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琼
(江苏省淮安工业园区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6)
慢支属临床多发、常见呼吸道疾病,其反复发作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同时,慢支患者在其反复发作过程中,患者气道组织会在炎症的持续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如引发患者出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还会对患者肺功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1]。本文就笔者单位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慢支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丰富、提高临床慢支急性发作期治疗方法、治疗质量提供更多的参考。
文中资料均源自笔者单位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慢支急性发作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60.1±4.1)岁。以上患者均符合慢支急性发作诊断。将60例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联合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61.0±4.3)岁;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9.9±4.0)岁。治疗前7 d,两组患者均未服用其他抗生素药物。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
对照组:30例慢支急性发作期患者,均予以常规镇咳、平喘、祛痰、防感染、供氧、解痉等对症治疗。同时,采用盐酸氨溴索30 mg静脉推注;2次/d。联合组:30例慢支急性发儿期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氨茶碱0.25 mg+100 mL的葡萄糖(5%)予以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1疗程为10 d。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血气指标等。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症状显著好转,患者原有咳嗽、喘息、咯痰等均得到控制与改善;无发热症状、肺啰音彻底消失;炎症彻底消失;血常规检查提示: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原有咳嗽、喘息、咯痰等症状改善明显;无发热症状、肺啰音明显减轻;炎症消失。无效:患者原有临床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文中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P<0.05时提示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
两组慢支急性发作期患者经1疗程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7%(29/30),对照组仅为76.7%(23/30),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n(%)]
联合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析(d)
联合组患者共出现1例皮疹,2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3/30),对照组则出现2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2/30),组间差异不明显(x2=6.325,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慢支是由感染因素或者其他非感染因素而引发的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慢支在发病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患者支气管腺体出现增生现象,且黏液分泌量增多。慢支易反复发作,并会给患者气道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还可以引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2]。研究发现,慢支患者在反复发作时,炎症会对患者气道组织持续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性作用;因此,导致患者更易感染并表现出显著的临床症状[3]。本文研究结果提示:两组慢支急性发作期患者经1疗程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7%(29/30),对照组仅为76.7%(23/30),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各项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这也说明,氨茶碱与盐酸氨溴索联合应用于慢支急性发作治疗,可高效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最终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究其原因:一是盐酸氨溴索为高效黏痰溶解剂,其对酸性黏多糖纤维有特异性分解作用,进而减少黏多糖在腺体、杯状细胞中的合成量,进而达到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腺体、肺泡粘液细胞产生粘蛋白;粘蛋白可降低痰液粘度,减少痰液量,同时,也易于痰液排出。
笔者研究发现:氨茶碱与盐酸氨溴索联合应用于慢支急性发作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氨茶碱对患者心脏、中枢神经具有较强烈的兴奋作用,有时可导致患者心率增快,出现烦躁不安症状,因此,在静脉给药过程中应有效控制其滴注速度,以减轻该药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支急性发作,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有效性、症状消失时间更短,且用药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