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探究性引导课外阅读

2018-10-15 19:40赵静芬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虎门销烟自然段表格

赵静芬

平时听课,我观察到有些教师比较习惯口头布置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但是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尤其中年级与高年级学生相比,很明显前者记忆持续时间较短。所以教师口头布置问题的结果往往是,学生还没有思考完就忘了题目是什么,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没听清楚题目,这就导致为数不少的同学达不到围绕探究性问题自主阅读文本的效果。如何改变这一状态呢?根据文本的特点,我尝试在课堂教學的相应环节引用探究性的表格引导学生阅读品悟。

【案例一】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虎门销烟》第二课时的教学,教者一开始的预设是引导学生围绕“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展开探究。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自主阅读,圈画,教师在学生间巡视。期间,我发现学生圈画的内容各有特点。比如,有的学生对词语比较关注,他圈画出了“男女老少、彩旗林立”等词语;有的学生对完整的句子比较有感觉,就画出了句子;还有几个学生则画出了段落,比如第二节关于销烟前的场面描写。

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他们对词语或者句、段的敏感程度有异而已。所以,教师根据这一生成,将零散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组合起来,再随机引导学生从段落到句子到词语,从整体到部分来进行深入的细节性体悟。教师用组合到分解的方式,能让学生的语感培养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语感,探究“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时,我觉得教师不仅可以用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练习言语表达,也可以利用表格清晰有条理的特点练习作批注。

《虎门销烟》这课可以设计以下表格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感悟,提炼言语表达的能力。

【案例二】

紧随《虎门销烟》一课的《泉城》一文条理更为清晰。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的教学思路原设计为:通读全文,感知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品读词句,理解主要内容;诵读课文,表达思想感情。这四个自然段,分别描述了济南的四大名泉——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如果按原设计一节一节去品读、内化,时间较长且形式单一,势必会让学生产生阅读疲惫;同时重复地使用同一种学习方法,也会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产生一定的阻碍。细读这四个自然段,你会发现每个自然段的写作顺序是相似的:都是先交代这种泉的地理位置,再交代这种泉是什么样子的,而内容又包含泉名的来历。所以,我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时候,设计了以下表格帮助学生梳理和内化文本。

【案例三】

通过数次用简单的表格辅助课堂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我班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表格梳理和感悟文本的能力。在使用表格帮助理解的基础上,我开始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设计学习表格。

教学《九寨沟》一课时,我尝试指导学生自选第三或者第四自然段制作学习表格。学生制作表格之前,必须充分朗读文本,初步理解内容,简单地梳理分层。学生在掌握了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以及各个分支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学习表格。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能回忆以往课堂上表格设计的要点,但是对于表格各栏目名称的语言表达还不够准确。其实,他们心里明白,但由于词语积累不够多,概括能力还不强,所以需要老师的帮助。表2则因为课文条理很清晰,学生一下子就能掌握这一文本的特点,简明扼要地设计出了学习表格。

小小的探究性学习表格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入,不但不会框死学生的思维,反而能帮助学生有效思考,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自主学习时间内清晰地明确学习任务及要求,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探究性问题的思考,并且能分层次地引导学生从易到难地一步步完成任务——先关注段落,画出具体的句子,再去发现词语,品读,理解,概括……直至用自己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和思维方式都将逐步养成。

真的是小表格大用途啊!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虎门销烟自然段表格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统计表格的要求
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对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研究
美丽的秋天
本刊表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