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

2018-10-13 10:23茆婷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复习课应用分析思维导图

茆婷

【摘要】复习课与新授课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复习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数量更多、密度更高。开设数学复习课的原因是为了让小学生通过复习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延长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记忆时长,使小学生从宏观角度来认识整个单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开展下一轮的数学学习计划提供信息反馈。针对复习课的课型特点,人们指出,思维导图符合小学生的大脑思考特征,所以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复习效率。本文将从学生自主建构思维导图、合作交流完善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查漏补缺三个步骤来讨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导图 复习课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48-02

在常规的复习课上,教师习惯一五一十地引导小学生回顾数学知识,然后再组织学生展开数学练习。这种方式忽视了小学生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小学生掌握知识重点,形成层次分明的复习认知。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提出的,是通过选择一个关键词,然后以结构框、线条、字体与颜色变化等将具有同等联系的知识点整合到一个结构图中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再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小学生从整体层面来认识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上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其主动分析数学知识,在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知识盲点与学习优势,从而切实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一、学生自主建构思维导图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导图在小学复习课上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将建构思维导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展现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复习课并非新授课,是对小学生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二次学习,所以大多数小学生对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不同层次的认识。教师应该相信小学生具有自主建构思维导图的能力,对数学知识形成了个人见解,所以应将构建思维导图的主动权交还给小学生。如果教师为小学生呈现已经构建完整的思维导图,那么小学生的思维也无法得到充分调动,所以会影响复习课的教学效率。但是,若小学生可自主建构思维导图,那么他们便会展开积极思考,主动分析各个数学知识点的联系与应用,而这就可以促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

就如在学完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之后,笔者便组织了一次“混合运算”复习课。针对本课,小学生需在课下主动总结混合运算的各个知识点,如运算顺序、运算条件、运算法则等,自主建构本课思维导图。本班大多数小学生都以“混合运算”作为关键词,并向四周辐射分知识点。如,有一名小学生以“混合运算”为关键词,然后列出了“运算顺序”、“运算方法”两个分支。在“运算顺序”一栏中,这名小学生又分别列出了不同的运算条件下的运算顺序,如若算式内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算式,然后再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若算式无括号,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在“运算方法”一栏中,这名小学生总结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方式,以此展示了本课知识结构。这名小学生所设计的思维导图十分有代表性,因为他不仅总结出了本课新知,还将自己所学到的算理进行了整体总结,而这就说明这个小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认识是比较完整的,便于将混合运算知识灵活迁移到各个计算问题之中。

二、合作交流完善思维导图

众所周知,每个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所制作的思维导图也必然会存在诸多差别。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所构建的思维导图都存在知识点不完整、知识联系不恰当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说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存在偏差。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组织小学生展开合作交流,使其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小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对比自己与同伴所制作的思维导图存在的差异,然后就差异进行讨论。在许多情况下,小学生能够在讨论中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自觉改正,而这就可以调动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小学生实现进步。当然,由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比较有限,所以教师还应该提供及时的教师辅导与帮助,优化小学生所设计的思维导图。

就如在“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中,笔者便将6名小学生分为一组,鼓励小学生在组内对比自己所设计的思维导图内容。比如,有的小学生在思维导图中写下了公顷、平方千米的概念与单位换算方式;有的小学生在思维导图中还分列了一个分支,总结了公顷、平方千米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及利用公顷与平方千米解决现实问题的具体计算方法。在交流中,小学生能够完善自己在思维导图中所写下的内容,完善自己的思维成果。但是,在交流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对公顷、平方千米的实际认知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这个面积单位过大,而小学生缺乏表象认识。于是,小学生在商讨过后,便在组内的思维导图旁边标注“公顷、平方千米的具体大小?”表示本组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存有疑问。在教学中,笔者也会据此进行重点复习指导,以便让小学生在复习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三、利用思维导图查漏补缺

复习课的基本功效之一便是查漏补缺,是弥补小学生存在知识盲点的重要方式。在复习课上,如果思维导图应用得当,那么可以让小学生快速意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自觉改正、主动完善。针对小学生的知识薄弱项与进步需求,教师应为此设计相应的数学练习,使小学生在练习中逐渐补足自己的知识短板,完善自我发展。当然,利用思维导图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势必會因为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差异而涉及到“吃不饱”与“吃不了”的问题,而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教师便应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分层练习,让小学生实现个性化的进步与提高,从而优化数学复习课的整体结构。

就比如在上述“公顷与平方千米”复习课中,笔者便针对小学生所遇到的复习难题制订了一个数学实践任务,即鼓励小学生调查学校的实地占地面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建立表象认识,由此认识到公顷、平方千米。另外,在“统计”一课中,根据小学生所构建的思维导图,笔者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条件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障碍,而且有部分小学生无法根据具体的折线统计图得出充分的数学结论,思维发展比较受限。对此,笔者会专门设计一系列开放性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绘制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说出结论两类问题。此类问题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收集数据、绘制图表的能力,还能够充分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小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然,由于本班小学生的统计数据的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笔者会根据小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分层练习训练,即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需完成基本的数据统计,自主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而高水平的学生则需要展示自己的统计过程与结论思考过程,掌握利用数据得出现实结论的技巧。

总而言之,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课型,但是却一直受到了教师的忽视。在新课改下,教师应及时安排数学复习课,增加小学生主动复习与知识总结的机会,让小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复习来帮助小学生养成及时总结、主动反思的好习惯,为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长远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王东辉.小学数学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84-85.

[2]阿旺玉珍.以思维导图促进小学数学复习课高效开展[J].西藏教育,2017(08):20-22.

[3]黄琳.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4):109-110.

猜你喜欢
复习课应用分析思维导图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