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
在上海调研期间,我们见到了海派剪纸的传承人李守白。海派剪纸发展至今,有王子淦、林曦明两位代表性人物,李守白曾师从这两位先生学习剪纸和绘画,他在上海民间工艺的传承与传播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李守白的工作室位于上海著名的创意产业基地“田子坊”,在这里可以看到整个一层琳琅满目的工艺衍生品,进出的游人很多,其剪纸作品很受大家欢迎。作品中由青红砖和灰色石头雕花的门头组成的石库门是最为常用的元素。石库门是上海最具特色的市井文化标志,最初这些建筑是由外国租界兴建,用以庇护从江浙一带涌入上海躲避战乱的富商、官绅,新中国成立后,石库门租借给不同社会阶层的人,而且随着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住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原本一户人家居住的石库门变成了大杂院。1962年,李守白出生在老卢湾区合肥路上的石库门人家,儿时的美好记忆也都定格在石库门建筑里。正是这样深厚的生活情感引导,形成了他以石库门为代表的创作风格。
正如李守白所讲,“单纯的石库门,还远远不能反映上海的风土人情,石库门里鲜活的生活场景,才是上海文化的代表”。所以,在他的作品里,老上海市井生活特有的老弄堂、黄竹椅、留声机、鸟笼、花猫、旗袍、马褂等成了生动的表现元素,他用剪纸的形式去讲述老上海的故事,这里面有鸡毛蒜皮的家务事、嬉笑打闹的孩童、窃窃私语的闺中密友、静谧悠闲的下午茶、四季变换的里弄风景等等。石库门弄堂里身穿旗袍的上海女人是一道美丽风景,所以这也成为剪纸创作的主要题材。可以说,看李守白的作品,处处感受到浓浓的老上海味道,用当地人话说,就是表达出了上海的“腔调”。李守白小时候,祖母每次带他去南京路,都要梳妆打扮好久,穿上最考究的衣服。他现在理解,那是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讲究生活,注重体面,讲究做人做事”是他想在作品里表达的一种上海精神。
上海人家
石库门平安里
麻将知己
从工艺表现手法看,李守白的海派剪纸很有特点,得益于早年既学剪纸,又习绘画,融合了两种艺术形式,形成了自己的剪纸表现风格。他在交流中表达了自己对海派剪纸的观点,“海派剪纸犹如是奶酪,吸收各地区剪纸工艺的营养,提炼出自己的作品,原生态的剪纸到了上海是一定要提炼的,在上海融合比原生态更适应市场,也更符合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的特点”。他融会贯通中西方艺术表现风格,以当代艺术语言融合传统剪纸工艺表现,剪纸画面多以黑色脉络为主线,红、黑、黄色彩鲜明,凸显出版画一般直接的视觉冲击力,富有当代气息。他的作品取材温馨而恬静,空间表现更加立体,动静结合有序,给人稳重而又鲜活,通俗而又时尚的感觉。“知黑守白,彩墨生辉”是林曦明教授给李守白的题词,李守白在剪纸表现中也融合了自己重彩画的语言,在黑白、虚实关系的处理,以及色彩的拼接和造型转换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李守白的海派剪纸突破了传统剪纸的功能应用,以现代设计观念转化传统剪纸工艺,使得海派剪纸的材料运用也更加多元,他的一些作品将剪纸艺术、雕塑艺术、灯光艺术等形式嫁接在一起,将剪纸作品融入现代城市的时尚空间,创造城市文化景观。另外,海派剪纸元素也体现在李守白的重彩绘画中,比如他笔下的上海女人形象,头、颈、手臂、身材、腿部几乎都是用椭圆形来造型的,这源于剪纸语言中的月牙纹;女性服饰上的装饰图案则多用锯齿纹、鱼鳞纹和波纹,也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
上海童谣(局部)
谈起学艺经历,李守白讲,他的父亲李廷益也是民间剪纸艺人,当他还是孩童时就喜欢在父亲身边看他创作。父亲看他有兴趣,从其6岁起便开始教授剪纸和绘画。父亲为让李守白保持创作个性,便经常要求他在弄堂口写生,去观察合肥路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也为他之后围绕上海市井生活的创作留下了“种子”。父亲对他的要求极为严格,常常是孩子们都在临街的窗下玩耍,但是他却必须完成一张画作、一幅剪纸才可以下楼玩耍。完不成脑门会吃一记父亲敲打,做得好了则会得到一杯麦乳精的奖励。作品完成之后,父亲又鼓励他拿着剪纸到当时各大报刊去投稿,这也很好地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之后,他进入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就读,接受了专业美术教育。从小身受民间和专业教育的双重熏陶,又得到剪纸大师林曦明和王子淦先生的悉心教导,使他有了较好的艺术功底。20世纪90年代初,刚过而立之年,李守白受邀到新加坡进行艺术创作,做了7年的职业画家,之后,又赴日本游历3年。10年的海外从艺经历,为他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新世纪之初,他准备回国发展,也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创作方向该怎么走,“你的作品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没留下,你是上海人,为什么不做上海题材呢?”太太沈瑶的这番话启发他开始以“上海石库门”为题材的创作。李守白讲,回国后他的创作回到了起点,而正是这样的回归让他离世界反而更近了,正如他所意识到的:“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上海的海派文化其实也就是上海城市文化,只有自身的母体艺术语言得到发展,国际才会认同,我们的文化才会有生命力。”
花样年华
关于剪纸工艺的推广,李守白在创意产品开发方面颇有心得。在交流中,他介绍说,田子坊的这间工作室是他希望搭建的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窗口,在这里可以将上海的地域文化推向国际市场。“传统剪纸的功用离现代生活较远,当作为现代生活装饰的时候也只能用镜框挂着,形式过于单一。”基于这样的想法,这几年他开发了许多根据创作概念衍化而来的产品,包括剪纸系列灯饰、服饰、手表、家具、餐具等各个方面,这些产品都与生活实用相结合,百姓乐于接纳。此外,他也尝试把剪纸艺术形式演化为艺术装置,以剪纸形式为一些单位做定制化产品等等。据他讲述,在日本生活时,他经常光顾的那家面店每天只限量发售300碗,生意却长盛不衰。受这启发,他将衍生品进行了分类,一部分要求团队坚持进行手工制作,限量售卖,另一部分根据市场需要加大生产量,走产业化道路。
守白工作室的二层空间很有创意,这里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进行变化,既可以做展厅,又可以是教室,这是他主要展示和推广工艺的地方。近几年,他开始更多地承担传承工艺的责任,太太沈瑶一直在身边支持他的事业,女儿李诗忆从英国完成学业后也回到上海,并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更好地推进了工艺传承推广,传承推广海派工艺文化已经成为李守白一家人的生活内容。他讲了一个有意思的事例,有一年在欧洲做展览的时候,他带着女儿正在饭店吃饭,问老板借了一个剪披萨的剪刀,顺手剪了一个财神送给老板祝他生意兴隆。老板非常喜欢,高兴得不得了。
春拂过街楼
女儿李诗忆介绍了这几年他们在工艺传承推广方面做的工作。2014年,作为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项目,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及黄浦区文化馆、上海守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多方合作成立了“海派手工艺传习所”,落户在守白艺术中心。传习所开设以来,已经举办了60多场传习活动,先后为5000余人提供课程学习。传习所将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习体验课,在每月固定时间,针对一种工艺项目,面向社会举办公益性的体验课程,体验课的内容会根据时令变化设计,邀请的工艺师主要来自上海市民协的会员,有时也会跨地区请一些艺人来授课,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员学成后又会回到传习所变成老师教授别人,每次传习活动后,很多学员会继续联系老师学习工艺,传习所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纽带。第二类课程是为特定人群量身打造的传播特定课,包括他们会邀请传习所的老师到学校授课,高校侧重于去研究如何促进民间艺术转化进入现代生活,中小学侧重于传播工艺文化的种子。还有一类课程是与商业品牌合作,既是一种市场运作,又可以通过品牌效应更好地促进工艺文化传播。最近,守白艺术还跟上海市外办及一些商会合作,开设了“品鉴艺术”课程,人们可以在这里品鉴美酒,学习中国传统艺术,这样的课程受到外国友人的喜爱。
夏照弄堂口
守白艺术推广了一个人,也是推广了海派剪纸这样一份事业,又是推广了上海的城市文化。李守白在海派剪纸工艺创作、品牌塑造、衍生品创意和工艺文化推广与传承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样的经验可以作为一种示范去研究和探讨,也希望全国这样的案例和经验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