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爽爽 ,宋呈锴 ,林兴管 ,柴雪良 ,方军 ,肖国强
(1.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5;2.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浙江 温州 325005)
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又名长鳍篮子鱼,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篮子鱼科(Siganidae),篮子鱼属,是一种以植食性为主的近岸小型鱼类,广泛分布于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海域[1-2]。此鱼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种苗来源较广,饲养周期较短,病害较少等优点[3-5]。另外,黄斑篮子鱼刮食固着藻类的能力强,在网箱养殖时可以起到清洁网衣的作用,因此有望成为国内良好的海水养殖对象的选择[6]。在我国,篮子鱼类作为目前较为新兴的植食性海水养殖鱼类,其养殖规模还远远不及其他肉食性海水鱼类。
盐度作为鱼类生理学和生物学的重要参考指标,是影响鱼类新陈代谢等生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当外界的盐度发生变化时,鱼类会改变自身的生理活动以维持稳态来应对这种变化[7-17],从而导致其存活率、耗氧率、排氨率等一系列的生理指标发生改变,根据边平江[18]等人研究发现,当外界的盐度发生变化时,鱼类机体就会进入一种应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鱼类的生理活动会加剧。因此在鱼类养殖的过程中,控制适宜的养殖水体盐度,采取合理的盐度调节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盐度对篮子鱼生理、生化影响的报道尚不多见。该文研究了高盐度向低盐度骤变、高盐度向低盐度渐变、低盐度向高盐度骤变、低盐度向高盐度渐变等四种海水盐度变化对黄斑篮子鱼病死率和生理代谢的影响,为黄斑篮子鱼养殖海水盐度选择或淡化驯养的提供重要参考和基础资料。
试验用鱼来自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清江基地养殖的黄斑篮子鱼。选择无病无伤、行动迅速、生命力强、大小体型相近的2 000尾作为试验用鱼,规格为体长(6.53±0.75)cm,体质量(1.92±0.46)g。试验前于室内水泥池(6 m×4 m×1.5 m)中暂养,24 h充气,试验用水为砂滤海水,pH值为8.21±0.3,盐度为 23.3±0.8,水温为(26±1)℃。不同盐度的海水配置利用砂滤海水添加曝气自来水的方式获得,利用盐度计进行盐度校准,每天早上换水1次,换水前调整盐度。试验期间早晚两次投喂相同的配合饲料,每次投喂的质量为桶中鱼体质量的1%~3%。
1.2.1 盐度变化对黄斑篮子鱼病死率的影响 该试验共设置4个试验组,分别为高盐度海水向低盐度海水骤变组、高盐度海水向低盐度海水渐变组、低盐度海水向高盐度海水骤变组、低盐度海水向高盐度海水渐变组。试验组篮子鱼暂养盐度分别为30±0.7和5± 0.7。
高盐度海水向低盐度海水骤变的试验组盐度梯度设置为 0、5、10、15、20,低盐度海水向高盐度海水骤变盐度梯度为10、15、20、30。每组均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组放入30尾取自暂养池的黄斑篮子鱼,在1、3、5、7 d分别统计各试验组的累计病死率。
高盐度海水向低盐度海水渐变试验组初始水体的盐度为30,每2 d下降一次盐度,分别下降至20、15、10、5、0;低盐度海水向高盐度海水渐变试验组初始水体的盐度为5,每2 d上升一次盐度,分别上升至 10、15、20、30。试验设置 3 个平行组,每个平行组放入30尾取自暂养池的黄斑篮子鱼,试验结束后计算病死率。
1.2.2 不同盐度对黄斑篮子鱼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 试验用黄斑篮子鱼暂养在500 L玻璃缸中,盐度为 30 ± 0.8。试验设置 5、10、15、20、30 五个盐度梯度,试验开始前饥饿处理24 h,7:00和19:00两个时间段各做一次,结果取平均值。
采用静水密闭式呼吸试验方法[20],以5 L玻璃瓶为试验容器,每个试验组设3个平行,试验组每个瓶中放3尾鱼,并设置对照组,试验开始1.5 h后,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中溶解氧和氨氮的含量,溶解氧的测定采用数字化多参数分析仪(Muliti 3410,WTW,德国)。溶解氧计算公式为:
式中:RO为单位体质量耗率mg/(g·h);CDO0和CDOt分别为起始溶氧质量浓度和t时间后质量浓度溶氧(mg/L);SDO为对照组溶解氧变化系数C0,C0和Ct分别为对照组试验开始和t时间后的溶氧质量浓度;V为代谢瓶容积(L);m为鱼体质量(g);t为试验时间。
排氨率测定采用次溴酸氧化法和重氮—偶氮法测定氨氮的浓度。根据试验始末氨氮浓度的变化,排氨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RN为单位排氨率和CNt分别为起始氨氮质量浓度和t时间后氨氮质量浓度(mg·L-1);SN 为对照组氨氮变化系数和 St分别为对照组试验开始和t时间后的氨氮质量浓度;V 为代谢瓶容积(L);m 为鱼体质量(g);t为试验时间。
试验所得数据用Microsoft Excel 2007统计处理,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误。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Tukey多重比较法分析,P值统计学意义临界水平为0.05。
2.1.1 盐度下降对黄斑篮子鱼病死率的影响 由图1可见,高盐度海水向低盐度海水骤变0盐度第1天骤变组的病死率为100%,其他试验组的病死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骤变7 d后黄斑篮子鱼成活率仍保持80%以上。
图1 高盐度海水向低盐度海水骤变(7 d)黄斑篮子鱼累积病死率
图2 高盐度海水向低盐度海水骤变及渐变黄斑篮子鱼累积病死率
由图2可见,高盐度海水向低盐度海水骤变和渐变时,各试验组黄斑篮子鱼的成活率变化趋势相同,盐度为0的骤变组与渐变组黄斑篮子鱼的病死率均为100%,其他各试验组黄斑篮子鱼的7 d累计病死率都随着盐度的下降而上升。
2.1.2 盐度上升对黄斑篮子鱼病死率的影响 低盐度海水向高盐度海水骤变时,7 d内黄斑篮子鱼的病死率由图3可见。黄斑篮子鱼的病死率随着盐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相较于高盐度海水向低盐度海水骤变试验,低盐度海水向高盐度海水骤变时,黄斑篮子鱼的病死率有所上升,但是依旧维持在50%以内。
图3 低盐度海水向高盐度海水骤变(7 d)黄斑篮子鱼病死率
低盐度海水向高盐度海水骤变和渐变时,黄斑篮子鱼最终的病死率都随着盐度的上升不断上升(图4)。与骤变组相比,渐变组黄斑篮子鱼的病死率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16.67%~26.67%。
图4 低盐度海水向高盐度海水骤变及渐变最终黄斑篮子鱼病死率
图5表示盐度对黄斑篮子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耗氧率随盐度的上升不断下降(图5),其中耗氧率在盐度为5、10、15组别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其余两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图5 盐度对黄斑篮子鱼耗氧率的影响
图6显示在5到30的盐度区间内,随着盐度的上升黄斑篮子鱼的排氨率呈上升的趋势,在盐度15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盐度为30的试验组与其他各试验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图6 盐度对黄斑篮子鱼排氨率的影响
鱼类能否适应盐度的变化同鱼自身有关,篮子鱼属于广盐性鱼类,据Lam[19]报道,篮子鱼能在盐度为5的海水中生存,在巴林沿海盐度达41~47的水域也能正常生长繁殖,在该试验中黄斑篮子鱼在各个盐度水平都有较高的存活,病死率均维持在50%以内。该试验结果显示,盐度骤变比盐度渐变更易造成黄斑篮子鱼病死。盐度下降试验,骤变时的最终病死率为16%,渐变的病死率为20%,盐度上升试验中,骤变和渐变的最终病死率分别为46%和20%,两组试验骤变的最终病死率均大于渐变时的病死率;而当盐度由5上升至30的过程中,病死率分别为:16.67%、33.33%、40%、46.67%,病死率均随着盐度变化的幅度增大而升高。这说明盐度变化的速度是影响黄斑篮子鱼存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盐度变化的速度越大,病死率越高,虽然黄斑篮子鱼对盐度变化适应性较高,但其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由高盐度向低盐度变化的试验中,骤变与渐变的试验结果均显示盐度由30下降至5的过程中病死率较低(<20%),但当盐度下降至0时,病死率达到了100%,这与陈凯的研究结果篮子鱼具有广盐性特点[20],但10~20的培育盐度似乎更适合篮子鱼的生长相一致。说明黄斑篮子鱼对高盐度向低盐度环境变化适应性佳,但具有一定限度,低于5盐度的海水适应性差,淡水环境易造成其大批量死亡。
盐度是海水养殖中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对鱼类的生理代谢有着显著的影响[21]。该试验研究发现黄斑篮子鱼的耗氧率随着盐度的下降而升高,与丁彦文等[22]、王广军等[23]的研究结果相同。根据Jobling等[24]的阐述,鱼类标准代谢可分为组织的修复与更新所耗费的能量以及维持内稳态所耗费的能量两类。当外界的盐度环境发生变化时,鱼体势必会消耗一定的能量去维持自身的内稳态,发生的变化越剧烈,维持稳态所耗费的能量也就相应的越多。该研究中,当盐度由30降至20时,盐度的变化未能对黄斑篮子鱼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耗氧量未表现出明显差异。随着盐度不断下降至15以下,黄斑篮子鱼的呼吸代谢加强,耗氧率显著升高。说明了外界盐度的变化较大时对黄斑篮子鱼正常生理代谢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耗费较多能量维持内稳态,从而导致耗氧率的显著增高。
在耗氧率发生变化的同时,排氨率也会随着盐度的变化发生改变,由于水产动物主要靠蛋白质的代谢提供能量,所以排氨率反映了蛋白质的代谢情况[13]。在试验中黄斑篮子鱼的排氨率在5~30的盐度范围内,先随着盐度的上升而上升,随后随着盐度的上升反而下降,这与吕富、唐贤明、闫茂仓、郭念岗等人研究结果相符合[14-17]。按照渗透调节的原理,鱼类体液与外界环境等渗时,其用来维持稳态的所需能量越低,当盐度远离等渗点时,鱼类就需要更多地能量损耗来维持稳态,其代谢活动就会加剧,代谢率越高[12]。在养殖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盐度的水体,采用合理的盐度调控方案,鱼类用于调节渗透压的能量消耗将会降低,用于生长的能量将会增多,对鱼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从耗氧率与排氨率结果来看,该试验黄斑篮子鱼盐度最适宜范围为20~30之间,这可能与试验所用黄斑篮子鱼自然生活环境盐度择有一定关系。
该研究发现,黄斑篮子鱼对盐度的适应性较广,5~30的盐度范围内均能大量存活,且盐度对其生理代谢没有造成强烈影响,是优良的淡化驯养对象,在广东湛江的珠江入海口沿岸,篮子鱼甚至已被引入淡水池塘养殖[25]。开展黄斑篮子鱼的淡化培养技术,可以拓宽养殖空间,减少养殖成本,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广阔的产业化前景。并且有研究发现,低盐度养殖的篮子鱼必需氨基酸营养组成合理,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肌肉营养成分优于野生篮子鱼及多种野生鱼类[7]。该试验发现,盐度骤变比盐度渐变更易造成黄斑篮子鱼死亡,且盐度跨度过大也不利于篮子鱼存活,因此其淡化驯养速度不宜过快。该研究中每次盐度梯度变化为5,盐度变化时间为3 d的培育方法取得初步的良好效果,病死率控制在20%以内,但具体技术细节及实施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现。值得注意的是,从盐度为5到0的变化导致黄斑篮子鱼大批量死亡,可能是由于其低盐度的耐受力较强,但对淡水的耐受力较差,因此在对其进行淡化过程中,从海水至盐度5的驯养时间可适当缩短,而从5至淡水的驯养时间适当延长,降低损失,提高培育效率和收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