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娜
(新疆阿勒泰市人民医院,新疆 阿勒泰 836500)
本研究为明确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在2014年10月到2017年1月期间应用护理管理,计算该时间段的空气指标合格率以及随机选取的800例住院患者感染率,并与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本次研究组住院患者共800例,收治时间:2014年10月到2017年1月。其中,男400例,女400例;年龄为20~75岁,平均年龄为(49.73±4.4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5例,初中至高中206例,大学及以上109例;本次对照组的住院患者共800例,收治时间是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男402例,女398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年龄为(49.95±4.2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3例,初中至高中207例,大学及以上110例;2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等基线资料的统计学对比结果提示其无差异(p>0.05)。
(1)纳入标准:①住院患者均意识清晰,可正常沟通;②资料完整;
(2)排除标准:①中途转院者;②因其他原因影响结果判定者。
1.3.1 完善并落实预防医院感染制度
建议医院发挥三级监控网的作用,医院感染的管理科应与各个科室护理人员配合默契,参考《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依据各个科室特征,制定出重点科室与普通病房消毒隔离、医院感染管理、医护人员手卫生等方面管理制度,并制定质量考评细则等,逐步完善护理技术流程。同时,每个月展开量化评分,通过反馈信息,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并将结果纳入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中,展开目标管理。
1.3.2 提升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
护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制定出可行性较高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确保护理人员在执行每一项护理操作时均有预防院内感染的意识,从而规范自己工作行为,提升其业务素质。
1.3.3 提升手卫生依从性
护理人员应按照洗手要求彻底洗手,进行手消毒,并将《手卫生规范》发到各个科室,在洗手池上方粘贴正确的洗手图,并随机检查,培养医护人员良好的洗手习惯。
1.3.4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
医院应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指派专人进行一次性医疗用品采购、发放和回收等。此外,购买一次性医疗用品时,应确保其“三证俱全”,加强监督,并分类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1)统计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
(2)统计两个时间段(2组空气检验次数均为800次)的空气指标合格率;
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检验、c2检验;若存在统计学差异,则以p<0.05描述。
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是0.88%,较对照组患者的2.13%较低,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详见表1.
表1 2组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比较(n,%)
2014年10月到2017年1月的空气指标合格率是98.50%,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空气指标合格率是90.50%,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2个时间段空气指标合格率比较(n,%)
医院感染的管理、控制工作贯穿于院内整体护理的全过程,而无菌操作、消毒灭菌、标准预防是确保医院医疗护理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应在护理管理中纳入上述要求,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从而保证医院空气指标合格,最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促使其早期痊愈出院[1]。然而,护理管理在医院中的应用,是否能切实降低医院患者感染率,尚无统一定论。
首先,医院感染与医疗护理质量之间存在重大关系,预防工作不到位,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而广受各级医院重视[2],而完善并落实预防医院感染制度,可持续提升医院感染防控力度;其次,部分工作人员的无菌观念薄弱,缺乏对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知识的认知,因而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未能按照规章制度上认真执行护理工作,甚至在工作繁忙时未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技术[3],应有必要提升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提升其自身预防感染的工作能力;再者,医护人员手可谓引起医院感染的最活跃传播媒介,多数医院感染是医护人员洗手不彻底所致,因医护人员直接与患者接触,手容易被血液、唾液、分泌物所污染,而在操作中又通过器械等与患者接触,因而医院感染更严重,而加强手卫生管理,则可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率;最后,广泛应用一次性医疗用品虽然能有效控制、预防医院感染,提升工作效率、医疗护理质量,但若处理不当,可对社会、人民带来潜在威胁,应加强管理。
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以及该时间段的空气指标合格率均较高,证明了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