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雪
【摘要】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在这浩浩的历史长河中,璀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胜枚举。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年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正在形成阶段。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進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本文试从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提升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等几个方面来阐释,以和大家共同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65-02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国家面貌日新月异。在祖国繁盛向前的同时,更不能忘记祖先的智慧,忽略我们的传统文化。进入中学阶段,学生们在传统文化方面其实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不过,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浩如烟海,老师在授课方面还是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而学生是否能理解、消化老师所讲的知识,也和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不无关系。
一、初中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
1.老师忽视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当前的一些中学语文课堂上,一些老师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课本文本的分析与讲解上,而忽略或者忽视了传统文化进一步的挖掘和渗透。这样的教学,不够立体,也不够深入。根本原因在于老师的认识不够,没有分清楚传统文化和文本之间的关系,才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发生。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是中国人精神的精髓,有了它们,才出现了千古传诵的诗篇或文章。
2.老师的专业素养不高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得有一桶水”,这就要求老师的文字功底深厚扎实,对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做到如数家珍,古往今来的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小故事、传说信手拈来。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老师的专业素养不高,自己的修为不够丰富。因此在课堂上,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讲出生动、活泼的语文课来,至于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就更有难度了。
二、中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
1.结合诗词文言文理解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上至八十老翁,下到三岁孩童,几乎人人都会吟诗背诵。上下五千年,中华大地上,有不胜枚举的优秀诗篇在代代流传。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已经有了一定量的诗词积累。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延伸,让学生在立体、生动的作品中,细细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比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一课时,老师可以结合课文,带领学生认识古人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的精神。结合本课的课文,老师也可以再为学生举一些其他的例子,比如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父子等人,他们面对自然困难没有退缩,拿出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和勇气,并且言行合一,最后完美地完成了使命。
2.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传统文化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文化特点,如果我们不多了解一些时代背景,就无法全方位地触摸到那时那地的传统文化。理不清脉络,找不到根本所在。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人文风情等多加介绍讲解,学生们才能有所触动和体会。
比如在学习《孔乙己》一课时,老师可以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知道,民国时期虽然民生凋敝、社会黑暗、制度落后,却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文化和思想相当繁荣和进步的一个时代。正是因为众多仁人志士看到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诸多的孔乙己们,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才拿起了笔杆子为民请命。否则,我们也不会在鲁迅先生的笔下,看到一个又一个鲜活而平凡的人物。
而这种文人风骨,没有随着战争和时代消失,相反,它存在于中国的各个时期,存在于中国的每一片国土上。无论用什么方式来抒发和抗争,都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人心中,都有抹不掉的家国情怀。
3.从生活中感悟体会传统文化
进入到初中阶段后,学生的观察能力、体悟联想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和提升。在这个时候,老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传统文化的身影,掌握学习领会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变成为我所有,在今后才有传承和创新。
目前,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节目应运而生,《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当中,有诗词、有饮食、有音乐、有文物,这里面有数不清的故事,背后蕴藏着的,无一不是祖先智慧和传统文化的结晶。
三、总结展望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正因为它的重要性,所以在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其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学习传统文化,是一种回溯,更是一种传承。语文老师不仅肩负着教学的任务,更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将中华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地渗透下去,中国的命脉才不会断,中国的伟大复兴才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郑国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路径探索.考试周刊.2018
[2]梁少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策分析.考试周刊.2017
[3]揭开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教育的策略分析.课外语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