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是人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旨在解决问题或减轻因问题而产生的身心紧张[1]。应对方式是人们应对内外环境要求及有关情绪困扰而采取的方法、手段或策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重要影响[2]。人格特征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决定人的心理健康状况[3]。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各种挑战或新情境的应对能力的总体信心[4-5]。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资料显示,有20%~30%的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研究的焦点。本研究于2015年9月—2015年12月对新疆5所高校680名实习护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个性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关系。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新疆5所大学的680名实习护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680份,回收问卷680份,有效问卷649份,有效率95.44%。实习护生年龄18岁~26岁(22.04岁±1.40岁)。其中男30人(4.6%),女619人(95.4%);汉族266人(41.0%),维吾尔族309人(47.6%),哈萨克族31人(4.8%),回族33人(5.1%),其他10人(1.5%);双亲家庭531人(81.8%),单亲家庭69人(10.6%),重组家庭38人(5.9%),其他11人(1.7%);农村401人(61.8%),城市248人(38.2%)。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护生按照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问卷现场发放,现场收回。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及简易应对方式3个量表,①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6]:由Ralf Schwarzer和Matthias Jerusalem编制,共有10个项目,均为里克特4点量表,被试在1~4等级上进行自我评定。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60~0.77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②艾森克人格问卷(EPQ)[7]:龚耀先于1983 年修订,共 88 个项目,包括内外倾向、神经质、精神质 3个量表和 1 个掩饰倾向性量表。 每个项目要求被试做出“是”或“否”的回答,计分为“1”或“0”,该量表有中国常模,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③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8]:采用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该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分量表)组成,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记分。量表的再测信度为 0.89, 内在一致性α系数为 0.90;积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9;消极应对分量表的α系数为0.78[8]。
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多组均数比较,先进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后进行方差分析,并使用LSD法进行两两组间比较;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个性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各维度线性逐步回归法。
表1 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性分析±s) 分
表2 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不同民族差异性分析±s) 分
表3 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不同家庭类型差异性分析±s) 分
表4 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Pearson相关分析
表5 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n=649)
本研究发现,本科实习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差异,这与许锦翼等[9]研究结果一致,且男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积极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女生,而人格特征各因子及消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女生, 这与李眷艳[10]研究结果不一致。笔者认为男护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护理工作是“伺候人的活儿”,由男性来做“地位低人一等”,从而经常处于焦虑、自卑、无助之中,他们所感受的压力明显高于本专业的女生,且对压力具有敏感性,容易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现实生活中,家长受望子成龙、出人头地等传统观念影响,大多对男孩子寄予较高期望,要求严格或近乎苛刻,使男生常常处于矛盾状态,想做得好一点得到家长的认可,另一方面,由于护理本身职业认同感较低,现实与理想的差异,导致其出现人格特征各因子的得分高于女生。在不同民族方面,人格特征各因子与应对方式在不同民族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比较发现:汉族在人格特征的内外向因子的得分最高,维吾尔族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得分最高,哈萨克族在消极应对方式上得分最高,回族在人格特征的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虚假上得分最高,各民族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上得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李军[11]研究结果一致。在家庭类型方面,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各因子及应对方式在家庭类型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两两比较发现:父母双亲家庭的护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各因子及积极应对方式上得分最高,重组家庭在消极应对方式上得分最高,这与张永雷[12]研究结果一致。笔者认为双亲家庭的孩子受到父母的关注和鼓励较多,其自信心较高,喜欢和别人沟通交流,性格开朗活泼,再者在遇到问题时,也比较冷静和勇敢,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而重组家庭的孩子可能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从而采取消极应对方式。
研究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特征中的内外向因子和消极应对方向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人格特征中的各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且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人格特征各因子对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提示提高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一方面可以鼓励护生在面对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和挫折时,去积极、乐观地应对,另一方面,除了提升个体的一般自我效能感[13]之外,还应努力加强护生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培养良好性格,从而提高护生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心理健康。
实习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受到性别、民族及家庭类型的影响,且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对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在进一步加强对护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除心理学角度的压力应对培养外,应加强对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及良好人格特征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