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国家养老金的性别差距

2018-10-16 03:45:02编译
中国社会保障 2018年7期
关键词:乌拉圭退休年龄养老金

编译/郭 磊

人们的养老金收入存在差别,部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固有的不平衡造成的,部分则源于制度本身的设计。这一点在性别差异上尤为明显:劳动力市场上的区别对待,将在未来发展成为社会保障福利的性别不平等。

养老金制度的设计会扩大或缩小这些来自于劳动力市场的差距,比如退休年龄、缴费年限、死亡率都会对男女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过去,养老金的性别差距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人们会假设男性是养老金的主要来源,男性去世后,其遗孀能领取抚恤金(遗属年金)。然而,新的家庭结构,尤其是女性户主家庭的增加和更高的离婚率,使情况变得严峻起来。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阿根廷、巴西、智利和乌拉圭。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四国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距都有了显著的改善:两性之间的工资差距、劳动参与率差距均有缩小。四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水平也大致相同,但近年的改革对两性的养老金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制度设计与性别

大量证据表明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工作时间和工资水平都比男性低,也更容易出现工作中断的情况。一方面,这可能源于文化因素的制约和照顾子女和家庭的需要;另一方面,女性可能也倾向于低工资和低稳定性的职位。由于工资和工作年限通常是计算养老金的基础,养老金制度就可能延续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加剧不平等。

与性别差距相关的第一个因素是养老金制度的设计,比如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但哪种制度更有利于性别平等,其实并不容易回答,因为需要同时考虑缴费年限、死亡率和退休年龄。一种观点认为尽管现收现付制会有更多的余地进行再分配,但单一的制度难以减少不平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收现付制通常能为女性提供更好的福利。

两种制度会导致不同的性别结果,原因之一就在于是否使用区分性别的死亡率表。在现收现付制中,死亡率表是男女通用的,而在完全积累制中则男女有别。采用男女有别的死亡率表,由于女性寿命更长,所以积累的资金将被分配到更长的一段时间中,即使与男性拥有同样数额的积累,女性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也会更少。为了消除对女性的不利影响,美国和欧盟就禁止使用基于性别的死亡率表。

退休年龄也会影响两性的养老金。目前的改革趋势是统一两性的退休年龄,但以前很多国家的女性退休年龄相对较早。在现收现付制中,让女性较早退休被视为一种补贴。然而,这样会使女性原本获得更高劳动收入(用于计算养老金)的可能不复存在,从而导致养老金减少。在完全积累制中,较早退休意味着积累时间较短,养老金较低,而女性寿命相对较长又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因此,较低的法定退休年龄可能会对女性产生负面影响,无论是劳动收入还是养老金收益。

类似的探讨也适用于缴费年限。为了应对人口结构转型对养老金的影响,拉丁美洲近年的改革延长了满足养老金领取条件的缴费年限。为消除改革对女性的不利影响,部分国家会补偿女性在就业方面可能出现的中断,比如认可女性的生育和儿童照护。但也有学者认为,这反而强化了传统的性别角色。

四国养老金制度及其改革

四国社会保障制度具体特点各不相同,但却处于相近的发展水平。

阿根廷。在过去的30年中,阿根廷的养老金制度有两项重要的改革。1994年,为现收现付制增加了一个私人养老金计划,从而变成了一种混合制度,但这项改革只持续到2008年。1994年的改革提高了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导致覆盖率降低,尤其是女性。同时,在私人养老金计划中使用区分性别的死亡率表,导致女性的养老金收入较低。为提高覆盖率,政府在2005年制定了“养老金纳入计划”。主要针对没有资格领取缴费型养老金的60岁以上女性和65岁以上男性,为只有很少甚至没有缴费记录的老年人提供养老金。这一项补充的养老金计划覆盖了超过200万人口,使得65岁以上人口的养老金覆盖率在2010年时超过90%。其中,女性的覆盖率提升更大,从2005年的66.3%增长到2010年的93.3%。该计划的受益者中87%为女性,且这些女性中有75%在此之前从未获得过任何形式的养老金。2008年进行了第二次结构性改革,取消个人储蓄支柱,重新回到完全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同时,建立养老金的自动调整机制,不再使用预期寿命计算养老金,这两项变化都有利于女性。

巴西。巴西的养老金制度由四部分组成:一是面向私营部门的,二是针对公共部门的,三是可选的补充个人储蓄制度,四是非缴费型养老金和额外的养老金援助。

1998—1999年巴西对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调整了获取养老金的条件:年满60岁的女性和65岁的男性,或者女性缴费达30年、男性缴费达35年方可领取养老金。在计算养老金时考虑的因素有年龄、缴费年限和预期寿命,后两项均不利于女性。为了避免性别差距进一步扩大,死亡率表是男女通用的。

巴西的非缴费型养老金提供给65岁以上、且未能领取缴费型养老金的低收入群体,其水平等同于最低工资。此外,农村也有一个特殊的养老金(Previdencia Rural),领取条件只能是有农村工作经历。由于没有要求必须缴费,农村养老金既不是完全的缴费型养老金,也不是纯粹的社会救助。这项养老金可以在女性年满55岁、男性年满60岁的时候领取,还可以扩展到配偶(主要为女性)。非缴费型养老金和农村养老金不但扩大了养老金的覆盖面,还促进了老年人的性别平等。

2016年,巴西养老金的赤字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7%,考虑到财政可持续性,目前正在讨论改革,考虑统一现有的各项养老金制度,统一两性退休条件(65岁及至少25年的工作时间),消除获得多重福利的可能性。改革将使女性获取缴费型养老金的条件更为严格,但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女性可能会获得更高的养老金收入,更加接近男性的水平。

智利。智利于1981年进行了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用完全积累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替代了现收现付制。但这样的改革对女性不利,因为她们的工作时间相对较短,也更容易中断,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延续到老年阶段。

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依靠地下水灌溉的农田面积高达94.5%,水利部对项目建设合理开发地下水提出了明确要求。水资源论证是实施好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的重要前期工作,对科学确定发展规模,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节水增粮增效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项目地下水取水水源、取水影响论证思路及关键技术问题作了具体介绍。

智利2008年的改革加强了非缴费型养老金,关注相对脆弱(尚未被养老金计划覆盖或养老金很低)的群体。一方面向未参保的低收入老人发放定额非缴费型养老金。2008年约100万人受益,标准为每月125美元(同期社会平均工资的19%),给付额随物价调整。另一方面对已参保并领取低水平养老金的老人给予额外补贴。在个人账户领取的养老金达到425美元之前,领取的越少,政府补贴就相对越多。整体来看,改革中女性受益更多,减少了老年人的性别不平等。女性非缴费型养老金的覆盖率从2006年的20%扩大到2013年的36.6%,而同期男性只增加了5%。

在缴费型养老金方面,2008年的改革也缓和了性别不平等。首先,推行子女照护抵扣:每个儿童可换算为18个月的缴费(按照最低工资计算),收益可在年满65岁后领取;其次,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累积金额能够在离婚时进行分割,最高可达50%;最后,残疾人养老金和遗属年金缴费率的改革有利于女性,因为她们残疾或较早死亡的概率低于男性。尽管上述改革更有利于女性,但缴费型养老金仍然取决于区分性别的预期寿命,再加上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比男性早5岁,性别间养老金差距仍不容忽视。

乌拉圭。1996年,乌拉圭在公共养老金制度中引入了私人养老金账户,获得缴费型公共养老金的条件也发生了改变。首先,退休年龄和替代率没有性别差别(退休年龄为60岁,替代率为50%)。其次,缴费年限从30年增加到35年。这样的条件过于严苛,使能领取养老金的比率过低。为改变这一情况,乌拉圭在2008年和2010年继续改革。首先,虽然替代率不高,但缴费年限重新回到30年,使用最近10年(或者最高的20年)的收入作为公共养老金的计算基础(之前为最近的3年),这有利于那些在退休前工作逐渐减少或收入逐渐降低的群体。其次,推行子女照护抵扣,每个儿童可换算为1年的缴费(最多5年)。最后,将一个非缴费型养老金(改革前只覆盖70岁以上老年人)的覆盖面扩大到65—69岁的老年人,这些受益者大多为女性。

养老金覆盖率的差距

接下来本文比较各国在2000—2013年的养老金覆盖情况,研究对象为65岁以上老年人。

截至2013年,尽管四国具体情况不同,但是无论男女,养老金的覆盖率都处于较高水平。我们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分为三类:领取养老金的;没有养老金,但有一份带薪工作的;既没有养老金,也没有带薪工作的。

第三类是最脆弱的群体,通常来说,女性占比更高。在2000年,女性的占比分布在5%(阿根廷)到16%(巴西)之间;而男性为2%(乌拉圭)到7%(巴西)。到2013年,阿根廷和智利女性的情况明显改善,主要原因是在这一时期养老金覆盖面的扩大。阿根廷的情况甚至出现了逆转:2000年,65%的女性能够领取某一种形式的养老金,到2013年这一比例增长到93%,而同期,男性只从72%增长到88%。智利的养老金覆盖率增长幅度稍小,女性增长了14%,男性增长了6%。巴西和乌拉圭在2000年时养老金的覆盖率就已经比较高,所以到2013年时变化并不明显。

四国分性别的65岁以上老年人养老金覆盖率,反映了两性在职业发展道路和养老金制度设计上的不平等。2013年,在巴西、乌拉圭和智利,只领取缴费型养老金的男性分别有82%、82%和61%,而女性则为49%、34%和27%。相对应的是,在非缴费型养老金上,女性的比例更高。与2000年相比,巴西和乌拉圭的情况几乎没有变化。但在智利,由于2008年的改革,女性领取非缴费型养老金的比例从39%升至57%,男性则从14%增至25%。

四国平均养老金 单位:美元(购买力平价)

养老金收入的差距

为了直观地比较四国的平均养老金,上表根据四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把四国货币转换为2011年的购买力平价美元(USD PPP)。2000—2013年,女性的百分比变化更大,说明两性的差距在缩小。整体来看,各国的变化不尽相同:阿根廷的养老金只有1%的增长,智利和乌拉圭增长了10%左右,巴西涨幅最大,达到44%。乌拉圭是最慷慨的国家,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2013年的养老金都超过800美元。巴西紧随其后,为800美元左右。而智利的养老金最少,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450美元左右)。

为了进一步分析性别间养老金差距,需引入两个概念:一是不同性别养老金领取者的养老金差距(pensioners’pension gap),指的是在那些领取了任何一种养老金的群体中,男性和女性的养老金差距;二是老年人的养老金差距(elderly pension gap),和前者不同的是,它涵盖了那些没有养老金收入的老年人(养老金为零),这一指标同时反映了养老金的可获得性和覆盖面的差距。

在智利和阿根廷,由于养老金覆盖面的快速扩大,相对于不同性别养老金领取者的养老金差距,老年人的养老金差距缩小速度更快。在巴西和乌拉圭,不同性别老年人的养老金差距有所降低,但幅度并不大。

在巴西和阿根廷,性别间养老金差距显著缩小。阿根廷的养老金上调幅度很快,在低收入群体中尤为明显:最低养老金(领取者中女性居多)从2000年的703比索增长到2012年的1340比索,几乎翻番。

巴西的情况相对复杂。如2013年,在缴费型养老金上,男性较高,性别间养老金差距为24%;非缴费型养老金则是女性更高,养老金差距为-20%。而考虑整体情况时,由于缴费型养老金的数额较大,性别间养老金差距为8%,男性占优。2000—2013年,巴西的最低养老金从342雷亚尔增长到606雷亚尔,涨幅40%。由于最低养老金的受益者中女性占55%,所以这有利于养老金差距的缩小。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比例在2001年为60%,说明经过十几年,有更多的女性获得了更高的养老金。

综上所述,2000—2013年,无论是养老金覆盖率还是养老金收入,四国的性别差距均有缩小,不过由于政策存在差异,成效也有所不同。尽管在养老金的覆盖率上,两性越来越平等,但性别间的养老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缴费型养老金中男性占比较大,而领取非缴费型养老金的人群中,女性更多。这些国家的再分配政策——旨在减少贫困和收入不平等,而不是针对性别平等——在减少养老金的性别差距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更具体的针对性别平等的政策,例如乌拉圭推行的子女照护抵扣,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取得明显成效。(文献来自《国际社会保障评论》VerÓnica Amarante, Maira Colacce and Pilar Manzi,“The gender gap in pensions in Latin America”)

猜你喜欢
乌拉圭退休年龄养老金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自我保健(2021年4期)2021-12-04 04:10:44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Philip Morris诉乌拉圭国际投资仲裁案解读(上)
仲裁研究(2019年1期)2019-09-25 07:41:02
Philip Morris诉乌拉圭国际投资仲裁案解读(下)
仲裁研究(2019年2期)2019-09-25 07:31:44
透过数据看乌拉圭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商情(2012年48期)2017-11-08 16:37:38
延迟退休年龄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养老金也可“弹性”领取
福利中国(2015年1期)2015-01-03 08:40:56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