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随课微写”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018-10-13 10:24谢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教学效益提高课堂教学

谢萍

【摘 要】“随课微写”的主题是,在课堂上同学通过对所需内容整理,进行主题单纯、篇幅较小的写作形式,通过课堂微写作,可以使学生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且通过写作,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的目的。它将小学语文承担的教学使命与小学生特有的认知特点相结合,题材较为灵活,内容贴近生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练习“随课微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是课堂学习的良好补充方式。

【关键词】随课微写;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06-01

引言

随课微写作中的“随课”是指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随课堂教学的推进,在教师所组织的课堂情境中,相机完成当堂写作。“微写作”是指当堂小练笔,简短习作,通常在50~200字,并且动笔时间较短,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较轻松地完成。随着互联网发展,很多新名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微写作”一词最早源于微博,指使用微博发表的微型作品。其中包括的形式有“微故事”、“微小说”、“微诗歌”、“微笑话”等,随着很多文学作家加入和一些草根作家的参与,微写作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写作手法,随着“翻转课堂”的出现,微写作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写作教学方式,正式进入了小学语文课堂。

一、针对小学课堂教学使用“微写作”的优势

语文这门课程的核心就是“表达”能力,一直收到教育者的重视。而写作能力是运用文字,将表达内容通过文字进行描述的过程。写作的能力,就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就单从考试成绩作文分数占比上进行分析,小学升初中是百分之三十,中考占卜达到百分之三十三点三,高考的作文分数在整个卷面分数当中的占比更是达到了百分之四十。这些数字已经充分的说明了写作的重要。在过去,语文考试考察的是学生整篇的写作能力,我们的教学方式也都是教育学生如何写好大篇幅的作文。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文化的不断普及,微型写作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其实,在2014年,北京就已经将“微写作”类型题目编入语文高考试卷当中。所以,微型写作这种写作形式应该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给予重视,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将“随堂微写”引入教学内容当中。“随堂微写”是指,在课堂中开展的写作学习与锻炼。它具有耗时较短、字数偏少、反馈较快的特点,在锻炼小学初级写作能力方面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式。在进行微写作的前期,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要求可以是简单的描述一件物品、一种心情或是一种感受,通过简短的描写,锻炼学生对文字的使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微写作”技能满足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视,切实训练学生东北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通过将整块的时间交给学生,丰富课堂实践内容。在增加课堂教学美感方面,即能将读与写有机结合,又能使课堂的教学节奏动静有致。在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上,能有效抵消学生怕写作、厌写作的现象发生。小学生正处于写作的启蒙阶段,也处于低段写作时期,结合这一特点展开富有成效的写作活动进行教学应该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最佳目标,而“随课微写”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随课微写”的锻炼方式,如何通过“随课微写”提高教学效益

1.“随课微写”的落脚点——仿写的练习。

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进入深读课文、选点练能对于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一节课只有40分钟,显然,不允许我们贪多求全,浅尝辄止,当然也不能草草了事,走走过场。因此,我们通常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之后,要注意选择适合读写的练能点,在深读文章的过程中练能。对于不同的文体,我们选择的侧重点不同。写人的文章,我们重点会放在人物特点的分析上,对于写事的文章,重点在了解事件的经过,对于写景的文章,重点在抓住景物的特点,对于状物的文章,重点在弄清物体的特点。仿写就是通过模仿所学课文内容,通过构思,使用类似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的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文练习方式,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结构模仿。对结构进行模仿进行写作在课堂中的应用主要指对刚学完的课文进行模仿,例如模仿文章《泉城》,它的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通过对这种写作结构的模仿,达到读写迁移的目的;第二种,句段的模仿。就是通过对学习的句子、短多进行模仿的片段写作。例如课文《第一朵杏花》对春的描写。可以通过讲解让学生使用相同的方式描写秋天。利用段落句子的仿写这一手段,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表达能力。让学生创造出更具灵动性,充满诗意的语句;第三种,词语的模仿,即通过学到的词语,根据特定的语境,将片段组织起来。

2.續写练习。

选择好了文章的练能点,我们就得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行练读或练说的活动,首先,好好朗读,透过文字去整体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对文本所描述的事物获得初步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其次,好好理解重点文段,学生通过抓住关键的语句来深刻理解文本信息,体会意蕴与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文章结尾意犹未尽的情况,就可以试着让学生续写故事,不仅可以将课文的情节进行延展,还可以通过续写的练习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续写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适当的丰富课文内容,增加自己的想法,挖掘文章的内涵,升华课文主题。比如《云雀的心愿》、《一路花香》、《我不是最弱小的》都可以当做良好的素材让同学进行续写练习。

3.补充写作。

有一些问的内容,作者会故意使用“留白”的方式进行表达,这就为微写作俩系提供了良好的训练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让学生对细节进行补充,从而使文章跟家完整连贯。通过补充写作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考虑问题的细致性,锻炼学生对事物的合理与全面性的关注能力。

4.编写练习。

儿童通常都对童话都有着特殊的喜爱情绪,童话的内容也必将符合儿童的天性,贴合儿童的思维模式。选择童话题材,学生都会表现的很有热情,更能说也更会说。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寻找教育题材中符合这一特点的课文对学生写作进行训练。或者通过学生编写一个类似题材的短篇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写作能力。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随课微写”练习,可以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中写作的密度,加强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在以后的使用当中也能更加规范。

5.微命题练习。

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可以通过给出一个相同题目,让同学进行统一的写作练习。要求同学在明白题目立意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选择发散性题材,根据共同性主题给出个信表达。例如可以让同学以“童年趣事”为题。每个同学都会根据发生在自己身上有趣事情进行描写,所以,每个学生写作的内容都是不同的。这就是通过相同的主题,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后每个同学都有个性表达的锻炼方式。

结束语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头脑中的内容,在写作时才能合理的运用。如果知识储备不够丰富,那么在写作时就很难将自己的想法准确的描述出来。若想写出优美的文章,更需要作者能将语言的魅力体现出来。微写作,正式通过细微的锻炼,让小学生从接触语文开始,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利用好每一次微写作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写作,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

【注】指导老师 陈吉梅:湖南省邵阳武冈邓元泰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郭素青.“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02:28-29.

[2]郭丽媛.“微写作”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启示[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7:36-37.

[3]陈彬.“小题大做”,开展“微写作”教学活动[J].语文知识,2016,19:87-88.

[4]王童.微写作的现状分析与教学研究[J].现代交际,2017,10:170.

[5]李文月,徐雪芹.浅析微写作[J].写作(上旬刊),2014,10:24-26.

猜你喜欢
教学效益提高课堂教学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妙用音乐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活力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效益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