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
摘 要:影视作品作为传播文化的媒介之一,具有宣传本国文化的作用。片名是吸引观众的第一张“名片”,标题的翻译在打入国外影片市场中起关键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和英语国家对于影视作品片名的翻译技巧,利用大量翻译实例,总结在翻译影片名称时的各类策略。本文认为,在翻译影视片名时,译者要做到以忠于原著为基础,适当增加意象或相关背景文化,融合本国语言表达方法或保留相应源作品的文化信息,并且赋予美学修饰,使之具有吸引力。
关键词:翻译策略;影视作品;标题;归化和异化
一、引言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是一种传播本国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途径,而电影片名往往起到吸人眼球,概括影片内容、主体信息等作用。作为作品的“眼睛”,影视片名的翻译好坏,决定了这些影片在国外的票房高低,因此,片名的翻译需要融合影片内容以及当地文化背景,以便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为影片进行最初的海外宣传,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在中英影视作品片名互译的过程中,体现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与对比。英语国家的作品代表其自身的电影文化,具有浓重的西方色彩,在引进中国时,则需要适应中国文化,以调整其片名。而中国电影在输出到英语国家时,也需要融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及影片内容,在适应西方文化的环境下传播中国文化。
二、影视作品片名翻译的策略
结合电影发展最初到现在的100多年历史上出现的经典影片,以及被全球人民广泛接受的片名翻译版本,本文总结出影视作品片名在翻译时的几类策略。
(一)直译、意译与增译
对于大多数影视作品,一般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即逐字逐句翻译标題字面含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既保留原标题的思想内容,又完全保留原标题的表达形式是应该首先考虑的译法。”(李霜、彭琳,2010)例如:《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功夫熊猫》(Kong Fu Panda)、《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等。使用直译的翻译方法,严肃且忠实于原影片标题的内容和意义,言简意赅,便于理解、对照。
直译只体现出原名的字面含义,有时也需采取意译的方法来补充片名的隐含之意。如《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翻译片名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敲门”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主人公经过一生的不懈奋斗后,终于获得幸运女神的青睐的结果,而直译的“追求幸福”只传达出主人公拼搏努力的过程,略微逊色。
此外,一些影片在翻译原名时无法完整表达影片内容,在翻译时需靠增译的方法加以补充,使其更符合观众的理解能力。例如,《怪物史莱克》(Shrek),若直接翻译为“史莱克”,中国观众并无法知道该片具体内容,“怪物”两个字则给观众一个前提解释,并且有形象生动的作用。
(二)归化和异化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Lawrence Venuti提出的“归化”和“异化”是继直译与意译的一个延续。归化是指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做本土化翻译,迎合目标语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及语言表达方式,使译文更符合当地特点。异化是指尽可能地保留源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文字特点,将译文读者带入异国文化。片名作为电影的“标签”,肩负着引领观众感知电影内涵,了解异国风情的重任,在翻译的过程中使用归化和异化的策略方法,使其更好地发挥宣传作用。
许多影片在被引进中国时,运用了归化的处理方法来翻译标题。例如在翻译英文影视作品片名时,译者注意融合中国文字特点,经常会用到中国特有的修辞手法、文化元素等,从而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吸引观众的眼球。例如《歌舞青春》(High School Musical)、《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燃情岁月》(Legends of the Fall)等运用四字词语,达到一种熟悉、容易记忆、朗朗上口的效果。再如《点球成金》(Moneyball)这部影片,其标题在翻译时运用仿语(Parody)的修辞手法,仿照成语“点石成金”,更符合中国人的文化特征。此外,中国人在翻译外国影视作品片名时,还注重在标题中体现中国美学,不仅紧扣电影主题,而且极其富有中国诗词的特色。《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在观众脑中形成一种诗意的想象,极具意境美;《Singing in the Rain》原片名运用押尾韵的修辞手法,在中国被译为“雨中曲”,同样押“u”韵,具有声音的和谐美。
同理,中国影视作品被翻译到国外时,也会注意使用归化的方法使其更容易被理解接受。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在北美上映时被翻译为“The Flowers of War”,直译“金陵十三钗”对于缺乏相关中国历史背景的外国人来说本身难以理解,将其归化为“The Flowers of War”,形式上符合英文语法中常用的“…of…”结构,意义上既传达了该片的主题为“战争”和“女性”,便于理解,又带有一种翻译的美感。
然而一味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迎合目标语的观众需求,会导致源影片标题的内涵和文化感缺失。仍需做到尽可能地还原标题的“原汁原味”。例如根据米兰昆德拉的同名小说《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改编的电影被翻译为“布拉格之恋”,保留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背景(布拉格)以及情节(男女主的情感经历),更加贴切主题,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为影视作品标题译文,显得有些文雅,赋有语言美,但是在表现故事主题以及宣传层面略逊一筹。
当影片具有很浓的历史背景色彩,或者蕴含文化意义,单靠直译或归化为目标语的方法并无法恰当地体现影片所要表达的含义,因此,翻译片名时需要结合影片发生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做到异化,使译文更好地体现原作品的时代背景。最经典的几个例子之一是“Gone with the Wind”,这部世界著名文学著作有两个广为人知的翻译版本——《飘》和《乱世佳人》。译为“飘”,运用了直译的手法,然而无法从标题体现当时的历史背景。“乱世”体现出主人公所处的战火纷飞的年代,“佳人”则体现女主人公美丽、善良的人物特点,因此“乱世佳人”更能概括整个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三、结语
片名的翻译是一部影视作品的“第一张名片”,好的影视片名需要经过仔细斟酌、细细品味、逐字推敲,才能做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令观众过目难忘。在翻译影视片名时,要做到以忠于原著为基础,适当增加意象或相关背景文化,并且要适当融合本国语言表达方法,或保留相应源作品的文化信息,再赋予美学的修饰,使之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适应广大观众的欣赏需求。
参考文献:
[1]郭野.美中电影标题特点与互译技巧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2]李霜,彭琳.浅议影视片名的英译汉[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200-202.
[3]熊勤.浅析英语电影片名汉化翻译方法[J].考试周刊,2014, (01): 26-27.
[4]宁之寿.谈电影片名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1997, (1): 58-59.
[5]庞学通.英语电影片名汉译再思考[D].苏州大学, 2006.
[6]孙红梅.浅议英语电影片名汉译方法[J].文学教育,2011(10):100-101.
[7]吴妍.电影标题翻译策略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