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部在2016年9月13日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其中确切提出了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六大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提出也促使各个学科之间更加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培养。此外,政治作为学生必修科目当中一门集知识性与德育性综合的课程,除了要求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外,又要将目光聚焦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上。本文着眼于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研究问题展开探讨,笔者结合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几点个人思考及见解,希望借阅者能够积极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中政治 学科 核心素养 要素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75-02
但是,当前各大高校为了快速的追求高升学率,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忽视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于是只是仅仅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却慢慢的我们发现学生都成了高考的一个机器。因此,我们必须要将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突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想能够适应未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进一步出发,从而有效地确立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最终目的的学科思想的培养,并且与此同时,它也成为当下高中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改革的具体方向,并且又极具学科价值,进一步成为真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必然要求。
一、政治认同素养
我们所谓政治认同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从政治素养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发展方向和理想信念的建立等各个方面有认同感,与此同时,它也关系到国家的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问题。所以,我们要求高中学生掌握和具备必要的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又成为高中阶段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组成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而在高中政治课程安排教材必修二《政治生活》模块就具体的涉及到了有关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因此,我們的政治教师在给学生传递与之相关的政治知识的同时又教会给学生有关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
二、理性精神素养
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促进了各种类型新型媒体的应运而生,比如像微博、微信等等。那么无疑新型的媒体的诞生又给人们在生产以及生活方面带来了很多必要性的便利因素,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各种譬如暴力、淫秽信息以及商业广告和西方意识形态等等各种能够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的一些不良的信息。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抉择的关键性时期,因此又要在这个时期为自己在将来或者是未来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但因为高中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较为缺失,并且缺乏稳定性,又很容易因为外界的环境变化使得其对人生的看法以及对于社会的看法发生偏见或改变,最终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所以,在高中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方面以及进一步有效的帮助学生坚定其更加正确的价值取向来说,促使他们成为真正有思想的社会公民,也是我们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所在。
三、法治意识素养
所谓法治意识则具体指的是公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参与法治实践以及法治教育等具体的方式,在法治功能以及原则和价值等各方面知识的正确认知,因而逐步性形成了兼并理解、认同以及信任和支持并且捍卫法治内心立场以及法制观念和信念的整个过程。高中生作为我国公民组成的极为重要的部分,他们在法制意识方面的薄弱程度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素质素养以及生活观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同时兼并着很多问题的存在,比如他们的法治意识比较弱,亦或是较为缺乏法律权威意识等等。所以,思想政治课程的安排就是为了要让学生真真正正地意识到法治的重要性所在,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促使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一些权益。
四、公共参与素养
我国当前倡导的是社会主义及和谐社会的口号,因此,每个公民都必须要积极的参与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中去,从而真正的享受民主选举和民主管理以及民主性质的决策以及有关民主监督的公民权利等等。高中学生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接班人的角色出现,基于这个角色角度,又必须要积极的参与到公共事物中来,并且要履行具体的参与的义务。但当前我国在高中学生参与公共事物的具体表现中则时常表现出缺乏常识和能力欠缺等常见现象。针对此问题,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程则能够进一步有序的帮助学生真正的了解有序参与公共事物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以及规则,促使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使其参与的意识得以升华,从而成为一名真正具备公共参与素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接班人。
所以,我们从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思想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的角度出发,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能够更好的教书育人,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以及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有力提升,培养学生能够真正养成学科核心素养而打造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Kant:The Age of Enlightenment,Vol I,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Simon Eliotand Beverleystern.
[2]卢风:《启蒙之后》[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孙红霞,女,汉族,生于1986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硕士,初级职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