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散落在湘湖边的非遗

2018-10-17 05:48孙娟
杭州 2018年37期
关键词:越窑花边萧山

文|孙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湘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间风情独具特色,截至目前,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6大门类中,湘湖共有传统技艺、民间文学、民俗、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音乐、曲艺7大类41个项目。其中,省级5项:越窑青瓷、南宋官窑、萧山萝卜干、萧山花边、绍兴莲花落;市级6项:线装书、锔瓷、金雕银刻、瓷印、新塘龙舟、绍剧;另有区级27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窥见了湘湖民间的历史记忆,复原了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湘湖地区的民间社会生活。

◎越窑青瓷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早最著名的青瓷窑系,在东汉时期烧制成功,被称为“母亲瓷”。同时因盛产于越州(今萧山、绍兴、宁波一带),所以称之为越窑。萧山属于越州地区,经研究表明为越窑青瓷产区。

在萧山,至今还流传着“周朝天子八百年,个个山头冒窑烟”的民谣,说的正是用来烧制瓷器的“萧山窑”。唐代诗人陆龟蒙曾有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越窑青瓷,因其青绿略带闪黄的色彩能完美地烘托出茶汤的绿色,而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喜爱。晚唐五代时期,越窑青瓷被称作“秘色瓷”,釉面青碧,晶莹润泽。北宋后期,越窑窑址数量锐减,制瓷工艺衰退,至南宋中期就停烧了。

现越窑青瓷制作大致有以下过程:开采—粉粹—淘洗—沉淀—练泥—陈腐—成型—晾坯—施釉—烧制。萧山区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涌现出一批技术人才,郦越宁的“大吉尊”“跳刀纹圆洗”等青瓷作品获国家级和省、市金奖。

◎萧山萝卜干

萧山萝卜干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制作主要采用自然风干脱水技艺,包括选种、培育、收拔、切条、翻晒、腌制、储存等过程。将萝卜洗净后去根、削皮,均匀切成约手指宽的三角形状长条,在芦帘或麻杆帘上摊薄均匀翻晒,一般晒至手捏柔软无硬条即可。然后加盐拌匀,轻揉至水分出来,倒入缸中层层踏紧,进行初次腌制。几天后出缸翻晒,再次进缸腌。经过两次腌制的萝卜条分层入坛中,用盐封顶,加盖毛竹叶,稻草绳盘结塞口,黄泥封口,一般30天可成。在不加防腐剂的条件下,在坛里能保存1—2年不变质,香味不散。

萧山萝卜干保留了萝卜的自然甜性,又富有回味,人们谓之“色、香、甜、脆、鲜”五绝。它是中国“六大民间小菜”之一,可生食、蒸、炒、煮汤、炖肉皆可。《中国土特产大全》记载:萧山萝卜干食之有消炎、防暑、开胃的作用,是早餐佐食之佳肴。

◎萧山花边

萧山花边又称万缕丝,是用绣针引线挑绣各种纹样的编织工艺品,起源于意大利威尼斯,于20世纪初传入萧山的坎山镇。当时,上海商人徐方卿在坎山组织了首批24名挑花习艺者,并开设第一家花边厂——乔治花边厂。

据《中国实业志》载:“民国十九年萧山花边厂几达三十余家,织造女工至两万多人,厂址集中于紫山东乡之龛山镇。”之后,萧山花边发展迅猛,新中国成立后,花边生产纳入国家计划,产量逐年递增。1970年12月,萧山花边总厂建立,挑花女达30余万人,萧山因此而获得“中国花边之乡”之称。

萧山花边以设计精巧、构图精致、绣制技艺精湛的特点,产品畅销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制作可分为设计、刷配、挑绣、整烫四道工序,20余个环节,上百种针法。大幅作品需上百人集体挑织而成,是独特的工艺品、实用品乃至收藏品。

1972年,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萧山花边为杭州机场贵宾室绣制了大型西湖全景窗帘,高达6米,宽18米,被基辛格博士称为“世界花边之冠”,并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列为专用装饰品。萧山花边曾获浙江省第一枚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中国工艺美术品金杯奖、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等。

▲越窑青瓷

① 萧山花边

② 萧山锔瓷

③ 绍兴莲花落

◎锔瓷

锔瓷,是指用一种弯曲的钯钉将有裂缝的瓷器接补起来,通俗称为补碗。过去老百姓生活困难,打破了碗舍不得扔掉,而是找个补碗的师傅修好继续使用,所以就有了锔瓷这样的行当。手艺人将打破的碗片拼拢起来,用线扎缚固定,计算一下该打几个钯锔,做好记号,然后用金刚钻在瓷碗外壁接缝两侧分别钻出小孔,接着取铜质或铁质的枣核形钯锔用小槌细心钉入小孔。最后在打了钯锔的地方涂上一种特制的白色灰膏,再用布擦拭,抹去多余的灰膏,一只碗就修好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需要补碗了,所以锔瓷手艺人所剩无几。蔡焕根作为首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之一,是目前为数不多掌握锔瓷这门手艺的老匠人之一。蔡焕根这一辈子补好的碗,不下4万只。现在慕名来找他,多半是为了将一些祖传或有纪念价值的瓷器复原。

◎金雕银刻

金雕银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主要流程有:构思—画图稿—用纯金、纯银打出小样—精雕细刻各部位造型及图案—组装—打光等。唐代,这项工艺从皇宫流传到了民间。此后,金雕银刻的饰品既是荣华富贵的象征,也是普通老百姓欣赏和佩带的对象,更有喜爱者收藏起金雕银刻的作品。

萧山金银雕刻艺人王惠良,祖传以铜为原料雕刻,后发展为金银雕刻,并从古代的金银饰品中吸取艺术手法,不断开拓创新,形成独特风格。王惠良经过20多年的研究实践,创作出大型金雕银刻作品《天坛》和《雷峰塔》。作品《天坛》,以北京天坛为实例,按照1∶250的比例缩小,用上立体雕、镂空雕、浮雕以及微雕等工艺,其中米粒大小的门竟能开合,门上的刻花纹路几乎与真的天坛一样,获得了2005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中的金奖。

◎瓷印

据传,瓷印始于晋代,是瓷与印两大文化杂交后绽出的奇品,因烧制难度较大而存世很少。萧山艺人蔡履平从事瓷印研究是从萧山瓷厂结识浙江美院周轻鼎教授开始的,随后经西泠印社金鉴才、朱恒吉老师指点,专攻篆刻。十多年前,他突发奇想,尝试发掘中国古代的瓷印章技术,遂自塑、自刻、自釉、自烧,终于摸索到了初始于西晋而失传于清代的瓷印章技术,烧制出了融合瓷艺、篆刻精髓且自成一体的瓷印章。

蔡履平潜心研究制作陶瓷印30余年,致力瓷印烧制、雕钮造型,所制瓷印力求古朴典雅生动。瓷印作品传统人物类的以罗汉、佛像为主,花鸟鱼虫类的以佛手、灵芝为主,兽类的以龟、龙、蛇、狮虎为主,还有刻着“自古风流”“心空自安”等篆书的。

近年来,蔡履平的瓷印受到业内人士关注和青睐,参加全国及省市举办的各类展览并获得奖项。著名美术教育家王伯敏教授题诗赞曰:“正是玲珑吾所爱,奏刀虚处见神生。”蔡履平的瓷印还被列为杭州市首届25项重点保护技艺之一。2005年,蔡履平为当时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特制了一枚瓷印,2006年瓷印艺术馆开馆,2012年携百余方自制瓷印入港办展览。

◎绍兴莲花落

萧山与绍兴接壤,史上曾属绍兴管辖,乡音、乡俗如出一辙。绍兴莲花落便是以绍兴方言说唱的一种艺术形式,语言生动有趣,曲调悠扬动听,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雅俗共赏,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尤其为萧绍一带老百姓喜爱。

早先,莲花落为一人击板自唱无弦乐伴奏,现在发展为一人主唱,另有三四人用四弦胡、二胡、琵琶、鼓板伴奏,演员善于运用节奏和声调的变化,来表现各种人物的神情和音容笑貌。其主要传承人有翁仁康、方剑林、俞德其等。

1998年,翁仁康赴内蒙古参加第三届中国曲艺节唱莲花落《分爹》,他大胆创新,改用带有萧绍腔的普通话演唱,结果出乎意料地好。从此,莲花落走出了萧山,唱遍了大江南北,受到更多观众的青睐。2002年,翁仁康成功举办莲花落专场演唱会,用大型交响乐队为莲花落伴奏,这一中西合璧的创举又开了全国之先河。近年来,新人不断涌现,方剑林、俞德其等传人脱颖而出,屡获全国和省市大奖,为这一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

④ 蔡履平瓷印作品

◎绍剧

绍剧起源并流行于萧绍平原的著名地方戏剧,旧称“绍兴乱弹”,或“绍兴大班”。据调查,早在明代,在外来戏曲的影响下,绍兴就出现了绍兴调腔。大约明末清初,绍兴又有绍兴乱弹,逐步发展成绍兴大班,1950年正式命名为绍剧。

绍剧是以唱乱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其唱腔粗犷豪放,高亢激昂,简洁明快。演员行当有白脸堂四人,花脸堂四人,旦堂五人,共十三人,艺人们称之为“十三先生”。民国初年,白脸堂增加了帮小生、外末、六白脸;花脸堂增加了副大面、五花脸,合称“十八子弟”。传统剧目约有300多本。

绍剧曾遭摧残,几度兴衰。目前,全国仅有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和萧山绍剧艺术中心这两家绍剧专业传承、研究和演出机构。萧山绍剧艺术中心以演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狸猫换太子》《龙虎斗》《济公新传》等经典剧目而获得各类奖项及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越窑花边萧山
邹汉珍十二生肖作品展
棒槌花边:指尖绕出别样韵味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越窑青釉直颈瓶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把生活“挑”出花
把萧山花边打造成一张文化金名片
万金散尽为越窑
有关越窑的几个问题(上)
萃珍雅集(二)越窑瓷器偶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