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龙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在临床上,部分糖尿病患者可合并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以胃溃疡多发、餐后上腹部饱胀及溃疡面积大等为主。相关研究指出[1],糖尿病与消化性溃疡可相互影响而导致溃疡症状不明显,临床治疗、护理难度较大。因此,应充分重视该类患者临床特殊性,设计针对性护理干预手段,以改善临床表现。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以评估优质护理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男35例,女23例,平均年龄(49.17±10.35)岁;对照组男34例,女24例,平均年龄(50.14±10.1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2]:(1)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2)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患者;(2)合并恶性疾病患者;(3)无法配合研究者。
1.2.1 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遵医嘱用药、整理病房及常规访视等。
1.2.2 研究组:加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为:(1)成立优质护理干预小组:在干预前,实施优质护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水平、意识,转变传统被动服务模式,更加主动为患者服务,解决患者实际需求。(2)加强心理辅导:糖尿病与消化性溃疡均属于身心疾病,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程度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心理变化,并予以适当安抚和开导,帮助其消化不良情绪,建立良好信心及依从性。(3)饮食指导:饮食控制是该类患者治疗的重点内容;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摄入能量计算方法,定时、定量进餐;避免烟酒及刺激性食物。(3)运动干预:根据个体爱好及病情特征,选择适当强度运动项目,适度运动,以提升免疫力。
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具体标准为:(1)显效:干预后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溃疡愈合良好,血糖平稳;(2)有效:不适症状明显缓解,溃疡面积明显减少,血糖趋于平稳;(3)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显效39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例,19例及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n,%)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生与全身微血管病变、内皮细胞增生、血流减慢等因素相关[4]。相关研究指出[5-6],糖尿病患者胃黏膜血流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血流量不足则可导致黏膜受损,削弱黏膜保护机制,在攻击因子作用下可诱发消化性溃疡。由于该疾病的特殊性,导致其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相应护理要求也更加严格,常规护理内容难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7-8]。
本研究将优质护理干预纳入护理工作中,获得较为满意结果。首先,用过干预前系列培训,帮助护理人员培养良好护理能力及意识,为护理质量提升打下良好基础;其次,由于这两种疾病都与心理因素相关,在纳入心理辅导后,可及时帮助患者平稳情绪,建立信心,有利于治疗顺利展开;最后,通过适当运动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提升免疫力,康复质量更高。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显效39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例,19例及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4,P<0.05)。提示优质护理干预临床表现更好。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表现,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