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亚玲
摘 要:數学课堂中的“发现式”教学模式,是指采取引导发现策略进行教学。但在此过程中,舍弃、等待等因素往往没有得到重视和体现。只有舍弃一些重复累赘的环节,留给学生足够的揣摩时间,学生才能遵照教师采取的措施展开积极探索。
关键词:数学教学;发现式;教学模式;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5-0056-01
亲口尝梨知酸甜,亲身下河知深浅。只有自己主动去发现疑问、理顺关系、揭示真相、探求本质,学习过程才能扎实推进,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清晰深刻。以下结合案例阐述数学教师如何巧用发现式教学模式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设“导”是为了“得”
在数学“发现式”教学中,教师要完成职能转变,只负责导控和协助,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学生自发地发现、探索问题时,教师只需要给学生必要的指示和提点。(1)情境,有效引导。恰当的情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更能引起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强烈关注。案例1:在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时,有这样一个故事情境:红军接到渡河任务,李大勇班长准备星夜渡平川河。平川河平均水深1.40米,李大勇部下中最矮的士兵身高有1.68米,于是就下令让部队趟水过河。你们觉得部队能安全渡河吗?教师出示情境后,学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这样的唇枪舌剑,触动了发现问题的闸刀,为新知识的出现开辟了道路。师:如何理解平均水深1.40米?生:河底一定是高低起伏,某些河段水深会远远超过1.40米。追问:为何不能贸然下令渡河?生动的故事情节加上及时的追问,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彻底调动起来。(2)内容,精心编导。教学内容是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选择的知识、语言、文本等信息载体,精当的教学内容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发现式”教学中,教师要细心设置一些教学内容,力图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现成地基,直接盖楼。案例2: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父子俩想去看电影《战狼2》,但小头爸爸只有一张电影票,谁去好呢?为了公平起见,怎么决定这张电影票的所有权?生:可以比年纪,年纪大的人去看。生:这样不公平,爸爸的年纪一定比儿子大。生:要不让他们抓阄决定?这样的教学内容的铺陈,比直接灌输结论要高明得多。学生在不断地试探中,既能维护游戏的公平性,又能感知到“可能性”大小的内涵与应用。
二、有“舍”才有“得”
数学“发现式”教学要有所舍弃,舍得割舍教案的牵绊,舍得放弃一言堂,成为旁听者。教师要成为学情的了解者和调查者,成为课堂生成的管控者、引导者,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1)“舍”范例,得可控。在“发现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拘泥于课本,而应根据学情有所取舍和扬弃。案例3:“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中,教材给出的图片显示学生们围坐在圆桌边点数蚕豆数量,最后引出“百”的概念。编者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操作过程和走向难以掌控。首先蚕豆这一实验材料不好找,而且蚕豆容易分成两瓣,混淆数量。因此,可以考虑用小棒来代替蚕豆。在点数小棒时学生缺乏连贯性,总会半途而废返回起点重数。怎样才能减少失误呢?新标准对操作过程提出了新要求,催生了捆扎法。学生通过创新尝试,渐渐形成逢10进1的思路,先由10根小棒圈成1个小圈,再由10个小圈圈成1个大圈。(2)“舍”主体,得唤醒。有许多数学知识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已经初步成形,这时教师可以完全让学生成为探索者,自己只需要通过点醒学生旧知,为学习新知穿针引线即可。案例4:教学“圆柱侧面积”,学生难以感知到曲面的面积。这时教师设计了“剪贴”手工活动,让学生剪开纸筒的侧面,并平展开来。不同的学生会剪出不同的形状,他们会相互借鉴、学习、对比和探讨。这样的放手,教师看似舍弃了领导权,实则唤醒了学生的激情,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有“等”就有“得”
“发现式”教学要想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就需要教师放缓节奏,在耐心的守候中获取学生的反馈。等待并非不作为,而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的无为而治,是宽容、耐心、信任与尊重的化合物,是学生成长与进步的催化剂。教师只需要在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时点拨或指导,让思维碰撞出强烈的火花,在不同观念的回旋激荡中获得真知。案例5:简算教学的惯用手段是教师讲解,学生认可接受,甚至可以说是灌输,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见。鉴于此,在“发现式”教学中,教师布置了这样的任务:出示 A、B 两组计算题,男女生分组比赛。起初学生们会一五一十地计算,几番较量下来,抽到A组题的学生提出抗议:“B组题简单,比赛不公平!”学生发现两组题型难易程度有差异。这正是学生思维的冲突点,教师静候时机,让学生细细回顾对比两组题型,认真研析,从而感知简算的效用。教师的“等”换来了学生的探究,并最终实现简算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发现式教学模式秉持着“要好学必先愿学”的理念,为高效数学课堂的实施筑牢基础。无论是“导”,还是“舍”,抑或是“等”,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知识的“得”,舍去教学过程中烦琐枝节,得到知识的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赵清正.探索发现式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07(03).
[2]吴骅.“探究─发现式”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1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