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辉
2017年6月22日,福建省泉州市在泉港举办泉州市危险化学品泄露反恐应急救援演练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问题导向”的重要讲话精神,面对企业基础条件差、公路里程长、营运车辆多、安全监管任务繁重、监管力量较为薄弱等实际情况,主动靠前、自我加压、不断创新、大胆实践,在善于发现、深入分析和及时解决问题中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向好。
能否实现安全生产,落实责任机制很重要。从历年来的经验教训来看,责任不落实、不到位、不完善是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核心问题。泉州市牢牢抓住这一核心问题,制定出台了《泉州市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明细》,认真总结划分了各个层级的安全责任工作制,有力地确保了生产工作全程责任到位、到人、到点。
“党政同责”。全面落实市、区、县三级党委、政府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党委、政府对所辖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共同负主要领导责任,各级各部门相应领导负责直接或间接相应责任。
属地管理责任。属地落实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要求,全力抓好本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运行顺畅,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得以及时解决。
行业监管责任。消防、交通、质监、住建、国土、公安等部门立足部门职能,强化行业监管,齐心协力抓好安全生产各环节各领域的工作。
综合监管责任。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责任由安全监管部门负责落实,检查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安委会决策部署情况并提出督办意见和整改措施。
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组织生产的直接责任人,负主体责任。企业通过改善生产设备等硬件设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效促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员工遵章守责。企业员工处于安全生产第一线,既是直接的生产者,又是安全生产的创造者和受益者。员工有意识地服从维护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章程,不违规不冒险,有效避免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目前,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事故仍呈多发态势。其根本原因是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基础仍不牢固。为此,泉州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创新监管机制,大力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近年来,泉州市先后开展了企业安全生产“3+3”行动等活动。通过指导企业深入开展自评、申报、评级、整改、提高、再整改、再提高等活动,促使广大企业负责人牢记自己的安全责任、清楚自己企业的安全现状、差距与整改方向;促使一线员工明白自己的安全生产权利与义务、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办法。
加强基层安监队伍建设。泉州市大力推动乡镇一级安监队伍建设,督促每个乡镇(街道)配备3名以上安监员、经济较发达地区配备4名以上安监员。此外,还在泉州市2483个村(社区)配备了2824名监管员并大力推广村(社区)安全生产网格化,进一步完善了全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机制,把监管触角延伸到了基层前沿一线。
加大政府安全投入。2015年以来,泉州市财政专项拨款2000多万元,用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事故调查等专项工作。永春县首创设立安全生产慈善基金,捐款总额达441.3万元。
广泛深入宣传。泉州市建立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生产教育平台暨警示教育基地。该基地采用虚拟仿真技术,通过实物和模拟相结合的方式,为一线生产员工和其他群众提供直观的视觉教育。与此同时,各单位还通过专题活动、知识竞赛、文艺演出、模拟演练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普及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宣传活动,效果显著。
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借助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督促生产单位落实好“企业有清单、车间有表册、岗位有卡片”制度,鼓励一线员工自觉参与到隐患排查活动中,确保全面全员推开。做到上报不按时,系统有报告;整改不及时,系统有警示;责任不落实,系统有考核;工作不到位,系统有评估。
强化风险辨识管控。认真研究了泉州市63个行业领域的专业特点,先后完成并下发了《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明确安全生产领域分级管控53个实施要点。在两个县(市、区)、25个乡镇(街道)和579家生产企业进行了试点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了风险管控模块的建构,初步实现了风险信息化管控处理。
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活动。泉州市作为全国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试点之一,通过重新规划布局工业园区、全面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加强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形成全社会“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泉州针对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和问题,分析原因、确定重点,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渣土车安全整治方面。2012年1~10月,泉州市共发生涉及渣土车的较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4起,死亡13人,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分析原因,主要是渣土车的安全监管存在漏洞,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违法改装、超高超载超速的现象十分严重。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决定以渣土车整治工作为突破口,以实施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为切入点,全面展开道路交通运营安全整治工作。2012年11月26日,成立以住建牵头,公安、交警等部门组成的“渣土办”,负责渣土车的安全监管工作。强化行政审批。自2013年1月1日起,要求泉州市所有渣土运输企业必须取得城市建筑废土处置核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每台车辆必须安装行车记录仪和卫星监控系统。加强路面监管。公安、交通和行政执法等部门加强对渣土车的日常巡查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顶格处罚,形成严打合力。注重长效管理。建立泉州市建筑废土沙石运输车辆的信息管理系统,每季度将渣土运输企业、车辆违规行为统计排名倒数的单位和车辆,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消防安全方面。近三年来,泉州市“小火亡人”火灾事故频发,已影响全市安全形势的稳定。该类事故以居民住宅起火居多。泉州市集中部署开展居民住宅小区及小场所火灾隐患治理,认真分析每个区“小火亡人”火灾事故的原因、类型和特点,精准制定了六项针对性防范措施。依托综治网格平台,点对点向全市26470名“网格员”、189个派出所、283个物业单位发送“四清一查”通知,量化工作标准,确保每个街道每月不定期巡查不少于1次,每个村每周不少于1次。基层派出所结合治安检查组织督查,物业单位每日清查的频次,集中开展“四清一查”及入户宣传行动。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推动、多方出资、基层维管”的模式,在沿街店铺、小作坊、养老院、福利院、残疾人服务机构等重点场所选配“5+1”简易消防设施(“5”即: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消防应急照明灯、灭火器、消防斧、自救式防毒面具或逃生绳,“1”即发放一份防火安全手册)。利用互联网和自媒体,宣传普及教育防火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目前,泉州市“小火亡人”火灾事故已大幅下降,取得了明显成效。
学校安全方面。2016年,泉州连续发生了3起涉及学生的较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社会影响十分强烈。泉州市在每个学校门口张贴公告并向每位学生家长发放《安全告知书》,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氛围;以近期几起事故为素材,制作《关注学生安全出行》的警示教育片,组织全市学生、家长、老师学习观看,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加强学校周边的安全整治。先后建成了1245个交通安全劝导站,组织3011名劝导员严格落实严格落实“护学岗”制度,派驻警力加大对上下学期间校门口的交通秩序指挥疏导,严查学生和家长交通违法行为,定期向学校通报违规的学生和家长,确保形成多方联动机制,收到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