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县朝天椒疫病绿色防控技术

2018-10-13 12:31亢晓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7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

亢晓丽

摘要 朝天椒是宜阳县优势特色经济作物,阐述了朝天椒疫病的危害症状、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朝天椒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朝天椒疫病;绿色防控;河南宜阳

中图分类号 S436.418.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7-0113-01

朝天椒是宜阳县优势特色经济作物,正逐渐成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朝天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连作年限延长和复种指数的提高,病害也日益加重,朝天椒疫病尤为突出。发病田块逐年增多,危害程度日趋严重,一般造成减产30%以上,部分地块死苗严重,甚至绝收,已成为制约宜阳县朝天椒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确保朝天椒产业健康发展。

1 危害症状

幼苗發病,多在茎基部产生暗绿色水浸状梭形病斑,病部缢缩,呈暗褐色,易折断。成株期发病,根系、主茎、枝条、叶片和果实均可受害。根基部及被埋在土壤中的茎部产生白色霉菌斑,严重的凹陷或脱皮,纵剖茎基或根茎,维管束变为黑褐色,植株迅速萎蔫;枝部发病,呈环绕状褐色条斑,病斑以上枝条枯死;叶部发病,病斑初为水浸状,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为淡褐色,易破裂,病叶发黑,软腐脱落;病果呈不规则暗褐色水浸状病斑,很快扩展到全果,果皮皱缩软腐,内有灰白色菌丝。发病较严重的田块植株可在7~10 d内死亡。

2 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

朝天椒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Phytophthoracaps-ici)真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病菌在土壤中、病枝残体上越冬,一般可以存活3年。翌年春季气温升高,病菌随风雨、水滴飞溅到朝天椒健株上,引起疫病发生。病部产生的孢子又随风雨、流水飞溅到其他健株上引起多次再侵染。7—8月的高温高湿有利于疫病的发生,以27~30 ℃发病最快。高温多雨或干旱及暴雨骤晴,土壤水分长期饱和,疫病易大流行。重茬年份与发病程度成正相关,氮肥使用过量,氮、磷、钾比例失调,某些微量元素不足也易诱发疫病。

3 绿色防控技术

3.1 农业防治

3.1.1 改茬深翻。朝天椒忌重茬,不宜在前茬是茄果类作物、马铃薯、烟叶的地块种植,前茬最好是禾本科粮食作物和葱、蒜、韭菜类作物。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种植。春茬朝天椒应及早整地,冬前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25~30 cm。深耕细耙,进行人工或机械起垄。垄宽80 cm,垄高20 cm,垄间距20 cm,通过深耕冻垄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杀死部分越冬病菌和害虫,达到恢复地力、蓄水保墒的效果[1]。

3.1.2 清洁田园。辣椒采收后要清除田间杂草、病株残体,减少越冬菌源。生长期初发病时及时摘除病叶、病椒,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严重发生时,要及时控制发病中心,拔除病株带出田外集中焚毁。

3.1.3 选用抗病品种及种子消毒。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朝天椒疫病操作简单、防效良好、成本低廉的技术措施。目前,生产上常用品种有日本三樱椒、韩国天宇三号以及国产品种卡其牌新一代三樱椒、农大天鹰椒、天问5号等,最新研制的高产抗病品种有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的豫杂三樱椒、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郑研三樱椒。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可有效预防朝天椒疫病,具体方法是用52 ℃温水浸种15 min后,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 min,捞出洗净后催芽或直播[2]。

3.1.4 采用无病土育苗及苗床消毒。为减少初侵染源,要选用无病新苗床育苗。如用老苗床时,要换成3年内未种植茄果类作物的新土。用旧床土时一定要进行土壤消毒,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 g/m2,加细干土10~15 kg/m2,混匀配成药土,将1/3药土施入床内,2/3播种后用作覆土。种子出苗后2~3片真叶时,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预防,也可选用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喷雾,或1.0∶0.5∶200.0波尔多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预防。

3.1.5 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施优质有机肥30~45 t/hm2,施氮磷钾复合肥750 kg/hm2,底施锌肥15 kg/hm2、硼微肥22.5 kg/hm2,采用起垄种植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合理密植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禁止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

3.1.6 实施健身栽培。移栽缓苗后,用碧护或者芸苔素内酯叶面喷雾,以后每隔20 d喷雾1次,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和抗病力,降低病害发生几率[3]。

3.2 生物防治

对辣椒疫病的防治,国内研究筛选出一些生防菌株和生防制剂,可试验应用生物技术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如大蒜鳞茎粗提物、丁子香酚、蛇床子素衍生物JS-B等。

3.3 药剂防治

定植后,于高温雨季来临前,遇连阴雨或雨后骤晴,抢晴天下午用药,重点喷洒地表及植株茎部,可选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2.5%噁唑菌酮·霜脲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交替喷雾,5~7 d喷1次,连喷2~3次;初花期根施4%疫病灵颗粒剂,每穴2 g,30 d施1次,连施2次,施药方法是将颗粒剂施入茎基部后覆土浇浅水;或于夏季高温雨季,撒施96%硫酸铜45 kg/hm2后浇水,可达到预防效果。发病初期,可用25%甲霜灵·霜霉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噁霜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1 000~2 000倍液喷施进行防治。发病中期,可用66.8%丙森·缬霉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900~1 200 g/hm2进行喷雾防治,注意不同药剂交替和轮换使用[4]。

4 参考文献

[1] 苏莉.大蒜(Allium sativum L.)鳞茎粗提物对辣椒疫霉病抑制效应及其机理[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 林述平,凌晓曦,邓召利,等.丁子香酚对辣椒疫霉菌的毒力测定[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2):102-103.

[3] 刘云龙,何永宏,张旭东.哈茨木霉对辣椒生长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17(4):345-346.

[4] 张爱民,邢丹,杨万荣,等.辣椒疫病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13(8):1-4.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
浅谈有机蔬菜种植中绿色防控措施的应用
富裕县减少除草剂和农药用量取得成效和主要做法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浅谈大白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技术
日光温室彩椒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江西省茶园病虫害防治思路
普洱市思茅区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