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童心展示在美术课堂的应用

2018-10-15 09:10王利君
青年时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好奇心宽容个性化

王利君

摘 要:上海浦东新区惠南第二小学的童心课堂课题研究已经历时五年。研究过程中,我对美术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实践中,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逐步使美术课堂走向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童心展示课堂。

关键词:童心课堂:好奇心;宽容;个性化

童心,基本解释是孩子般的心灵。童心与生俱来,是人类最美好,最纯洁的真情。童年到成年的过程是对童心的丰富和改进,是人性向着正义和善良的方向发展。只有本性向往童心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童心未泯之人。作为小学美术教师,理解童心,破解童心,使课堂充满童心,让学生作品是真正展示童心。

自任教小学中高年级美术起,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对作业练习中的表现,对拓展作业的兴趣度作了统计和分析。真实表象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对绘画已经进入了写实期。开始用成人相同的观察方式,注意写实,注重描绘物体的逼真性,对立体感强,明暗变化丰富,色彩、真实感强的作品尤感兴趣。为此,一度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实物,直观图像,空间概念等教学理念。课虽生动有趣,学生积极性也高,但评价结果的差异太大了。美术教育的童心课堂应该是随时跳动童心,才能凸显教育的纯真。关注教学实际中的微小事件,重视学生的现实幸福和成功,尊重和理解才能去探索童心课堂。

一、教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遵循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捕捉住学生的好奇心,是学生课堂的注意力保障

爱因斯坦说过“好奇心的存在,自有它的道理。”好奇心更是提升课堂吸引力和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保障。

(一)捕捉学生的好奇心,改变课堂结构

中规中矩的教学设计,会束缚了学生的好奇心,长期以往,学生的触觉似乎不再敏锐。好奇心的重视,是关注每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各个环节的自然默契配合,每次让学生得到验证和成功。和谐的课堂氛围,轻松;严密的逻辑性使学生的每次思考得到证实,思维随之活跃。例1)原色认识:课前准备的3个颜色,提供不少于6个涂色的图案,让学生的涂鸦为第一环节。第二环节是各自的交流,方式可以是小组讨论,学生自我评价等。从自我认识的实践到知识的学习,始终是好奇心的参与。例2)平行透视:教师示范时用一根线或一个点完成一幅画作为第一环节,再是观察实际,直观演示作为第二环节。学生对平行透视的特点知识的掌握始终是好奇心。

(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系统连贯和拓展知识点

美术教学的内容是丰富的,每个年龄层次,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的内容是连贯性的。温故而知新,才能熟练掌握和应用。通常的教学模式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找兴趣点,而往往是学生对以前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差异性很大,兴许有兴奋,兴许有排斥,对知新的效果不是有利。作为教师应耐心,细心地发现,挖掘,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好奇心,学生就好似上足发条的时钟,拉满弦的弓箭。例1)五年级套色拓印。把原在三年级学习的水溶性颜料改成油墨,从单色油墨的效果轉到多彩油墨。材料的不同,涂色方法的不同,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更增强学生的知识掌握,既复习回顾,又兴致勃勃地实践体验。例2)五年级彩墨戏剧人物。线条的勾勒,色彩的变化,组合成一种体验。用浓淡墨的单色变化转到色彩的多色变化,从简单到复杂,把复杂用简单来获取,学生成就感的激发。

二、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兴奋和沮丧,宽容对待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是对学生自信心的扶持

《学习的革命》中曾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我的理解是宽容是阳光,是甘露,更是理解。因为小学生的兴奋点是低的,快乐的表现是多样性的,沮丧的表现是即时性的,理解之后的宽容是一种童心的呵护。批评、呵斥、惩罚,只会是童心挫伤。也有例证说明这种童心表现是暂时性的,这种痛是不会留有疤痕的。我认同,但不是赞同。多次,反复,一定会使童心的发展走上歧路,自信心的扶持和肯定,教师的教态变化,一定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转变。

(一)发展学生的任性,激发想象

性格任性的学生,在气质上属于抑郁质。性格固执、粗暴、消极,情感不易激发。可能是家庭教育因素,可能是学校教育因素,可能是社会环境因素,可能是自我控制因素。诸多的因素促使了童心的转化,看似自我意识的增强,其实是童心进化中的缺失和遗憾。

例1)三(6)班的倪同学。我发现其一次的作业天马行空,我进行了修改,并要求他按老师的方法重画。孩子的反应却是语数英作业可以重做,美术作业没必要。我第一时间同班主任沟通,第二时间同家长沟通,然后和同学面对面交流,多方面的努力,让他重视了每次作业,特别欣慰的是现在的他,不再认为是作业,而是他每次的作品。课外的美术培训也去了,一个学期中,作品提高了一个层次。例2)五(5)班的邵同学。我发现其对每次的美术作业消极对待,而他既是领操员,又对书法有特殊的爱好。我没逼其一定要完成作业,而是把自己的书法给他看,联系他的书法同我做相应的交流。从观察细节到技法训练,从初步理解到熟能生巧一系列的谈话和鼓励,让其认识了美术作品与书法作品的融汇贯通。现在的他,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完成其美术作品,还会同我分享其快乐,更有一次同我一起在操场跑了26圈,足足5公里,不止一次的表述坚持。是哦,从任性到坚持的转变,是童心发展的纠正。

(二)包容不听话,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保持学生的兴奋状态

美术课堂中的不听话,不遵守纪律,往往表现在无兴趣,做其它事,影响其他学生。而我们其实忽略了课堂上学生的兴奋,安静的美术课堂,一味地灌输,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然而同时,是扼杀了学生的童心发展,把学习当成了负担,违背快乐学习原则。

例1)五(7)班的强同学。自己不做作业,不去实践,课堂上跑东跑西,打扰和影响其他同学。我关注他以后,设计针对性的问答,让其获得初次信心。针对他是西藏人,提问:联系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服饰,说说西藏的民族服饰特征?针对他是学校足球队运动员,提问:你体验最深的足球动作是怎样的?每次的作业,我与其共同完成,参与每次的优秀作品展示。看到他把自己的作品像宝贝一样的珍藏时,我深深体会到是宽容带来的童心体现。一张对学校的记忆的主题画,足球场,踢球的场景,边上的风景,,构图到色彩,静止和运动,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个原先对美术不感兴趣的学生。

例2),四年级的人物写生。掌握人物比例,抓住人物特征的教学内容。许多学生会拿着自己比例不准,动作夸张的作业去相互交流,引起小范围的哄堂大笑,甚至于是得意洋洋。引发诸多学生关注后,教室里变成了奇形怪状作品展示了。我的迅速反应是,在这些作品上草草几笔线条的修改,集中展示。把五年级的漫画人物内容提到这节课,抓住人物特征進行夸张的表现方法。这些学生想不到老师的不批评和化腐朽为神奇。整个教室的顿时安静,说明了比例,特征,夸张,已经在学生内心生根了。活用宽容,让这节课的教育教学获得何等的成功呀。

三、关注童心的个性化表现,促进童心的个性化发展,是美术课堂的精彩呈现

梁启超《教授法》中说:“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让学生成为自己,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拓展个性化发展空间,适应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以及体格和生理等。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局限性。我的童心课堂设计,是注重童心表现和认识中的个性差异,顺势利导。可以是弥补不足,可以是提升高度,让学生的童心发展是有序,是健康。

例1 对版画所用的吹塑纸的认识差异。发下吹塑纸的一刹那,学生所表现出为颜色而生气,为缺角生气,急不可耐地当扇纸扇,也有相互讨论派啥用处,是啥材料等等。倾听不同的认识,不批评不妥的理解和做法,最终激励每个学生想在吹塑纸画上的跃跃欲试的童心。

例2 画一颗橄榄菜。当我出示橄榄菜实物时,在离教师近的同学已经偷偷在摸了。每人发了一小片菜叶时,有学生竟然在尝味道,甚至交流自己妈妈怎样做这种菜的。而我的教学任务是观察线条。这种不顾教学内容的表现,恰恰是个人认知水平的差异。把这种差异回归到教学中来,是真正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了,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按自己的认识水平,步调学习,不强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成同一目标。

四、结束语

美术教育是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不同的美术教学情境,关注平常的、微不足道的教学现象,应变教学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以自己的教学机智,一种对美的精细感觉,呵护童心,树立学生信心,实实在在让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心展示。当今,生活环境的不断美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美的认识,也充满了时代气息。根植于原始的美,创造发展的美,童心是一个载体,童心课堂是一种展示,使学生拥有永不泯灭的童心才是结果。

童心课堂的构建,只是学校是不够的。在家庭中,在社会中,时时闪现,学生置身于其中,才能真正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我在美术教育教学以外,开设盆景微世界的课外实践。美,是创造出来的;美,是需要认识的;美,是需要发现的。从植料到植物;从花盆到景观;从温度,湿度,肥料到阳光,水分,营养;从单一到组合;从个体到协作;从学校课堂到家庭和周边环境。一切努力使学生去童心发现,去童心发展,去童心创造。作为教师,我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学生童心的领路者和指导者,更应教会学生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坚持自己的童心。

参考文献:

[1]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1998.

[2]尹少淳。美术“好课”之我见.《中国美术教育》2007—2.

[3]李力加.《萌动与发展—儿童美术教育学研究》2001.

猜你喜欢
好奇心宽容个性化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