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护理干预对阻断HBV携带者母婴传播的效果

2018-10-12 10:56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乙型孕产妇肝炎

洪 丹 丹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深圳 518000)

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受感染例数最多的疾病之一[1],从属于传染病的范畴之内,由于其受感染者人数众多,因此,该病也是世界范围普遍关注的疾病之一。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国家,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尤其是在我国孕产妇中,如果不加注意,携带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母亲就会将疾病传染给新生儿,严重危害了母婴健康。本文针对全面护理干预对阻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携带者母婴传播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HBV携带孕产妇161例,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1)。其中,观察组孕产妇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33岁,平均年龄(26.85±2.37)岁,顺产53例,剖宫产27例;对照组孕产妇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36岁,平均年龄(27.13±2.41)岁,顺产55例,剖宫产26例。两组孕产妇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且所有孕产妇均未出现任何肝功能受损情况,并签署医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护理人员应确保孕产妇在分娩前后的卫生以及对新生儿的健康、卫生护理工作。观察组孕产妇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分为产前护理干预、产时护理干预和产后护理干预。

1.2.1产前护理干预

首先,对携带HBV孕产妇进行孕期监护,帮助孕产妇掌握正确使用胎动计数器方法,有效加强对胎心的监控。然后对孕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加强孕产妇关于乙肝疾病的掌握,确保孕产妇能够充分了解乙肝疾病的相关知识、传播途径、注意事项、免疫方法等,告诫孕产妇不要亲吻新生儿、避免血液污染新生儿。不断加强孕产妇的营养,多食用蛋白质、维生素含量较高食物,以增强自身抵抗力,定期对肝功能进行复查,一旦出现异常及时诊治,确保母婴健康。

1.2.2产时护理干预

对孕产妇进行产时护理干预,在孕产妇临近预产期时,应为孕产妇提供一个良好的隔离环境,避免孕产妇受其他因素影响导致感染,并按照固定时间对孕产妇的各项生命指标、胎儿的心跳、胎动等进行详细记录,并且孕产妇在进行分娩时,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孕产妇宫缩频率和实际情况,选取最佳分娩时间。在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应首选顺产的分娩方式,如果孕产妇顺产十分困难,此时便可将顺产分娩转为剖宫产分娩,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应严格确保手术无菌操作,避免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感染情况。

1.2.3产后护理干预

对孕产妇进行产后护理干预,新生儿在娩出之后,护理人员应立即将新生儿口腔尿液、分泌物及血液进行清除,并对新生儿进行耳道清洁[3]。出生后6h接种乙肝疫苗10ug加100单位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是0、1、6方案,出生当天6h,出生1个月,出生6个月。并且,在进行母乳喂养的过程中避免新生儿咬破母亲乳头,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进行洗手和消毒,如果产妇不适宜母乳喂养,则护理人员应告知人工喂养新生儿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强调新生儿不可接触到母亲的唾液。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新生儿的脐血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脐血中HBsAg的情况,从而得出新生儿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情况。阳性为已感染,5项全阴性和有抗-HBs为未感染。母婴传播阻断率=(5项全阴性+有抗-HBs)/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表1内容可知,观察组新生儿阳性4例(5.00%),5项全阴性9例(11.25%),有抗-HBs67例(83.75%),母婴传播阻断率为95%;对照组新生儿阳性12例(14.81%),5项全阴性0例(0.00%),有抗-HBs69例(85.18%),母婴传播阻断率为85.18%,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χ2=4.3319,P=0.0374)。

表1 不同组别新生儿感染情况对比[n(%)]

组别例数阳性5项全阴性有抗-HBs母婴传播阻断率观察组80496795.00对照组811206985.18χ2----4.3319P----0.0374

3 讨论

HBV是由乙肝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多为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肝功能异常等[5],患者病症若较为严重且发展迅速,则会发展成为重型肝炎,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孕产妇时,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新生儿感染HBV,不利于新生儿的健康和成长,因此,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携带孕产妇的护理干预,降低新生儿感染率成为当前临床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往,临床中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携带者母婴传播阻断中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这种护理干预方式并没有降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母婴传播情况,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随着临床护理干预的不断发展,全面护理干预以其诸多优点逐渐被应用在阻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携带者的母婴传播预防治疗中,显著提高了母婴传播阻断率,极大的降低了新生儿受感染的几率,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在本次实验研究中,选取的161例孕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观察组新生儿阳性4例(5.00%),5项全阴性9例(11.25%),有抗-HBs67例(83.75%),母婴传播阻断率为95%;对照组新生儿阳性12例(14.81%),5项全阴性0例(0.00%),有抗-HBs69例(85.18%),母婴传播阻断率为85.18%,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χ2=4.3319,P=0.0374)。可见在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的母婴传播阻断率得以明显提高,新生儿受感染的几率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阻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携带者的母婴传播,提高母婴传播阻断率,降低新生儿感染几率,临床实践中可广泛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乙型孕产妇肝炎
《世界肝炎日》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