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症状的临床观察

2018-10-15 03:16张俊涛
关键词:司琼中脘恶心

张俊涛

(登封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河南 郑州 452470)

当前,化疗、放疗、手术治疗仍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其中大部分肿瘤患者都需行化疗治疗控制病灶进展,但几乎所有化疗药物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因肿瘤患者体质普遍较差,长期的恶心、呕吐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西药治疗化疗后的恶心、呕吐主要应用不良反应较少的5-羟色胺(HT3)受体拮抗剂[1],如格拉司琼、托烷司琼等,但由于该类药物费用较高,增加肿瘤患者负担,并可能引起便秘等不良反应,降低肿瘤患者对于后续治疗的依从性。为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在临床上采用隔姜灸中脘、天枢改善化疗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取得不错的效果,并与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类止吐药物对照组比较,探索中医治疗方法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为我院肿瘤科2018年1月~2018年6月住院患者72例,其中男性患者为45例,女性患者为27例,年龄45~68岁,中位年龄56.5岁,肺癌20例,胃癌32例,乳腺癌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为隔姜灸组及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72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或病理学检测确定为恶性肿瘤患者,均于我院行含铂类药物静脉化疗,KPS≥70分,愿意接受我科安排的治疗接受治疗方案并同意观察。

1.3 排除标准

瘢痕体质;皮肤病患者及局部艾灸有可能加重病情的患者;无法接受艾灸的患者;中途停止用药或不能耐受者。

1.4 治疗与观察方法

1.4.1 治疗方法:隔姜灸组采用中脘、天枢穴位隔姜艾灸法,予15 mm~20 mm厚度新鲜姜片铺垫于艾灸盒下,艾柱为三柱,艾灸至局部皮肤红润即可,每日两次,一次30 min,从化疗第一天至化疗结束;对照组采用格拉司琼或托烷司琼静脉输注,3 mg或5 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从化疗第一天至化疗结束。

1.4.2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①恶心判定标准:无恶心;轻度恶心(每日泛恶1~2次);中度恶心(每日泛恶3~4次);重度恶心(每日泛恶4次以上)。②呕吐判定标准:无呕吐;轻度呕吐(每日呕吐1~2次);中度呕吐(每日呕吐3~4次);重度呕吐(每日呕吐4次以上)。恶心、呕吐症状均改善两个程度或完全消失为显效;均改善1个程度为有效;无改善或症状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总有效率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0.415,P<0.05),见表1。

表1 隔姜灸组与对照组比较(n)

3 讨 论

化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认可,但是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成为肿瘤患者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在造成消化道不良反应较大的化疗药物中,顺铂剂量超过30 mg/m2以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为100%,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2],较为频繁的恶心和呕吐,可能导致肿瘤患者水、电解质紊乱,从而加重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因而导致治疗中断,或无法进行后续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临床上经常使用的5-HT3受体拮抗剂如格拉司琼、托烷司琼类药物,费用较高,且长期使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便秘,加重胃肠道不良反应,在此基础上,中医治疗以其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及耐受性好被广泛应用。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布散津液。化疗药物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脾胃气机失调、上逆,引起恶心、呕吐,治疗上应予以益气健脾、降逆和胃[3],艾叶具有温经散寒之功,配合生姜温胃止呕,有效改善脾胃失和之证。本研究表明,隔姜灸中脘、天枢穴位可通过刺激腧穴达到调节胃肠功能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化疗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临床可全面推广。

猜你喜欢
司琼中脘恶心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我院2017—2019年司琼类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对盐酸昂丹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盐酸左氧氟沙星在0.9%NS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的考察
对盐酸昂丹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盐酸左氧氟沙星在0.9%NS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的考察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盐酸帕洛诺司琼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