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8-10-11 02:2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依从性风险管理血液

仲 晓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高淳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苏 南京 211300)

血液透析于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血液纯化模式,为医治肾衰竭患者主要方法,并且专业性较强,但是于实行过程中亦易出现高风险率[1.2]。因此,临床上需加强该病的风险管理。为明确风险管理于血液透析管理中效果,本研究就本院接收100例患者予以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接收的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42~72岁,平均(57.45±6.04)岁,透析时间:1~2年,平均(1.52±3.05)年,男15例,女35例;实验组年龄43~73岁,平均(57.64±6.34)岁,透析时间:1~3年,平均(2.30±3.01)年,男16例,女3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首先需全方面评估患者病情,并且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特别需要注意患者透析前以及透析后体重状况,观察其有无透析失衡以及超滤脱水发生。实验组予以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一个风险管理团队,探究患者于透析前、中以及后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健全操作流程与规章制度:告知、签字以及消毒制度,并且由管理者进行监督,强化整个流程风险。(2)提升护士无菌意识以及操作技能,对患者进行配血以及输血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进行,每位患者标本以及血液需分别放置。另外,于输血前,应严格遵守三查八对,以防止错误输血时间出现。(3)对于内瘘穿刺与静脉插管患者,需加强巡视,以防插管位置感染以及针头脱落的发生。另外,于透析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指征,并且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此外,对于传染病患者需要实行分机医治,并且需应用一次性透析工具。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不良事件率,包括:操作未无菌、投诉、意外事件;对比两组满意度以及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不良事件率对比

实验组总不良事件率2.00%较对照组的18.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事件率对比[n(%)]

2.2 两组满意度以及依从性对比

对照组满意39(78.00%)例,依从40(80.00%)例,实验组分别为48(96.00%)例、48(96.00%)例,实验组满意以及依从性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血液透析为替代肾脏功能缺失,确保机体代谢正常运行,其属于经小分子通过半透膜输送至缓冲液机制,把生物类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的纯化技术。因患者外界以及自身使得护理中存在较多隐患,因此,护士应该增强于血液透析时的风险护理管理力度[3.4]。为明确风险管理于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效果,本研究就本院接收100例患者予以分析。

实验组总不良事件率2.00%较对照组低;对照组满意39(78.00%)例,依从40(80.00%)例,实验组分别为48(96.00%)例、48(96.00%)例,实验组满意以及依从性均较对照组高;表明将风险管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不仅可降低其总不良事件率,且可提升其依从性以及满意度。血液透析属于一种易行、使用广泛以及安全血液纯化模式,但于操作过程中,可因患者自身以及外界因素使得风险增加。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风险管理于血液透析患者中效果,具体如下:一是,护理管理者定期对透析室护士进行综合培训,从而可于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疗效,进而降低不良事件率。二是,护士需将治疗仪器时刻保持功能性,故需定期将其进行检测与维修,以避免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出现透析器异常。三是,透析室护士长应合理安排护士上班时间与岗位,以最大程度上提升护理工作效率以及质量,进一步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出现[5]。四是,通过护士定期巡视患者穿刺状况,可有效避免穿刺脱落以及渗血等意外事件发生;另外,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严密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受内部等限制,关于风险管理于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心理状况未研究,待临床进一步探究,并补充。

综上所述,将风险管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不仅可降低其投诉率以及意外事件率,并且可提升其满意度以及依从性。

猜你喜欢
依从性风险管理血液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