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显青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移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全国掀起了“智慧校园”建设的高潮。“智慧校园”不仅要实现资源共享、信息高效互通、管理规范便捷,还应该师生提供个性、智能、高效的服务。运用于“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技术有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技术。本文还就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中职“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整体框架、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平台进行了浅要的论述。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智慧校园;技术应用;整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8)07-0143-01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智慧校园”建设,除了要让实现“数字校园”所能够实现的“资源共享”、“信息高效互通”、“管理规范便捷”等特征,还必须要拥有为师生提供的服务具有“个性化”、“智能化”特征,并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智慧校园”基于移动通信、物联网、智能手机技要来实现,不仅可以完成满足师生对教学、科研、学习、实践、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还营造了一个高效、互动、共享、节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 技术分析
1.1 移动通信技术
目前,移动通信技术正在由4G向5G过度。4G通信技术则比3G通信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4G移动通信技术对加速增长的广带无线连接的要求提供技术上的回应,它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并且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中职学校的师生都熟练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的运用。基于移动通信技术来构建智慧校园,可以保证智慧校园内的信息传递高效、便捷。
1.2 物联网技术
在智慧校园建设中,使用到的关键物联网技术有RFID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认别技术,可以运用于校园内图书馆、实验室等特殊场合的门禁,可用于停车场管理,也可以用于宿舍管理等。物联网技术运用于智慧校园建设中,主要是基于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来实现的。它会借助于移动通信息技术、智能终端技术等将智慧校园内的各类感知数据与控制指令,安全、准确地传输到应用层。应用层则是由种类繁多的应用系统组成。例如人们所熟知的校园监控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
1.3 智能技术
智能手机是诸多智能终端设备中的一种。由于近几年的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技术也是与日俱进。当人们开始熟悉并离不开智能手机时,智慧校园建设理所当然的将智能手机技术纳入其中。中职学校中,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用餐、消费、借阅读书,以及到健康馆进行体育运动。教师还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登陆学校管理系统,实现教学与学生管理等工作。学生则可以利用手机登陆学校的管理APP,查询自己的出勤记录,课程成绩查询等。从中职院校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中也可以了解到,中职手每人都拥有一部手机,因此,基于智能手机技术创建智能校园也是切实可行的。
2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中职“智慧校园”的设计
2.1 “智慧校园”建设目标
“智慧校园”建设需要实现“六个智能化”和“一站式服务”。以“一站式服务”为中心,实现的“六个智能化”包括生活智能化、学习智能化、产学研智能化、环境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生活智能化则需要系统能够满足全体师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智能需求。例如,学生宿舍的水、电、洗浴费用全部纳入到智能结算系统里。整个校园内的食堂、超市全部实施“一卡通”结算。方便学生网上购物取物,设立校园内“菜鸟”接物站。学习智能化则是学生可以通过下载、注册、登陆校园课程管理系统,自主完成课程表的查阅、课程成绩查询等功能。构建产学研智能化平台,将其所涉及到的企业、研究室以及教师、学生等都纳入到平台之中,实现各相关主体的无缝衔接。环境智能化则要保证校内灯光控制智能化、园林控制智能化、温度控制智能化等。管理智能化体现于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管理平台进行交流互动。例如,学生向班主任请假回家。学生科管理教师、宿舍管理人员、任课教师都可以登陆管理平台查验。
2.2 “智慧校园”整体框架
“智慧校园”的框架体系由五部分组成,自下至上分别是IT基础设备体系、基础支撑平台、全局应用系统、校园门户平台以及用户体系。IT基础设施体系则包括校园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数据库、中间件以及其他设备。基础设施的选用要考虑到“智能校园”的用户数量与覆盖面积。基础支撑平台包括公共数据平台、服务整合平台、身份认证平台和基础服务平台。全局应用系统则包括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图书馆管理系统。校园门户平台包括个人中心、新闻资讯中心、应用服务中心、协作交流中心和移动服务门户。用户体系则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管理人员、校领导及社会公众。
2.3 “智慧校园”管理系统
“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以信息安全体系、标准规范及运行保障体系为基础,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应用中心以及校园信息门户(HEEP)。其中基础设施系统主要由综合管网系统组成,综合管网系统的上层是网络系统和弱电系统。数据中心主要是数据的存储,具体包括学生数据、管理数据、教学数据、教师数据、资源数据等。应用中心则包括校园管理中心、校园资源中心、校园服务中心。校园管理中心以后勤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为主。校园资源中心则主要包括网络化教学、数字化图书馆。校园服务中心主要包括校园一卡通和网络基础服务等。
2.4 “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平台
“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平台则是指由哪些基础系统、网络与平台组成。其中弱电系统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安防系统、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机房工程系统。网络系统则包括园区汇聚网络、校园骨干网络、园区接入网络、无线网络。数字化校园软件平台系统则包括数据中心平台、校园资源中心、校园管理中心、校园服务中心、校园信息门户。基础设施平台是构建智慧校园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弱电系统方面硬件的使用,还是软件平台系统的科学合理性,都要保证一定的质量与高度。要考虑到中职院校的发展前景与规模扩大。
参考文献
[1]张敏.移动智慧校园客户端的开发与应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01):11-13+39.
[2]曹晓静.移动智慧校园规划与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9):33-36.
[3]王振.基于Android平臺的移动智慧校园系统的构建分析[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30(0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