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初探

2018-10-13 10:24宋静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国学教育渗透小学语文

宋静

【摘 要】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入国学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的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国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66-02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语文新课标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感,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1]。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本文就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学深入分析。

一、“国学”的概念

国学是我国固有的一个词语,最早出现于周朝,原义是国家设立的学校及制度。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一些知识分子产生文化危机感,为抵御西学的冲击和细化倾向,国学逐渐形成[2]。但是关于国学的真正意义,我国学术界还没有相关的论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有较全面的论述,他认为“国学”是指根据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具有两种意义,其中一种即胡适先生所说:中国的一切历史文化均包括在内;另一种指的是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本质,也是当前弘扬国学教育的根本。因此,国学的涵义十分丰富,是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研究。

二、国学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注入

一个民族需要建立在传统文化上,才能使民族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促进民族更好的发展。国学中涉及的人文教育十分丰富,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将其引入到小学語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传承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小学生的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及健全的人格,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得到提升。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入国学教育是每位教师关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得,提出一些有效措施:

1.经典诵读,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国学的理解与认识,而且能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3]。教师将国学经典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积淀语感,提升语文素养。小学是学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记忆力占有一定的优势,教师在此阶段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能使学生更好的领悟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诗文中的意境。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唐宋诗词,如,李白的《静夜思》,让学生体会作者思念故乡时的情感。又如广为流传的《三字经》,其用典多、知识性强的特点,蕴含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学生诵读之后,不仅有效提高了生字量,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及道德修养,而且使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

2.故事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中涉及到良好的传统美德,浓缩的精华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很大帮助。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入经典故事十分有必要,故事中涉及的道理,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例如,在讲到《我的母亲》、《背影》等课文时,可以为学生讲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要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尽一份孝心,不要想起赡养自己的父母时,等不及的父母这时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故事的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心态。

3.琴棋书画,丰富国学的教学方法。

国学中还包括琴棋书画、民俗风情等元素,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入相关的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音乐等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对国学的认识,让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下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例如,在课外开展书法比赛,学生通过书法的练习,激发学生无意识的超越境界幻觉,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4.名胜游历,感受博大的传统文化。

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当的让学生走出课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用心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另外,父母应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利用假期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国学的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诗词歌赋、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还有书法、古筝、围棋等都是国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引入国学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国学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人格。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国学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国学,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渗入国学经典故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展开琴棋书画,丰富国学教学方法;组织名胜游历,感受博大的传统文化。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管美凤.馨香一缕浸润心田——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14:54.

[2]张永锋.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216.

[3]毛文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渗透[J].亚太教育.

猜你喜欢
国学教育渗透小学语文
在民族预科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