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语:
健康是生命和生产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关系着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着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由于职业病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如何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是职业健康监管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我们各级政府、企业真正肩负起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任,以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为出发点,从源头加强管控,狠抓责任落实,让各项制度、措施落地生根,从而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减少“白伤”之痛。
2018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6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值此之际,本刊选取了部分地区、企业,分享其有关职业健康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让更多的人自觉加入职业病防治工作,让全社会能够共同关注职业健康。
“摸底评估、夯实基础、攻坚治理、强化执法、加强队伍建设……”近年来,广东省安监局抓重点,强弱项,在“防未伤”上狠下“真功夫”,强化源头治理和前期预防,并取得明显成效。
2017年,广东省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共检查用人单位156458家,下达执法文书152911份,发现问题和隐患322672项,依法停产整顿企业1079家,依法提请关闭企业533家,行政处罚5776.117万元。共印发职业健康宣传材料2027715份,广播、电视、报刊、短信、微博和微信等报道73268次,制作和发放专题宣传(视频)片9374部,出动宣传人员66734人次,宣传受众3836926人次;共培训职业健康监管人员1717人次,组织培训企业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221995人次,培训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1631518人次,有效提高了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
加强监管体制建设。按照广东省出台的《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广东省党政部门及中央驻粤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机制,明确和理顺了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职责,有利于推动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执法工作落实。
强化政策支持。广东省委、省政府将职业健康工作纳入“健康广东2030”行动规划纲要。在制定和发布全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基础上,制定了广东省职业病防治“十三五”规划,科学谋划全省职业健康工作,提出总体要求。
统筹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坚持将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纳入省安委会(办)重点工作统筹部署,在每季度省政府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会议上,与安全生产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推进。同时,在省安委会的组织框架下建立了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联络会议制度,由省安委办主要负责人任总召集人,安监、教育、公安、人社、环保、住建、卫生、国资委、工商、质监、总工会11个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为成员,并印发《广东省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联络会议制度的通知》。
此外,广东省安监局会同省卫生计生委积极加强全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体系和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目前除省职业病防治院外,广州、深圳、汕头、佛山、韶关、河源、惠州、东莞、江门、湛江、茂名11个地以上市均建立了独立的职业病防治院(所);全省共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3家,职业病诊断机构27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共66家,其中甲级 5 家,乙级61家。
由于大多数职业病在发病后具有不可逆转且无法根治的特性,部分职业病还会造成劳动者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的严重后果,因此,职业病防治工作重心应前移,要注重职业病预防工作。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和职工在“防未伤”上下功夫。对此,广东省安监局通过强化源头治理,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等工作。
广东省安全监管局到深圳市开展尘肺病防治督办工作
加强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广东省安监局通过推动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一体化、实施职业健康监管季度评价、强化部门协同合作、加强巡查督导、深化专项整治等手段,不断规范和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管工作,从源头上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2017年,制定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了“三同时”分类分级监管的具体要求,细化了不同阶段违法行为的执法查处措施,部署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印发了《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组织全省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检查工作。据统计,2017年广东省的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共收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方案278份,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控制效果评价和防护设施验收工作过程报告366份,监督检查建设单位2043家(次),下达执法文书1416份,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整改建设单位253家,责令停产、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作业单位5家,依法提请有关人民政府责令停建或关闭单位1家。
广东省安全监管局到钢铁企业检查职业健康工作
同时,注重持续推进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至2017底,全省累计完成网上申报企业16.22家,申报统计劳动者1365.49万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281.82万人。全省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基本完成申报工作,为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持续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广东省通过实施季度评价通报制度、推行一体化监管执法等手段,进一步推动重点行业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落实,至2017年第三季度全省开展治理的宝石加工、水泥生产、陶瓷制造、耐火材料制造、汽车生产、铅蓄电池制造等21类粉尘、有毒有害物质危害重点行业用人单位企业共有22431家,其中,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94.42%,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为54.46%,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76.43%,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率为91.65%。
持续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一是深化粉尘危害专项治理。根据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部署并结合广东省实际,制定印发《陶瓷生产和耐火材料制造企业粉尘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用两年的时间开展两类行业企业粉尘危害治理。2016、2017年两年间,广东省共治理两类企业458家,其中陶瓷生产企业424家,耐火材料制造企业34家;专项治理期间,共有443家企业开展了三类人员培训(占企业总数的96.7%),439家企业防尘用品合格(占企业总数的95.6%),440家企业开展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占企业总数的96.1%),432家企业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占企业总数的94.3%);岗位粉尘浓度达标企业369家(占企业总数的80.6%)。自2016年开展两类企业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全省共检查企业458家,发现问题或隐患2872项,对401家下达了整改执法文书,罚款121.28万元,责令停产整顿7家,提请关闭取缔7家。2015年至2017年,广东省新发职业性尘肺病分别为313例、265例和220例,尘肺病发病数呈下降态势,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二是开展夏季防暑降温和职业中毒防控工作。2017年6~9月,全省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共检查用人单位44020家(次),发现隐患73732项,纳入黑名单并公布企业11家,警告270家,罚款823.085万元,责令停产整顿181家,提请关闭10家;广播、电视、报刊媒体报道9552次,印发宣传材料489557份,制作发放专题宣传视频片10818份,组织开展1884期培训班,培训233718人次。三是部署开展为期两年(2017年6月~2019年6月)的汽车制造和铅蓄电池生产行业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目前已完成摸底调查工作(全省汽车制造行业企业1222家,其中汽车生产123家,汽车维修保养1052家;铅蓄电池生产企业47家),治理工作正在按进度推进中。四是部署开展宝石加工行业粉尘危害专项治理。广东省安监局制定印发了《广东省2017年宝石加工行业粉尘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部署全省开展宝石加工行业粉尘危害专项治理。专项治理期间,共检查宝石加工企业480家,发现问题隐患1328项,下达执法文书354份,罚款32.468万元,提请关闭取缔3家;共治理宝石加工企业480家,其中419家企业开展了三类人员培训(占企业总数的87.29%),418家企业防尘用品合格(占企业总数的87.08%),343家企业开展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占企业总数71.46%),420家企业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占企业总数87.50%);岗位粉尘浓度达标企业375家(占企业总数78.13%)。
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强化各级各部门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责任,推动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甘肃省各级监管部门紧紧围绕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重点工作安排和全省工作要点,坚持基础建设与专项治理并重,改革与创新并举,顺利推进了职业健康各项重点落实,并取得明显成效。
甘肃省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契机,起草了甘肃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意见》,将负责职业病“防”的部门进一步拓展到10个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和7个相关行业部门,细化了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执法机制。全省和各地在制订中央《意见》实施意见及修订责任规定、权责清单中,都积极推动“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健康”及一体化监安监部门制发一体化监管执法实施方案,积极实践探索,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同时,注重发挥部门综合协调作用。甘肃省及各市州均修订了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工作机制,加强了部门协作沟通,召开了年度联席会议,研究协调了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重点工作安排;配合卫生计生部门制订职业病防治“十三五”规划,统筹安排了监管重点任务。庆阳、兰州等市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总召集人,进一步强化了统筹协作。武威市今年召开两次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涉及职业健康体检、三同时监管部门协作中存在诸多难点问题。
甘肃省安监局对兰州市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管执法要求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其中,作为《意见》全国7个联系试点单位之一的庆阳市,制定出台了中央《意见》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市、县安监部门全部设立职业健康监管机构,执法监察机构设立职业健康执法科(股)室。各级党政负责人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和各类综合性巡查督查中,普遍将职业健康纳入检查内容,各级
职业健康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强基固本方能行稳致远。甘肃省在做好职业健康基础工作建设的同时,狠抓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有效提高全省职业健康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基础建设工作中,甘肃省将开展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评估作为推进监管工作落实和促进企业基础建设的重要抓手。在2016年评估2317家企业的基础上,2017年各市州安排1999家开展评估,省级抽查评估654家(其中现场检查119户),评估结果进行了全省通报。经过几年评估,监管工作得到有力推动,评估企业基础建设得到明显促进。甘南州督促辖区重点监管企业全部网上申报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酒泉、天水、兰州、甘南、张掖等市(州)突出历年评估查出问题的闭环整改落实,评估获得优秀成绩。酒泉市结合评估工作,开展了企业危害信息摸底调查,全面建立了危害风险分类台账,督促332家企业完成了现状评价或危害因素检测;兰州市积极推广该市西固区“六个盒子”档案规范管理经验,连续三年从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中专列费用对中小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张掖市采取免费轮训、上门培训的方法,对328家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共700多人进行培训教育,在推动企业基础建设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在专项治理工作中,陶瓷与耐火材料生产领域专项整治取得成效,作为这类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区域,白银市督促12家企业落实了“三同时”工作,开展了检测评价和整改;平凉市加大执法力度,对5家企业处罚13万元,有力推动整治工作的开展。认真部署汽车及铅蓄电池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及水泥企业专项执法行动,目前正在按计划督促企业开展治理。专项整治涉及企业较少的市(州),主动拓展治理范围,涉及非煤矿山、冶金、机械、建材、家具制造等行业772家企业,督促企业整改了一批隐患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整治效果。酒泉、天水市和兰州新区在2016年全省专项检查基础上,开展了劳动防护用品“回头看”检查,涉及企业523家。
企业是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的主体,必须全面负起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健康、保护环境的全面责任。为有效提高企业职业健康防护水平,甘肃省以完善“三同时”和尘毒防治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为重点,狠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及相关通知,甘肃省细化制定了全省“三同时”分级分类监管实施办法,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布置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专项整治,对过去欠账、未开展“三同时”工作的企业进行清理和补救性整改。各级摸清底数、建立清单,加大检查指导,督促396家企业完善了“三同时”工作,省局结合半年督查进行了专项检查。嘉峪关市对历年审批备案的638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摸排核实,对62个未落实“三同时”要求的项目建立清单、逐一督促整改。酒泉、白银市分别督促未全面落实“三同时”工作的44家、28家已竣工项目补做了现状评价或控制效果评价,督促29个、61个在建项目落实了“三同时”要求。张掖市在专项整治中,加大对技术报务机构的监督力度,对机构检测与评价原始工作记录及技术文件开展延伸检查,确保检测评价质量。
同时,积极开展尘毒危害治理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按照创建活动要求,甘肃省确定了省级示范企业4家、市级49家、县级156家。各级监管部门指导示范创建企业对标逐条整改,突出改革工艺过程,落实治理措施,抓好各项创建任务落实。指导省级示范企业兰州昆仑桶业公司用低毒水性漆代替高毒油性漆,加装、改造了防尘、防噪声设备,在投入较少(不到80万元)的前提下,收到了较好效果,创造了可复制的经验。金昌市结合地方实际,突出高粉尘行业,以典型示范和监督执法为抓手,积极开展水泥企业、砂石破碎和采掘施工企业治理,推动企业改进工艺、完善设施、强化管理,实现了粉尘危害重点企业防护用品配备率、职业健康体检率,粉尘危害定期检测率,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劳动者培训率“四个100%”目标要求。酒泉市督促引导4家示范创建企业共计投入改造资金7000余万元,引进自动化设备和防护设施95台,接害作业人员由改造前的594人减至410人,减少31%。
在甘肃省密集开展的各类安全大培训中,将职业健康纳入培训班课程。举办2期省级专题培训班,省市县300余名监管人员参训。各级将职业病防治知识印成彩页、做成展板、写进竞赛题库,广泛开展微媒体宣传,将警示教育视频传播发放到企业和基层,除组织集体观看外,仅在线观看已超过5万人次。宣传周活动中,督导企业开展宣教,通过各类群推送防治知识,受众达15万人。庆阳市将警示教育片刻成光盘,分发到所有县(区)安监局、乡镇、园区、培训机构和重点企业。陇南市组织播放警示教育视频260场次,1.2万名职工收看学习。临夏州采取群发公益短信形式,甘肃矿区通过职工上下班通勤列车广播,兰州市在电视和医院、广场电子屏,发送播放防治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17年底,安监、煤监部门联合组织各级监管人员和重点企业,结合安全生产“百日宣教活动”,利用冬春时节厂矿工余时间、农村务工人员返乡等时机,开展了职业病防护知识“进厂矿、进家庭”宣传教育活动。
就目前工作来看,当前甘肃省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仍存在少数地区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中小企业职业健康防护意识欠缺、管理人员匮乏、职业病防治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2018年甘肃省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为动力,以落实“职业健康监管执法年”要求为主线,积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监管执法一体化,改进监管执法评估,强化现场执法和“三同时”监管,抓好重点行业专项治理,做实职业健康社会化宣传、企业宣教培训和监管培训,夯实工作基础,促进职业病防治“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完成。
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在全民健康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做好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对此,江苏省认真贯彻落实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职业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职业健康监管中心工作,以队伍建设、专项治理、示范企业创建、信息化建设、监督执法等为重点,不断夯实了职业健康监管基础。其中,在监督执法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更是取得显著,有效提高了江苏省职业健康监管能效。
近年来,江苏省切实提高认识,转变工作重心,将监督执法作为推动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和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结合“安全生产执法年”和“百日执法行动”等要求,组织开展了多个专项督查,执法力度和处罚金额明显加大。
查重点,紧盯新发职业病企业。江苏省安监局以新发职业病这个重点指标为依据,倒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2017年初,集中对2016年职业病报告5例及以上的企业组织开展了专项督查。此次专项督查共发现问题隐患52项,责令当场改正10项,限期改正42项,下达责令限期改正指令书7份,实施行政处罚6起,罚款金额59.5万元,责令停止作业2起。同时,将专项督查有关情况通报各市,并进一步部署开展各市县专项督查,按照设区市督查职业病报告3例以上企业、县(市、区)督查职业病报告1~2例企业的要求,对2016年度有职业病报告的企业进行全覆盖,共检查企业399家,罚款365.85万元,停止作业45家。
抓关键,紧盯高温时节重点领域。各地对涉及高温作业和易发生高温中暑的船舶修造、铸造冶炼、水泥制品等行业开展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7800家次,发现问题和隐患27934条,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1728份,立案处罚137家,罚款144.3万元,提请关闭3家。
对各类企业开展职业健康监督检查
见实效,紧盯专项治理督查。2017年8月~9月按照江苏省安全生产大检查统一部署和要求,开展全省职业健康督查,重点对专项治理行业企业进行检查。江苏省安监局共抽查专项治理企业54家,发现问题和隐患311项,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54 份,实施立案处罚92.5万元。督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督查组反馈企业进行整改,并由属地安监局跟踪整改落实情况,结果报告各督查组,完成检查工作闭环。
解难题,开展建设项目“三同时”。江苏省安监局开展了全省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专项督查。组织专家分3个督查组,对6个设区市16个区县的30家建设单位进行了检查,共查阅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7份,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6份,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22份,现场核查建设项目26个,共发现各类问题322项,其中建设单位管理和现场问题209项,预评价报告问题26项,设计专篇问题14项,控制效果评价报告问题73项。同时,指导督促各设区市对辖区内去年以来新建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开展督查,全省共监督核查建设项目126个,发现问题1346项,下达整改指令书121份,行政处罚建设单位36家,经济处罚238万元。
另外,江苏省安监局还组织开展了市际交叉互查,完善市际互查制度,通过异地检查提高监管效能。同时,促进各地经验互补和水平提高,2017年底,组织开展了市际交叉互查。
2017年江苏省全省共检查用人单位36329家,下达执法文书34871份,责令限期改正或停止作业51036项,提请政府关闭107家,实施经济处罚5816.2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64%、44.64%、560.40%、166.67%和356.57%。据执法监督处抽样统计,职业卫生立案数占全省安全生产事前立案总数的30%,处罚金额占事前罚款总额的30%,5万元以上大额罚款起数占70%。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也应抓住历史潮流,利用信息化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的优势,在监管工作中有所突破。
组织开发信息化模块建设。江苏省安监局依托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平台的建设,对职业卫生监管模块认真细致研究,并赴广东等地开展前期调研。最终,结合监管工作需要、数据报送要求、用人单位法定责任等方面,对模块设计合理性、界面友好度、字段数据准确性等科学设计,确保平台好用管用,具有可操作性。
为保证职业健康信息化模块建设有序进行,江苏省安监局成立了专门班子,明确责任分工和序时进度。多次召开处室内部讨论会,会同局规划科技处、安技中心、开发公司召开协调会,组织部分市、县安监局召开研讨会,数易其稿,不断优化完善,保障开发进度,确保平台符合基层和企业实际。
目前,职业健康信息化模块已完成整体设计,并在部分市县试运行。同时,经与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协调沟通,已将申报系统数据全部打包导出并整合并入平台,推动运行效率。另外,还组织召开了上线前研讨会和业务系统培训班,确保该模块在全省上线试运行。
完善信息定期上报和通报制度。为促进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江苏省安监局制定并实施了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定期上报和通报制度。实施以来,各市、县(市、区)按季度上报申报、监督执法、健康监护和培训等职业健康日常监管工作情况,省安监局汇总全省数据并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对有关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工作要求,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指标显著增长。定期上报和通报制度化模式已基本建立,并对各地工作切实发挥了促进作用。
同时,不断完善定期上报和通报制度,根据法律修改情况,删减有关上报内容;根据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一体化执法有关要求,调整职业健康监管执法统计口径;根据新的《工矿商贸企业职业卫生监管统计制度》,调整完善有关内容和表格以实现对接一致。切实改进评价方式,真正发挥通报对各地工作的激励鞭策作用。
强基固本方能行稳致远。为夯实职业健康监管基础工作,江苏省安监局通过强化考核、推进数据统计、督促企业开展检测评价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全省职业健康监管能力。
江苏省安监局充分利用年度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加大考核权重,2017年在对市级政府安全生产考核中设置职业健康分值9分,并将“发生有严重社会影响的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件”列入考核扣分项,增强稳定意识,提高职业健康监管重视程度。
通过强化措施,持续推进申报和统计工作。截至2017年底,申报企业总数达17.44万家,年度累计新增2.2万家,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位,申报质量也得到稳步提高。同时,按照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制度要求,认真做好工矿商贸企业职业卫生监管统计工作。
督促企业开展检测评价和健康监护。前三季度开展定期检测企业25232家,现状评价企业2908家,健康监护建档企业数29447家。盐城市还从加强业务监管,提高检测评价质量角度出发,对在辖区内开展业务的9家服务机构18份检测评价报告进行抽查,组织专家通过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并将有关情况通报,督促机构切实提高检测评价质量和工作水平。
与此同时,还稳妥开展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工作和信访事项处置。根据省安监局《关于做好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现场调查等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规范开展督促企业提供资料、组织现场调查等有关工作。妥善处置有关信访事项,积极化解矛盾。2017年共组织开展现场调查73起,处置信访事项16件。
为切实加强监管能效,江苏省安监局拓宽思路、积极创新,不断在新的工作方式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
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印发了《江苏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苏安监规〔2017〕4号),对合同评审、现场调查、采样、实验室分析、报告编制等方面做了严格细致规范。
强化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与江苏省卫计委联合下发了《省安监局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通知》,着重解决职业健康检查人员项目不全周期不严、职业禁忌证处置不规范等问题。
稳妥有序推进一体化工作。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作为专门课题,形成调研报告,制定了工作方案,征求局有关处室和基层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和确保可行。
指导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无锡市初步建立职业卫生分类分级监管制度,苏州市印发《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指南(试点稿)》,在2市3区开展试点工作,南通市积极推行安全风险管控与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合二为一,2881家企业完成整体安全风险等级确认。
探索小微企业帮扶机制。加强基层调研和指导。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帮扶试点,完成小微企业摸底排查,并举办5期集中培训班,培训人数900余人。无锡市在滨湖蠡园开发区和太湖街道130家企业探索开展定期检测试点工作,完成率100%。
在企业调研职业健康工作
组织开展有关课题和标准研究。会同省疾控中心承担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达的《废弃电子器件处理职业病防治》课题,年底前提交报告。无锡市邀请省内外专家组成课题组,针对锡山区近年来电焊工尘肺易发多发的情况,开展《基于无锡市焊接作业职业危害现状调查及防控对策技术研究》的课题研究。泰州市联合有关机构和高校,在精密铸造行业开展粉尘治理研究,从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中划拨40万元,选取2家精密铸造企业进行先行先试,粉尘治理效果明显。泰州市制订的地方标准《泰州市修(拆)船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和《泰州市铸造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已通过市质监局的评审。
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任重道远。在下一步工作中,江苏省安监局将继续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为主线,以落实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为核心,以强化各项基础工作和监管能力为重点,以遏制职业病多发势头和防范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件为目标,开展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普查,推动粉尘危害治理专项行动,深化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保持职业病防治形势总体平稳,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合法权益。
“企业的根基在员工,而员工的根基在健康。”一直以来,作为一家以煤为基础,集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与煤化工为一体,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特大型能源企业,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华集团公司”)始终围绕“人本和谐”的企业核心价值观,通过“防、治、保”三部曲,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并通过强化日常监督、处罚、年度考核等手段,确保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
神华集团公司现有煤炭生产、燃煤发电、风力发电、煤化工、铁路、港口等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单位350余个。其中,煤炭生产、煤炭洗选、燃煤发电、煤化工、煤焦化等行业属职业危害严重企业;港口属职业危害较重企业;铁路运输、风力发电为职业危害一般企业。
为明确各级部门、子分公司分工和管理职责,神华集团公司制定出台了《神华集团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办法》,对集团各部门及所属子分公司、生产单位职业健康管理的制度建设、机构设置、责任划分、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规定。严格落实职业健康管理责任制,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分管安全、生产、技术、基建、人力资源的副总经理和工会主席、安全监察局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业务部门为成员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局。按照职业健康“防、治、保”三个阶段进行分段管理,其中,安监部门主要负责“防”的阶段,包括现场危害预防、应急演练、检查考核、统计申报等工作,与国家安监部门的职责基本对应;工会部门主要负责健康“治”的阶段,主要包括体检、治疗和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人力资源部门主要负责健康“保”的阶段,主要包括合同、工伤保险、调岗、补偿、疗养等方面的管理。
各所属子分公司同样明确主要负责人是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业务部门管理职责。根据所在行业板块的国家有关要求,分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煤炭生产单位和非煤生产单位分别根据《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分别就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危害项目申报、危害因素监测、防控设施使用和维护、个体防护发放和使用、建设项目“三同时”、危害告知与教育培训、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置、体检与病后处理、经费保障等方面做出了制度规定。
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是保护劳动者健康的重要手段。对此,神华集团公司一方面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配置和完善先进的现场危害防控设备。
该公司狠抓新建项目的职业卫生设施配套完善,为投入运行后的职业危害防控打下基础。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要求,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2016年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列举的各项问题,对所属各公司近三年以来经各级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被通报的所属福建能源公司鸿山电厂存在的“三同时制度落实问题进行了跟踪督办。目前,各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均按工程进度有序实施,个别存在进度延后的问题均得到及时整改。
同时,为了保证危害控制指标满足国家职业卫生有关标准,该公司各生产单位积极利用安全费或通过其他资金渠道,加大资金投入,为各生产单位配置较为完善和先进的危害防控设备、监测监控设备。一是各煤矿主要针对尘肺病防控,加大投入,配置煤矿防尘设施设备。在采、掘工作面、配置完善了喷雾除尘设备,在运输巷道配置完善了净化水幕。煤岩掘进时,全部采用湿式钻孔和水炮泥封堵工艺。结合“一通三防”要求,定时进行冲刷煤壁,减少煤尘挂壁。二是对各燃煤电厂、煤化工、煤码头等易产生粉尘的生产单位、作业场所,全面采用密闭尘源工艺或湿式作业工艺,配置干雾除尘、静电除尘、喷淋抑尘等先进装备,对煤炭堆场全面配置完善的防尘网。三是对煤化工、燃煤电厂等易产生有毒化学物质的生产单位,对有毒化学物质普遍采用密闭化输送、储存;对产生氨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装置采用露天布置;对各类酸罐顶部设置了酸雾吸收器,周围设置围堰、泄险沟、喷淋洗眼装置;并配齐各类有毒气体报警器。四是针对煤矿井下、发电厂、化工装置等各类噪声危害,安装高效消声器、隔声罩、玻璃棉作吸音材料进行处理;并利用监控装置实现远距离操控,缩短工人巡检作业时接触噪声的时间。五是对电厂、煤化工生产单位的高温作业区域,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对有热源的管道和设备均用保温材料与外界隔开,设置空调装置等方式消除危害。同时,通过严格执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管理、煤矿通风管理,规范各类防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建立规范的生产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完成职业危害项目申报,是实施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础。
神华集团公司通过严格检查和督导,所属各子分公司对所属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单位,均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对存在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危害程度、接害岗位、接害人员、防控手段、职工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发病情况等进行全面统计、评价和登记,在此基础上,按照《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建立了规范的职业卫生档案。所属各煤矿及其他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单位均向所在地煤监、安监部门进行了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对新实施的改建和扩建项目,及生产工艺、危害因素发生变化时,及时履行职业病危害项目变更申报。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职工不受职业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保障职工免受职业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神华集团公司所属各公司在个人防护用品采购、发放、使用管理等方面都很重视。一是制定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明确各岗位配置标准、发放标准和更换时间。二是在采购方面保证质量,对特殊防护用品必须满足“四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特种劳动保护用品安全生产许可证)齐全。三是在发放方面都建立了台账,做到定期发放,到期回收处理。四是通过宣传培训、现场提示、监督检查,保证现场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据初步统计,所属各公司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全身防护服、防尘口罩、防毒面具、呼吸器、耳塞、防护服、防护眼镜及其他个人防护用品的投入每年大约在3亿左右。
同时,为了切实保护职工健康和切身利益,也是为了给企业分清责任、规避法律风险,所属各子分公司均建立了规范的职业监护档案系统,均能够完整记录员工基本情况、岗位接害类型、接害时间,以及岗前、岗中、离职体检记录;均能确保对全部接害职工每年至少安排一次职业健康体检,对新入职接害职工必须做到100%岗前体检,并告知危害因素和职工权利;均能做到对离岗接害职工必须做到100%离岗体检,确定无职业病后方可离职。对体检中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职业禁忌症全部强制调岗至非接害岗位或非禁忌岗位。对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全部按工伤待遇处理,及时安排入院治疗,并由企业承担部分治疗费用。
此外,外委单位和劳务工职业健康管理,是容易疏忽的薄弱环节,为堵塞管理漏洞,保障外委队伍和劳务工职业健康和权益,要求所属各子分公司做到劳务工与正式合同制职工在职业卫生管理、个体防护、教育培训、职业健康体检等方面一视同仁。首先,要求各所属各子分公司制定外委承包商和劳务工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不得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给不具备给职工提供足够个人防护条件和职业健康培训的承包队伍。其次,在与承包队伍签订合同时,必须签订安全与职业健康相关协议,明确说明作业区域职业危害因素,明确约定职业健康管理要求,及承包商、劳务工在职业病体检、个体劳动防护、安全健康监管等方面的责任和权益。最后,在承包合同结束时,还要通过安全与职业健康相关责任验收合格后才能结算,以保证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有关协议的执行到位。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神华集团公司将进一步落实职业健康管理主体责任,继续重视职业健康管理各项工作,继续加大相关检查、督导、考核、处罚力度。特别是在职业危害现场防控方面,重点加强职业危害监测和评价、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落实、相关培训教育和危害告知、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违规处罚等工作。推广一批效果可靠、经济可行的危害防控新技术。积极引进、推广使用国内外先进的危害防控技术和设备。例如,在煤矿单位积极推广所属神东公司成功使用的“长压短抽式”通风除尘系统,降低掘进工作忙粉尘浓度。推广使用井下车辆尾气净化装置,大幅度降低胶轮车有害气体排放,改善井下密闭空间空气质量。在电厂、铁路港口煤炭转运站推广使用先进的干雾除尘设备,淘汰除尘效果较差的布袋除尘等设备。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是以金属、矿产品的开发、生产、贸易和综合服务为主,兼营金融、房地产、物流业务,进行全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2016年,中国五矿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战略重组,率先打通了从资源获取、勘查、设计、施工、运营到贸易流通的全产业链通道,成为资产规模超过7500亿元、全球金属矿产行业名副其实的“航空母舰”,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金属矿产行业的“国家队”。重组后的中国五矿拥有24万名员工,所属企业涉及的高危行业主要有矿山采选、冶炼加工、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物流运输等。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员工健康关系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对此,中国五矿坚持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强化“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员工健康,以职业病防控为主线,修订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深化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强化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管,加强职业健康宣教培训等基础工作,落实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提高全集团的职业病防控意识。
从风险管控角度,中国五矿结合所属企业的行业特点,进一步强化职业健康基层、基础、基本“三基”工作。
一是梳理所属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现状。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持续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健康人员2172人,兼职管理人员2426人。二是持续夯实矿山、冶炼加工等重点涉害企业接害人员基础数据。湖南片区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内部职工人数高达16326人,外部职工3231人;其中接触粉尘人员达粉尘8142人,化学毒物5123人,噪声1868人。黑色矿山(鲁中矿业、五矿矿业)接害人员达5424人。三是规范数据报送统计,完善职业病数据台账。对集团改革改制过程中重组企业强化职业健康管理,严格执行岗前、岗中及离岗职业健康体检,规范职业病人数统计数据,对职业病漏报数据予以更正,弥补企业对职业病工作不重视。督促生产企业对可治愈的职业病患者及时跟进治疗,对职业禁忌等其他职业病患者及时调岗。四是持续提高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水平。督促各有关单位充分认识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的重要性,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加强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个体防护和日常监测,全面开展员工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督促企业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及职业病管理“双档案”建设。
为有效推进职业健康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中国五矿增大了职业健康考核力度,加大了考核权重。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原则,该公司从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管体系入手,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规划,研读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督促企业积极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冶集团制定并发布实施了《中冶集团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范本》,增加了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内容,同步要求二级单位制订《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明确各岗位的职业健康工作标准和查验方法。同时,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通过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职业健康有关要求,抓好点面结合,夯实职业健康标准化管理机制,持续落实生产企业职业健康主体责任。
创新工作方式,激发生产企业内生机制,形成自我加码新态势。通过报表数据持续跟进等方式,指导和监督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严格履行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定责任,督促企业落实日常监测、定期检测主体责任。香炉山外聘职业卫生专家对各作业场所进行隐患全面排查,推动粉尘、重金属、噪声等重点职业病危害治工作,加强职业卫生督促检查。五矿发展针对五矿营钢职业危害粉尘严重的特殊情况,派驻安全总监,参与职业健康现场督导检查。
中国五矿以“下好先手棋,建好制度库”为引线,动态跟踪,梳理、完善职业健康政策法规库。以建章立制为抓手,梳理国家及上级监管部门出台的涉及职业健康政策法规,修订集团公司职业健康相关制度,编制完成集团公司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库;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生产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建设的通知》,督促企业制订《2017年度制度修订计划》,持续跟进涉害企业做好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修订、完善工作。集团公司所属职业健康重点监管企业制度建设完成率100%;更新职业健康重点监管企业名单。
聚焦重点,推进职业健康监管全覆盖。按照《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持续推进职业危害因素辨识,编制集团公司职业健康重点检查内容及标准,部署职业健康督查检查专项工作。针对金属非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建筑等行业进行重点检查,督促直管单位对锡矿山、株冶、瑶岗仙、黄沙坪、柿竹园、西石门、张家洼等有色、黑色金属矿山、冶炼企业开展了职业卫生重点督查;2017年,所属生产企业开展职业健康日常检查、季度检查、专项检查、突击检查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达485次,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鉴于职业病具有迟发性、隐匿性、反复性,中国五矿把强化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职业健康管理放在首位,关口前移,工作方式从注重事后管控向事前事中管控,督促所属生产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及职业危害源头治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减少接触危害岗位来减少受害人群规模。
郴州钻石钨公司对氨尾气吸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株硬公司投入200余万元进行了个人防护用品升级换代;自硬公司投入170余万元,用于员工现场作业条件改善,对粉末分厂205工段氨尾气进行治理,解决了刀片分厂喷砂粉尘和噪声问题,取得了较好效果;柿竹园对新建项目钼铋钨多金属技改项目(东波多金属选矿厂)开展了职业危害控制评价,新改扩的动力厂和准备建设的上湾丘尾矿库开展了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安徽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年度用于职业健康资金投入近1000万元。金瑞科技和长远锂科荣获长沙市“职业卫生管理示范企业”称号。
围绕国家职业病危害防治和职业健康监管重点工作,明确主题,及早谋划,广泛动员,多措并举,着力增强劳动者职业病防护意识。针对重点职业病危害、重点人群和重点岗位、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宣传活动。
一是利用开展“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强化职业健康宣贯,进一步提高全员职业健康法制意识,营造知法、懂法、守法氛围。在2017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开展期间,中国五矿及所属企业共举行研讨会、主题报告会、员工座谈会、知识讲座240次,知识竞赛、职业健康教育资料创作竞赛85次,新闻报道74次,现场咨询2912次,印发宣传材料11218份,培训班252次,培训人数16188人次,职业健康检查人数7520人,进一步提高职业病管理意识,营造职业健康管理氛围。二是组织开展集团公司职业健康管理专题培训,分别从职业病特点、职业病防治形势、职业病防治责任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4个方面在主会场及22个视频分会场同步讲授,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生产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2018年以来,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培训1300余次,培训人数7万人,持续提高了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履责能力。
通过扎实开展上述各项工作,中国五矿职业健康形势整体平稳。但是,职业健康工作依旧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生产企业职业健康主体责任落实不全面。个别生产企业存在重红伤轻白伤现象。二是职业健康日常检查监测覆盖不全面。现场检查监测力量薄弱,缺少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三是职业健康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进一步加大职业健康管理培训力度,深入研读最新法律法规要求,与职业健康管理日常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时代对职业健康工作也提出新要求。在接下来工作中,中国五矿将以问题为导向,继续强化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深化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加强职业健康基础管理,从而切实保障广大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