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新华
在考古界,说到浙江的史前文化,过去有两张闪亮的古老“名片”:一是宁波余姚河姆渡,二是杭州余杭良渚,它们被誉为浙江史前文化的“双璧”。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于湘湖湖底发现的跨湖桥遗址,则将浙江的文明史再度改写。经过对遗址出土物的科学检测,年代距今有八千年,比河姆渡遗址整整早了一千年。
遗址出土物表明,早在七八千年前,就有原始人类部落在湘湖区域栖息劳作,并创造了灿烂的跨湖桥文化。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独木舟和漆弓,中国最早的“草药罐”、慢轮制陶技术和水平踞织机,南中国最早的彩陶和家猪,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栽培稻……真是沉睡八千年,一掘惊天下!
跨湖桥其名,是因古湘湖的上、下湖之间有一座跨湖之桥而来。遗址位于跨湖桥西南约七百米的湘湖地带,其西南约三公里处为钱塘江、富春江与浦阳江三江交汇处。
湘湖成湖于宋代,但早在上世纪初,湖便已名存实亡。湖底千百年来形成的淤泥是制造砖块的优质原料,当地村民不停在此取土烧砖,使得原本处于古湘湖湖床底下的跨湖桥遗址被日夜蚕食,破坏严重。
1970年前后的某日,湘湖村村民听到一个消息:杭州砖瓦厂要在冷饭滩附近设立一个新的取土点。当时冷饭滩一带尚属无法正常耕种的沼泽地带,取土的第一步必须围堤抽水。那一晚,一家新的砖瓦厂诞生了,这就是后来的萧山城厢砖瓦厂。
跨湖桥遗址的发现,多少有点偶然性。1990年5月底的一天,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分校学生郑苗在回家途中,在湘湖岸边拾到几件像是文物的物事。他比较敏感,随即报告当地的文物部门。当时,萧山文管办的施加农、倪秉章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往郑苗的学校,看到了他捡到的一些石器和骨器。据郑苗讲述,他在小学五年级时就知道不时有人从湘湖挖出文物,地点在杭州砖瓦厂以西500米处。次日,文管会人员赶往现场了解情况,果然发现了黑陶片、兽骨、鹿角、木器残件等文物。当时,湘湖区域已被众多砖瓦厂取土殆尽,现场一片狼藉。
面对这一现状,萧山文物工作者紧急开展现场文物调查与采集工作,短短几天就采集到数量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物。郑苗将同是在跨湖桥一带采集到的骨铝、骨钉、木勺等十余件文物上交到文管办。在这些采集和征集的文物中,有一件陶釜,夹砂陶质,器外表饰竖向绳纹,底有交叉绳纹,高仅6.8厘米,风貌甚古;另有骨耜一件,用动物肩胛骨制成,长31厘米,上端凿有竖銎。另外,还有陶支座、木镞等遗物。
这湖底下面,一定藏着远古的遗址!
跨湖桥遗址的第一次发掘,共开了13个探方,后来根据需要扩方,实际发掘面积为330平方米。发掘结果表明,跨湖桥遗址是一处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这次发掘,共发现房屋残迹及性质不甚明确的建筑遗迹7座及灰坑25个,共发掘出土文物130余件,主要有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等。陶器器型有釜、盘、罐、豆等。陶色以黑为主,少量红陶,制法多为手制,比较粗糙。同时,发现了数量不少的彩陶片。石器主要是锛,此外还有磨盘、铁、璜等。石锛均为磨制,有长条形和平面略成梯形两种。
这次发掘后,送检了4个碳素标本,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碳14实验室作年代测定,其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8000-7000年间,早于此前发现的浙江最早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因此,发掘者在报告中指出:跨湖桥遗址“是浙江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中,年代最早的一组文化遗存”。但有人怀疑,当时碳14测定的年代“偏老”,跨湖桥遗址年代不太可能比河姆渡更早。于是,在这些质疑声中,跨湖桥遗址被“冷冻”了十年。
时光荏苒,新世纪悄然而至。随着各种条件的成熟,跨湖桥遗址迎来了第二次发掘的契机。
200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了对浦阳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专题调查。当时调查的步骤,是从上游往下游走,跨湖桥是调查的最后一站。
这时的考古调查领队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蒋乐平。2000年12月30日,考古调查队来到跨湖桥一带作了试掘,但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新发现。数日后,经当地民工指引,考古队移师当地砖瓦厂取土坑的东部继续探掘,终于,在距地表两米多深处,发现了厚达一米多的文化层堆积。而这一地带已被列入砖厂冬天取土计划,为保护遗址,考古队决定马上进行抢救性发掘。
第二次发掘虽然发掘面积不大,却收获颇丰,出土了大批文物,有陶器、石骨(角)器、木器,其中陶器复原器近150件,这是决定性的成果,跨湖桥址的特殊文化更有说服力地呈现了出来。
为再次验证遗址的年代,考古队特意请国内考古界最为权威的北京大学文博院对标本进行碳14年代数据测定。这年年底,测定数据出来了,与1990年发掘品测定的年代基本相当,也在距今8000—7000年之间。
第二次发掘的年代检测数据出来后,跨湖桥遗址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遗址的重要性也引起了省内外考古界的瞩目。为更全面地揭示跨湖桥遗址,从2002年9月底开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第三次考古发据。
由于遗址被破坏严重,这次发掘的探方大多处于遗址边缘,不太完整。大大出乎考古人员意料的是,在发掘过程中不仅又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木器、骨器以及水稻、茶籽等植物标本,而且还发现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独木舟,震惊世人。
考古人员早前就听村民说在这一带发现过木舟。而最早在湘湖边发现疑似文物的那个学生郑苗,小时候也曾看到过地下有古舟,但在前两次发掘中并没有发现相关的遗迹。跨湖桥真的有古舟吗?考古队员暗暗地把找古舟的踪迹作为第三次发掘的目标之一。
最早发现古舟的蛛丝马迹是在2002年11月11日,当时考古人员正在探方里整修台阶,在地下第九文化层里突然发现了一件木制品,看起来很像是木舟的一角。一下子,在场所有人的精神都振奋了起来,随着清理面积的扩大,独木舟的一个凹面开始显露出来,这个发现让现场的考古队员兴奋异常:“我们发现了独木舟!”
经过不断发掘,在相邻的3个探方里都发现了舟身。且当时舟身中段还埋在隔梁里,加上宽度不一,所以一开始考古人员还误以为是两条各长2米多的独木舟。等考古队员打掉中间的隔梁,这条独木舟真面目才完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艘独木舟残长5.6米,宽0.53米,厚2.5-3厘米,系用整根马尾松挖凿而成。独木舟停放在当时的湖泊边上,两侧插着数根木桩,外围散落着几片木桨和若干木材。发掘者认为这里是一处制作、修理独木舟的工场。跨湖桥遗址出土的这条独木舟经年代测定,距今约8000年左右。这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实物,堪称“中华第一舟”。
经过这三次发掘,考古工作者对跨湖桥遗址的文化内涵认识更加深人,并开始有人提出“跨湖桥文化”这一设想了。
如同其他许多史前文化一样,跨湖桥文化留下了不少未解之谜。比如说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跨湖桥文化是突然之间消失的。
跨湖桥的人去哪儿了?关于跨湖桥文化衰落的原因,为多数人所认可的是海侵说。海侵说的主要观点是:由于海平面上升,海潮入侵,导致跨湖桥人生活的家园被彻底毁灭。考古人员在对跨湖桥遗址和下孙遗址的发掘中,都发现了不少明确的海侵迹象。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在遗址上叠压着深厚的潮上带和潮间带堆积。
中华第一舟 韩盛/摄
考古人员在发掘遗址时,发现遗址之上都覆盖着一层纯净的由黏土组成的沉积层,色泽由灰色到深灰色不等,且堆积深厚,具有水平层理,其中含有海相钙质超微化石。另外,在下孙遗址中,还发现了另外一些有力的佐证。考古人员发现有一个地层比较奇怪,里面基本为纯净的砂层,其中有清爽的木块。骨头和陶片等遗物,但这些遗物之间,并无相互黏连的腐殖质,这在一般的考古遗址中是不可想象的。考古人员推测,这个地层应该就是遗址遭到海水冲积之后形成的次生地层。
2012年,江苏发布的一条考古信息,给关心跨湖桥文化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江苏顺山集遗址的发掘中,似乎出现了一些跨湖桥文化的元素。仍有考古学家乐观地认为,跨湖桥文化的“消失”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悲惨。跨湖桥人的文化,最终还是存在后继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