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

2018-10-13 10:24董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培育

董丽

【摘 要】核心素养的建构是21世纪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当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构建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公民核心素养,而在我国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精神与态度以及数学应用的培养至关重要。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由两个层面(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内容领域)、六项素养(抽象、推理、模型、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构成。本文就此探讨了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22-02

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我们意识到以往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已经无法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同时,还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所以,急需转换教学观念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对小学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代教育应积极发展并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此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广阔的未来发展。

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以及知识的运用方面。首先,借助数量和平面图形,以及几何图形的学习能够建立抽象化的数学概念,从而建立数学思维。其次,借助递进式的数学学习,并对数学知识展开多次的验证,从中发掘数理化知识体系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了解并掌握潜在的数学规律。在总结数学结论的过程中,有效培育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提高推理能力。再次,借助持续的積累以及巩固,充分理解并掌握数学的运算法则,通过独立分析以及实践来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同时,提高思维的缜密性。最后,借助对数学难题的持续探索和研究,有效培育问题分析能力。通过上述内容可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是十分关键的环节,而且它贯穿了学习的整个过程。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1.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感。

培育小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感,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其数学思考能力,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将数学知识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小学生可以在生活细节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从而有效地培育小学生的数感,并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意识。

2.强化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小学生学习思维以及学习方法的有效培育,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探索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可以采取先只讲授开端的知识点再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引导他们进行下一知识点的推理,使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推理逐渐得出后面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公式和定理,借助此过程来充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有效培育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重视数学教学的实践。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培育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能单单局限在课堂教学上,而也要重视实践环节,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使小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实践了解并理解生活实际当中的数学问题,通过实践掌握解决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有效地培育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4.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培育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还需要重视对小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数感的培育,借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有趣的课堂教学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小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毅力,使其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培育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以此来帮助小学生培育数学核心素养。

5.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育小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不再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全部完成数据的分析,而是将分析方法讲授给学生,让学生来主动完成数据的分析,以此来让学生体会数据的随机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并培育他们乐于分析的好习惯。

6.增强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在讲授与图形相关的知识时,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教师可以事先将相关的图形画在黑板上,然后,通过口述的方式描绘图形的特点来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图形的形态,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来培育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充分培育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7.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情境构建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下能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对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划分,让学生自主思考,并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在课堂的结尾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学生在课堂中的疑问进行解答,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充分地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进行独立思考,使其养成自主独立的好习惯,从而有效帮助小学生构建数学核心素养。

三、结语

小学教育是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起点,是学生接受未来教育的基础保障,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十分重要。在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能够充分地突出数学这一学科的育人价值,使其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而在培育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务必要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借助积极的探索方法来有效培育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以此来强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叶鸿琳.在“真实”的课堂中经历“有效”的数学学习——例谈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01).

[2]余虹.学科核心问题的设计与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

[3]曹培英.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02).

[4]孔繁松.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初探[J].学周刊,2017(29).

[5]唐楠.浅谈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质疑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2).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培育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