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比如提供互联网和电脑操作技能的培训,建立及时有效地提供农产品供产销信息的网站等,为其实现互联网+农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应用环境。
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聚合多方力量,建立“政府搭台主导,涉农企业与院校共同唱戏”的三方联动机制。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具有公益性,政府应该承担公共服务供给者、教育资源整合者、培育质量监督者三大角色[23],为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保驾护航。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的经费保障体系和科学的知识技能培训体系;其次,政府应打通涉农高等院校、涉农企业与县区联合培育职业经理人的通道,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化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的师资;再次,政府需要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育质量把关,形成由理论、技术、能力等组成的多维度考评体系,并颁发相应的职业技术证书。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定位决定了其培育主体既要对现代农业认知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又要具有丰富的农业实践经验,而现行的培育主体多以高校教师和农业生产经验丰富的技师为主,亟待涉农企业的参与。不仅涉农企业具有较好现场教学条件,可以提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条件,而且涉农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掌握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为农业职业经理人带来一线的实战经验,这些对于提升农业职业经理人的鉴别性胜任素质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