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峰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江苏 无锡 214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多数患者除了依靠住院期间的有效治疗和护理,出院后仍需继续给予健康支持,以提升遵医行为,控制病房。院外延续护理是医院护理至家庭护理的有效延伸,可帮助出院后患者更好认知疾病和提高遵医行为,更好控制病情[1]。本研究分析了院外延续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院外延续护理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1~36岁,平均(28.21±2.17)岁,精神分裂症持续时间1~6年,平均(3.62±1.31)年;常规护理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2~36岁,平均(28.26±2.11)岁,精神分裂症持续时间1~6年,平均(3.65±1.3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院外延续护理组在常规基础上进行院外延续护理。(1)延续护理模式。电话随访1个月/次,上门随访2~3个月/次,微信联系可随时沟通。可根据患者情况增加或减少随访术,共干预半年。(2)随访内容。①对停药患者需对其说明遵医服药的重要作用,说明停药危害性,嘱咐家属发挥监督作用;②对心理状态差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通过音乐疗法、鼓励患者多培养兴趣爱好和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改善心理状态。③对于取药麻烦而停药者需联系当地医院或社区医院为患者提供药物,并适当增加每次拿药量,减少取药次数。④对药物副作用的患者需解释副作用出现的原因、处理方法,并嘱咐患者加强身体锻炼,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用药量。⑤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多结交朋友,更好融入社会[2-3]。
比较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出院之后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评分(0~100分,得分越高则遵医行为额自我管理能力越高);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PANSS评分[4];半年再入院率。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院外延续护理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相比较[n(%)]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PANS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院外延续护理组生活质量、PANSS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生活质量、PANSS评分相比较(±s,分)
表2 干预前后生活质量、PANSS评分相比较(±s,分)
注:干预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组别 n 时期 生活质量 PANSS评分院外延续护理组 45 干预前 57.31±4.64 87.24±0.25干预后 94.71±5.32#* 45.71±0.32#常规护理组 45 干预前 57.57±4.24 87.25±0.21干预后 80.25±4.69# 45.57±0.69#
院外延续护理组出院之后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出院之后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相比较(±s,分)
表3 两组出院之后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相比较(±s,分)
组别 n 遵医行为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常规护理组 45 82.41±2.10 81.67±2.57院外延续护理组 45 96.11±3.55 95.24±2.61 t 8.251 9.692 P 0.000 0.000
院外延续护理组半年再入院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半年再入院率相比较[n(%)]
院外延续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可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疾病继续护理支持,契合患者较低的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行为,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使其自觉遵医用药,约束自身行为,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再次入院的概率[5-6]。院外延续护理可通过电话、家访、微信沟通和联系等方式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可更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其社会融入度[7-8]。
本研究显示,院外延续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行为和降低再次住院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