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起点在哪儿

2018-10-13 06:25郜舒竹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26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小数乘法

□ 郜舒竹

“小数乘法”作为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通常安排在五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一单元。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竖式算法、乘积取近似数、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其中对于竖式算法的介绍,是将小数转化为整数,通过整数竖式计算的方法计算小数乘法。这样的安排试图将整数乘法的方法直接应用于小数乘法运算。

这样安排的问题在于,两个小数相乘已经失去了“相同加数求和”的含义。对于一个算式,如果仅知道怎样算,不知道何时这样算,显然是计算教学的缺失。因此学习小数乘法的起点不应当是怎样算的问题,而是如何理解两个小数相乘的过程。

一、“乘”的本质是放缩

把两数相乘的过程视为相同加数求和,或者简称为“重复加(Repeated Addition)”,是认识乘法运算的初步阶段,这样的认识是以“数数(音:shǔ shù;英:Counting)”的活动为基础的。比如,某商品每千克3.5元,如果买3千克,需要多少元?实际就是求“3个3.5等于多少”,数数的思考过程可以用图1表示。

图1 “3个3.5”直观示意图

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就是:

3.5+3.5+3.5

由于重复加法可以表示为乘法,因此3个3.5可以写成乘法算式“3.5×3”。像这样将两数相乘的运算过程看作重复加,在两个因数都是小数的情况下,就无法解释其含义了。比如,某商品每千克3.5元,如果买0.5千克,需要多少元?

这时列出的算式“3.5×0.5”,就没有重复加的过程。因此在学习小数乘法之前,首先需要拓展对两个数相乘意义的理解。

事实上,题目中出现了两类不同的“变量(Vari⁃able)”,分别是“质量(Capacity)”和“价格(Price)”,二者具有“协变(Covariation)”的关系,也就是相互依赖、协同变化的关系。其中的变化,可能是变大,也可能是变小。

表格中把“1千克对应3.5×1元”看作变化的起点,如果质量从1千克扩大为3千克,那么价格就从3.5×1元,协同扩大为3.5×3元。同样,如果质量从1千克缩小为0.5千克,那么价格就从3.5×1元协同缩小为3.5×0.5元。

按照这样的理解,对于3.5×0.5的算法,首先想到的不是将3.5和0.5分别乘10,变为整数乘法算式35×5。而应当是0.5和1的关系,如果已经知道0.5是1的一半(或),那么接下来就要想3.5的一半(或)是多少?根据小数与整数的位值关系可以知道:

3.5=3+0.5

再根据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可以知道3的一半是1.5,0.5的一半是0.25。所以可以得到3.5×0.5的结果为:

3.5× 0.5=1.5+0.25=1.75

这样的思考过程叫作“比例思维(Proportional Thinking)”,实质上是将乘的过程看作是“放缩(Scaling)”的过程,也就是把乘的过程理解为放大或缩小的变化过程。

放缩的过程,不同于重复加的过程,本质上是基于“测量(Measure)”的认识活动。测量过程一般是源于比较的需要,主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第一是确定标准(单位),第二是被测对象与标准的关系。前面题目中是将“3.5×1”视为标准,然后看3.5×3和3.5×0.5相对于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前者是扩大为原来的3倍,后者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或二分之一。

依据这样的认识,乘的过程不仅是放大,而且可能缩小,更正了“越乘越大”的误解。放缩在数学中是类似于平移、旋转和对称的一种变换,主要描述某对象在原有状态下放大和缩小的规律。是将不同对象看作同一对象在一个变化过程中的不同状态。比如对于3×2,运用重复加的认识,可以看作是2条长度为3或者3条长度为2的线段的总长度。按照这样的认识,就无法解释算式0.3×0.2。

如果运用放缩变换的眼光看3×2,首先确定一条长度为1的线段,将其放大3倍,得到长度为3的线段,再将其放大2倍,这时线段的长度就是3×2。这样的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0.3×0.2。首先仍然是确定一条长度为1的线段,将其缩短为1的0.3倍得到长度为0.3的线段,再将其缩短0.2倍,这时线段长度就是0.3×0.2。用这样放缩变换的方法认识乘法,还可以解释对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困惑。

二、“长方形面积”的再认识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初步认识,通常安排在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课程中,认识的基本过程是利用小方格(面积单位)的行列关系,得到长方形面积等于长的长度与宽的宽度相乘(简称:长乘宽)。这样的认识,仍然是基于对两数相乘为重复加的理解,思考过程同样是以数数为基础的。只能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正确性局限于边的长度为正整数的情况。

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小数,比如分别为1.2米和0.8米,那么就不易推理出这个长方形面积仍然是长乘宽。因此在教学中,首先需要让学生理解,长为1.2米、宽为0.8米的长方形面积,为什么可以写成乘法算式“1.2×0.8”?

运用放缩变换的方法,首先画出边长为1米的单位正方形ABCD,作为放缩的起点(标准)(见图2)。

图2 单位正方形

而后将AB边扩大1.2倍,也就是1.2米。这时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就放大为原来的1.2倍,成为长方形AEFD(见图3)。

图3 第一次放大示意图

接下来将AD边缩小0.8倍,也就是0.8米。这时图3中长方形AEFD的面积也随之缩小为原来的0.8倍,成为长方形AEHG(见图4)。

图4 第二次缩小示意图

此时,长为1.2米、宽为0.8米的长方形AEHG的面积,就可以写成乘法算式1.2×0.8,这个算式的出现经历了如下的放缩过程。

第一步:确定以边长为1米的单位正方形ABCD作为标准,也就是放缩过程的起点,其面积为

1米 ×1米 =1平方米。

第二步:将单位正方形的面积放大为原来的1.2倍,方法是将正方形ABCD一条边长AB扩大为1.2米。此时长方形面积计算的算式为:

(1.2× 1米 )×1米 =1.2米 × 1米 =1.2平方米

第三步:将长方形AEFD的面积缩小为原来的0.8倍,方法是将图3长方形AEFD的另外一条边长AD缩短为0.8米。这时就得到长为1.2米、宽为0.8米的长方形面积为:

1.2米 ×(0.8×1米 )=1.2米 ×0.8米=0.96平方米

在小学三年级通过“数方格”以及“重复加”所得到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并不能直接适用于边的长度为小数或分数的情况。数学课程中的此类问题很多,其本质是关于正整数范围内的规律,如何应用于更广泛范围中的继承性(Permanence)问题。

表1 常见量列表

“继承性”这一说法始见于英国19世纪数学家乔治·皮克科(George Peacock,1791—1858),于1830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论代数》①英译:A Treatise on Algebra.前言中,本意是研究算术中的形式如何继承到代数系统中,也就是如何保持算术运算规律和法则适用于代数运算的问题[1]。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数学不同领域的类似研究中。

小学低年级对于四则运算的学习,往往局限于对于离散量的直观认识,这些认识往往不能适用于高年级,乃至更高水平的学习。因此运用继承性的思想[2],让四则运算的认识逐步拓展、提升,体现螺旋上升的课程原理,是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小数乘法第一课

小数乘法作为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起始阶段应当让学生熟悉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两个小数相乘,以及两个小数相乘的放缩过程。为此,可以从思考讨论小数与整数以及小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入手。

数是描述客观世界中量(Magnitude)的语言,所谓量指的是范围、大小、多少等方面出现程度变化与差异的对象。比如长短变化带来“长度”,范围大小带来“面积”等等。小学数学课程中常见的量如表1所示。

除了这些体现延展(Extensive)意义的量之外,还有利用以上不同量复合而成,主要描述集中程度(Intensive)的量,比如速度、浓度(密度)、工作效率等。数学课程中关于这些量的内容,既有“概念性(Conceptual)”的意义,也有“背景性(Contextual)”的意义。就是说关于量的知识除了本身作为理解的对象,还可以成为引出其他内容的背景,学习其他内容的工具。小数乘法学习中,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将其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对于理解小数以及拓展乘法的认识十分有益。

让学生利用熟悉的量,描述数之间的关系,对于体会运算的意义十分有益。比如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的任务(Task):用尽可能多的实例与方法,说明0.5与0.25的关系。学生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方法一定是多样的。

方法1:利用加法运算。因为0.25+0.25=0.5,所以0.5是0.25的2倍,或者0.25是0.5的二分之一。

方法2:利用长度(数轴)。在数轴上标记0.25和0.5,可以发现0.5是1的二分之一,0.25是1的四分之一,因此0.5是0.25的2倍(见图5)。

图5 数轴示意图

方法3:利用人民币。因为0.5元是5角(或50分),0.25元是2角5分(或25分),所以0.5是0.25的2倍。

方法4:利用时间。0.5小时等于30分钟,0.25小时等于一刻钟,也就是15分钟。30分钟是15分钟的2倍,所以0.5是0.25的2倍。

凡此都是利用学生已经熟悉的量的放缩过程,引出算式0.25×2=0.5。至此对于算式的理解就不局限于“2个0.25相加”,还包括放缩变换的意义。比如,0.25放大4倍等于1,0.5放大2倍等于1,所以0.25放大2倍是0.5。再比如,长度为1的线段缩短一半是0.5,再缩短一半就是0.25。所以0.5缩短一半是0.25。由此还能够引出算式0.5×0.5=0.25。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算式0.25×0.2的含义。比如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用尽可能多的实例说明算式0.25×0.2的含义。

学生首先可能想到的是前面算式0.25×2与0.25×0.2的关系,因为0.2是2缩小10倍的结果,所以0.25×0.2的结果应当是0.5缩小10倍,也就是0.05。

还可以用学生已经熟悉的长度进行解释,如果把因数0.2视为0.2米,也就是20厘米。根据前面的经验,20厘米乘0.25就是将20厘米缩短一半的一半,第一次缩短一半等于10厘米,第二次缩短一半是5厘米,5厘米等于0.05米。

学生学习计算,学习目标不能局限于“怎么算”,至少还应当包括“何时这样算”和“为何这样算”。如今的课堂教学倡导“学习活动为核心(Learning Centered)”,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改变,从“教师教的活动为主”转变到“学生学的活动为主”。实现这种转变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设计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是通过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开展的,学习任务是依据学习目标而设计的。因此,教学研究的着力点首先应当放在“学什么”的问题上。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小数乘法
算乘法
小数加减“四不忘”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小数的认识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