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建设与应用实践研究

2018-10-12 10:36李辉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开放共享会计专业

李辉

摘要:本文结合会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的建设实践,提出建设一个数字化、动态的、能突破时空的、可扩展的,教、学、做、服一体化的资源整合平台。构建专业共享、课程共享、实训共享、空间共享、财税共享的五大中心体系。平台的建设,既解决了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问题,又服务了企业,实现校企资源的共享,引领会计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开放共享;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7/08C-0065-04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化资源服务于会计专业的教学,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自2013年以来,学校根据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的思路,构建了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极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的主要作用

(一)合理配置资源

合理配置会计专业的教学资源,减少重复建设,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减轻会计教师工作强度,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基于开放共享的理念,满足学生终身自主学习的需要。

(二)保证理论与实践结合

会计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是一个经验积累要求非常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来完成,实践可以通过实训软件来实现,经验可以通过财税共享服务中心的真实账务来积累。

(三)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建设,就是将分散的资源整合到统一平台进行访问,并不是重新建设而是重新利用,扩大每个资源的受众面,让优秀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我们进行了二次开发,进行提级增速,实现了从购买—联合开发—自主开发的转变,实现了校企和校校之间的共建共享。

(四)构建“教、学、做、评、拓”一体化教学平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和教师的教学时空

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建设系统采用 B/S(Browser/Server)架构,支持不同类型终端的接入,师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师生可以获得教学库提供的教学资源、实训资源和真账实战等信息。网上教学过程的交互体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徒之间。

(五)实现了大赛与课堂、企业与教学有效对接

学校会计专业技能大赛的成绩一直在全省同类院校名列前茅,如何将技能大赛的训练方法、训练平台应用于日常教学,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将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大赛的作品和学生点钞、传票翻打、珠算的过程制作成视频,存放在教学空间中,学生可以随时访问。另外通过技能大赛使用的智能考核系统,由老师自己出题,学生可以和技能大赛的学生一样,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对抗,和企业实际业务仿真度非常高,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企业的真实业务如何服务教学,我们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一位老师带10名学生,每个学生负责1家企业,老师对自己所带学生的账务处理负责审核,企业会计对老师的账务处理进行二次审核,然后申报纳税。老师通过接触大量企业真实案例,不断总结提升,反馈教学。学生通过真账操作,积累经验,体验职业化的经历。

(六)有效应对职业院校会计教育面临的挑战

会计智能化的到来,会计的发展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过渡。目前使用的账益达软件,在原始凭证归类整理上传以后,系统就可以自动识别,一键记账、生成报表。老师大量接触企业真实案例,然后进行报表的分析和税务的筹划,针对性更强,可以结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既解决了老师教学的问题,又服务了企业,实现了校企资源的共享,引领了专业的发展。

二、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主要架构

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自2013年立项建设以来,由开始的专业认知中心、课程中心、实训中心等三个中心扩展到专业认知中心、课程中心、实训中心、网络教学中心、财税共享服务中心等五个中心,构建了专业共享、课程共享、实训共享、空间共享、财税共享的五大体系,实现了校生、校校、校企三方的互联互融,形成了专业教学实景化、课程建设精品化、考核评价多元化、师资队伍专家化、学生培养职业化的教学实践体系,成果主要包括“一平台五中心”及数字化教学资源。

1.一平台

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建设了一个数字化、动态的、能突破时空的、可扩展的,教、学、做、服一体化的资源整合平台。

2.五中心

(1)专业认知中心,主要帮助学生认知专业文化,了解专业师资、熟悉课程架构的作用。

(2)课程中心,主要提供课程内部架构和资源存放的場所,是学校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平台。

(3)实训中心,是在学校购买的实训软件的基础上,老师又进行了二次开发,该中心已成为教学、学习、培训、鉴定的重要场所。

(4)网络教学中心,是老师独立开发并应用的网络教学门户,实现了教学互动功能、资源共享功能、移动学习功能,最终建设成为能体现每个教师个性化特色的网络教学中心。

(5)财税共享服务中心,是校企对接的窗口,该中心运行采用“前单后厂”的运作模式,会计服务公司上传企业原始单据,由老师带领学生完成账务处理、申报纳税。

3.数字化教学资源

(1)专业认知中心资源,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成果,引领专业发展。

(2)课程中心资源,建设内容主要包括8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案、教学课件、在线作业、微课视频、教师录像,满足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及测试的需要。

(3)實训中心资源,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实训平台、会计综合实训平台、会计作业平台、会计考证平台、会计智能考核平台,尤其是作业平台和智能考核平台中的题目都是老师自己开发的,全面满足了练、评、服的需要。

(4)网络教学中心资源,建设内容是老师根据自己的授课需要,自行建设,网络教学中心的很多内容在课程中心都有,但经过了老师整合,体现每个老师的特色,满足了师生“教、学、练、评”的需要。

(5)财税共享服务中心资源,是一个校企合作建设的实时运营平台,目前已经有100家企业的真实账务,校企共享企业资源,共同完成业务处理,共同利用平台培养学生,共同开发运营产品。

三、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主要创新点

(一)“一平台五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三方”需要,体现学校教育“五化”的要求

“一平台”,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便于老师、学生和企业人员的统一登录,实现了资源整合;五中心,体现平台的5种不同的功能,专业中心帮助学生认识专业,增强专业自豪感;课程中心集结了优质的课程资源,便于老师备课、学生学习和企业培训;实训中心拥有智能化的操作软件,能够实现“教、学、做、评”需要,实现了教学、学习、评价的多元化;网络教学中心是老师根据自己的授课和开展培训的需要,自行建设,能满足学生实时学习和评价的需要;财税共享服务中心是校企实时运营的平台,体现了会计职业化的运营、智慧会计、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五中心的全面实施,融合了教师、学生、企业三方的需求,实现了专业教学实景化、课程建设精品化、考核评价多元化、师资队伍专家化、学生培养职业化的要求。

(二)“一平台五中心”设计,实现了学生培养、教师教学和企业服务的实践创新

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校本化改造与提级增速,联合校企与校校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理念传播、共建共享平台搭建,实现“找共识,聚合力,谋发展” 的新模式。整合了会计类专业的所有资源,组建了专业认知中心、课程中心、实训中心、网络教学中心、财税共享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逐步实现了由购买软件—联合开发—自主开发—产品研发的转变,网络教学中心就是老师在同一平台上自主开发的结果,同时老师利用智能出题系统自己出题,完全仿真企业真实的凭证和账务处理流程,学生利用智能考核系统,随时练习考核,提高了学习的质量。老师利用财税共享服务中心真实的企业案例,开发服务于企业的产品,一方面提升了老师的专家化水平,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学能力的提升。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实时动态更新,不断吐故纳新,使教师在进行应用时常用常新,体现出活力、实力和潜力。

(三)“一平台五中心”的整体架构,体现了整体设计的技术创新

建立基于B/S(Browser/Server)架构的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平台,一个账号,在网络环境中师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实现了师生无时空限制的访问,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教师教学的空间和企业培训的空间,智能化的软件使企业真账操作成为现实。

(四)“一平台五中心”设计,实现了学习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创新

学生通过平台可以自由获取学习内容,全面进行实践实训,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进行真账操作,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学生评价也由原来的单一评价,向学校、企业、行业多元评价转变,使评价更加合理。

四、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建设应用成效

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建设,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教师利用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学手段更加多样,教学的方式更加灵活,教学的资源更加充分,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活泼,无纸化考核更加便捷;二是教师在省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微课大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三是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显著增强,不仅能自己独立进行账务处理,而且能不断为企业提供合理化建议,和企业的融合更加深入,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显著增强。

(二)学生的专业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率全面提高

一是会计从业资格取得率达到90%以上;二是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综合素质提升明显,连续3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8%以上;三是在全省财会技能大赛中成绩名列前茅,金牌总数连续六年名列第一,学校已经连续六年被评为“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业优胜奖(财会类)”。

(三)服务社会的能力有效提升

一是服务于江苏省财会技能大赛。2016—2017年全省财会专业技能大赛在我校举行,大赛使用软件就是智能考核系统和用友T3系统,学生利用智能考核系统完成了会计手工账务处理的比赛,利用用友T3系统完成了会计电算化的比赛。二是服务于江苏省财会技能师资培训。作为江苏省财会专业骨干教师技能竞赛培训基地,学校连续多年承担省级骨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每次培训我们都会安排利用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展示和实践我们的成果,受到培训老师的一致好评,2013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优秀培训项目。三是服务于徐州地区会计市场。学校是江苏省财政厅批准的省级会计继续教育基地,每年为徐州地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多达3000人次以上,企业培训充分利用了会计专业师资和教学平台,学员可以在实训室直接进行操作,边讲边练,效果突出,受到了企业好评;利用会计从业考证软件,每年有近万人次得到训练,为顺利通过考试奠定基础;利用财税共享服务中心账益达平台,服务徐州市100多家中小企业,老师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提升,综合化素质显著提高。

(四)促进了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的师资共享与会计教育水平的提升

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会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库建设,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各校师资和资源的共享,提升了整体的会计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蓬.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0).

[2]陈丽琴.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中的瓶颈问题及对策[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29).

[3]苏小兵,祝智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需求和供给模式研究:公共产品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2(8).

责任编辑:冯志军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digital teaching database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Jiangsu Xu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Academy of Finance & Economics and the direction of accounting teaching refor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a digital, dynamic, time-breaking, expandable resource integration platform combined with teaching, learning, practicing and ser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latform not on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and the teachers' teaching, but also serves the enterprises, realizes the school-enterprise resource sharing, and leads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Key words: open sharing; accounting specialty; digital teaching database

猜你喜欢
开放共享会计专业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会计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模式探索
湖北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体制优化研究
高校实验教学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
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及绩效考核模式研究
构建科学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