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辉
摘要: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增加,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培养兼备专业知识及计算机操作的人才。基于此,文章将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考试内容及重要作用,然后阐述了影响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通过率的因素,最后给出了提高通过率的措施。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考试的重视、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并应用科学的授课方式,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通过率;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计算机类课程的基础,涉及到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以及数字媒体等多方面的内容。为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普遍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是适合考察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但是由于学校教学及学生本身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的考试通过率都不理想。
一、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分析
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主要用于考核人们在一般性工作中需要应用到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包括一级WPS Office以及一级等考试内容。在2013年改革之后,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不再设有专门的题型考察考生的打字能力,并将操作系统规定为Win7;将原本的Office 2003升级为2010版本;将使用的浏览器升级为IE9。
为了确保学生都能够掌握基础计算机操作能力,大部分中等職业学校都规定学生必须要通过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并把它作为获得毕业证书的条件之一。这种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仍旧有很多学生忽视这项规定,在日常学习中主动性不够甚至投机取巧,使自己因为等级考试不通过而难以毕业的尴尬局面。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各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提高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学生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通过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并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为未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影响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通过率的因素
(一)学生因素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当下,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有电脑,学生对电脑的基本操作也较为熟悉,加上缺乏对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核要求的全面了解,这就使得学生认为自己能够通过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对考试及计算机教学不重视,更不会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模拟考试,使得学生对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知之甚少,很容易在考试中失败。
(二)学校因素
导致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通过率偏低的学校因素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学校对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宣传力度不足,使得学校教师和学生缺乏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使得计算机教学的效果较差,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整体偏低,难以通过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其二是教师的教学不具备有效性,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不能满足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需求,使得计算机教学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学的重点与考试内容之间存在偏差,学生很容易在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中失分,致其考试失败。
三、提高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通过率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考试的重视
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考试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容易通过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具体而言,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常见的宣传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传统宣传方式。利用展板、学校的专栏板报、学校的广播或者发放宣传单方式,进行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重视;第二,讲座宣传方式。采用讲座、答疑点的设立和专场报告等形式,直接去到学生中间,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重要性;第三,网络宣传方式。目前大部分学生都从网络获取信息,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网站、相关的微博和微信号,也可以通过组建QQ群和微信群的方式,建立独特的宣传阵地,提高宣传的力度,扩大宣传的范围,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重视,为学生通过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外,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对于通过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学生,在其原本的综合考评分数中增加一定的分值;对于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通过率较高的班级,给予其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提高学生及教师的积极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重视,还能够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有助于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
各校需要严格按照等级考试的教材内容,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此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及相应的教学目标。具体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师需要明确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步骤、机试的题型以及考试的重难点,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注意事项,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考试的重点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一般可以按照如下流程开展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明确计算机的快捷键、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关键词;(2)重点讲解字处理、表格等操作;(3)重点讲解幻灯片的排版及动画设计等操作;(4)重点讲解上网题型;(5)重点讲解Excel中的公式、SUM以及高级筛选等操作;(6)重点讲解选择题,通过历年考题训练,使学生更为熟悉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
另外,中等职业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配备数量足够的计算机,营造良好的计算机练习环境,为学生适应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提供帮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等级考试的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在机房中模拟考试环境,通过试题的练习,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题型,以此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操作水平,缓解学生的考试压力,从而提升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通过率。
(三)采用科学的授课方式
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授课方式。在以往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在第一学期注重理论教学;在第二学期注重实践教学,使得理论和实践难以有效融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以往的真题用于理论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比如,在进行“簇”这一概念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将其与以前学过的知识(如柱面号、磁头号以及扇区这三项定位硬盘数据所用的参数)连接在一起,使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加深學生对知识的了解。
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进行Excel中公式及函数的绝对地址以及相对地址这方面的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制作五到十分钟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为学生布置如下四个任务:创建工作表或者工作簿;录入相应的数据;应用公式函数进行数据的处理(这一过程需要涉及到绝对地址以及相对地址的应用);保存文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负责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通过超星学习通软件,布置选择题,让学生可以在利用手机,在课余的时间进行选择题的练习考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由此可以看出,自主探究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教学任务的布置可以使学生初步明确知识点的应用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有助于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通过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与学生的未来就业及学业发展关系密切,需要受到学校及学生的重视。通过文章的分析可知,学校需要加强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宣传,使学生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参与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并不断提升计算机教师的综合素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从而提高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通过率。
参考文献
[1]何云峰.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的变革对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影响[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01):77-78.
[2]陈霞.摭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操作题易错点[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186.
[3]穆清风.如何应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中的公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0):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