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018-10-13 10:24邓小环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路径分析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邓小环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构建成为基本教学要求,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创设合理情境、提升教学方法适用性、有效课堂评价成为关键字眼,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影响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逐步提升。为了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有效性,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集中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有效性的路径,但是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过程中也要关注自我提升,为学科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基于此上述教学改革要求,本研究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提升小学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93-01

引言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掌握知识水平和运用知识能力更高,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一般来说,我们在指导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说的课堂教學有效性就是指学生通过接受数学课堂教学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获得提升,这样的有效性既关注学生的当前发展也关注学生的未来成长,强调可持续性。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合理应用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为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必要支撑。基于此,本文中笔者也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要以有效导入为前提和基础,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开端,如果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导入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则更利于小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但是也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过程中,忽视课堂导入重要性,导致没有良好的课堂开端[1]。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一节时,我创设悬疑情境:“两只在吃肉的小狗正在争吵,泰迪犬说自己今天3岁了,拉布拉多犬说自己今年10岁了,但是他们都说自己比对方的年龄大。你们可以做小裁判帮帮他们吗?到底哪只狗狗的年龄更大?如何表示出来呢?(3<10),这时候来了一只乌龟,说自己比他们两个年龄都大,自己已经42岁了,你认为乌龟说的对吗?”,利用这样的情境,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了。

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实现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学科教学的终极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构建目标框架下,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突出应用数学教育理念,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习得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找准生活化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活化素材,逐步帮助学生建立生活化学习意识[2]。例如,在20以内加减法教学中,我首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数出小组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然后指导学生分析和表述小组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出“男生、女生共同组成小组总人数”,小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逐步认识数量关系,然后开始加减法学习。在此次教学活动中,我结合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体会加减法计算原理和技巧,建立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三、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范围很广,尤其是在课程改革影响下,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转变教学思路,开始引导学生开展互助性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自主学习空间。小组合作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依据学生特点合理分组,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必要指导,学生则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共同进步和提升自己[3]。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学具(各种三角形),由各小组根据三角板的拼、凑为学过的图形,并应用已学过的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小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的十分活跃,在合作学习成果汇报时,学生可以使用两个相同的三角板拼成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甚至还能把三角形通过剪、拼成学过的图形。由此可见,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具有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应用的必要性,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共同进步,不仅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也很容易得到提升。

四、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教学活动的有效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在构建有效课堂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起课堂练习环节[4]。我们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在学习完一类型的题后,模仿教师的步骤解题正确率很高,但是独自练习中就很容易出错,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就要在课堂上强化练习。但是在设计课堂练习内容过程中,也要注意循序渐进,考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特点。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后,我设计了三道练习:①已知r=2厘米或d=3厘米,求圆的面积?②已知e=9.42分米,求圆的面积?③已知圆的面积s=28.26平方厘米,求圆的周长?学生对①马上就能根据公式求出正确答案。而对②和③就面露难色,特别是③觉得难以适从。我顺势而导、启发他们:要求出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要求出圆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从哪可以求出?在我的引导和启示下,学生获得了解题思路,有利于学生领悟知识内容,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构建有效课堂本来就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的追求,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我们合理调整教学策略,更新教学理念,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本研究集中分析了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路径,希望本研究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梁玉玲.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21(07):136.

[2]冯宇.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0(06):101-102.

[3]罗恩.浅议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03):215-216.

[4]张淑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造策略[J].素质与能力,2014,34(06):56-57.

猜你喜欢
路径分析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