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松
【摘 要】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结合新课标的标准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积极探索适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内容,推动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全面实施。本文就结合小学数学,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在于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用团队精神面对困难,用群体力量战胜困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行合作共学,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合作学习,利于学生间和师生间的相互扶持,相互配合,有利于促进面对面的互动互助,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作学习呢?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谈谈自己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精心安排学习内容
精心安排学习内容是保证每个学生能参与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只要是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合作价值的内容,都会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把握时机,对学习内容进行精心選择、合理安排、科学设计。
第一,内容选取难度适中,激发探索。有挑战,才能激发探索意识。合作学习的内容应难度适中,通常应是一个学生解决有难度,而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便能迎刃而解的问题。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可通过五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先把圆平均分成20份,再将图形进行转换,并结合已学过的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求出圆的面积。这一学习内容比较有趣,有较强的探索性,适合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行自主探索和发现。在实践中,教师安排的合作学习内容应难度、容量适当,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通过合作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学习内容要贴近生活,操作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体验知识。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让学习小组的同学从家中拿来秤、鸡蛋、苹果、糖盐等物品。教师讲解秤的使用常识后,让学习小组称出1千克的苹果、鸡蛋、糖、盐,再互相用手掂一掂,并记录下1千克不同物品的数量。活动中,小组成员有的称、有的看、有的数、有的记录、有的掂,每个学生都在尝试和体验。学生不仅主动参与了从具体中抽象概念的过程,而且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
二、创设情境,正确引导,构建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若要开展合作学习就必须构建良好的氛围,以激发学生兴趣,而教师在此过程中肩负着极大的责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启蒙者。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思维发展不成熟,故而缺乏良好的思维能力,加上数学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较难,故而缺乏学习信心,对于数学学习兴趣不高。若此时教师对此置之不理,那么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更消极,即使开展合作学习,学生也只是敷衍了事。因此教师需发挥作用,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如教师在讲授“容量”这一内容时,可在班级中创设情境,请两个学生上台,并在两个不同大小的杯子中倒满水,让他们喝完,很明显杯子小的那位同学喝得更快。此时教师便可提问原因何在,引发学生考,这样可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兴趣。
同时,合作学习应是教师指导下学生间有序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活力。目前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味追求突出学生“自主”,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认为这样才不会阻碍学生思维,其实这恰恰是对合作学习的错误认识。为了消除上述错误认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认知水平,把能“放”的内容放心、放手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但对超出教学目标的要求、范围,要充分发挥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即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互动与交融,对学生提供“到位”而不“越位”的帮助。学生能做的尽量让他们去做,学生能说的尽量让他们去说,但该教师引导的必须教师去引导。
三、培养小组合作习惯,提高合作效率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常出现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可重点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第一,培养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语言表达是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标志。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积极参与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提供让学生多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就能达到这一目的。
第二,培养认真倾听的能力。合作学习中除了要自己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外,更应具有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的好习惯。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听清同学发言的要点,听清同学发言中不合理的地方,同时懂得同学发言时如果出现差错,不能相互取笑,应该给予理解和鼓励,同时做出评价,达到共同启发,共同进步。
第三,培养敢于质疑的能力。敢于质疑是良好的合作品质,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学生在倾听中产生疑惑,教师及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质疑,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合作学习更加深入地进行。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促进了学生课堂中的交流沟通和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和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认知能力。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设计好合作讨论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掌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