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大战”后的育人反思

2018-10-10 07:55:20刘京辉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未来教育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才职业教育

刘京辉/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原秘书长

近两年,各地“抢人大战”热闹非凡。2017年2月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打响“第一枪”,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20余座城市也争相投身“抢人大战”。几乎所有参与城市都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通过户籍松绑、福利分配、住房补贴和科研启动费等一系列奖补方式,吸引人才落户;据当时一些媒体报道,西安曾一天迁入8000人,天津“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发布首日创下30万人下载“天津公安”APP办理落户申请的盛况。

“抢人大战”的潜在风险

第一,争夺目标人才趋同,优惠政策雷同,“抢人大战”长期效用有待观察。天津、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人才竞争的主要目标,无不是海外优秀人才、国内高精尖缺人才、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等。吸引人才的主要手段,几乎无一例外地集中在落户、奖补、住房优惠等方面。这些举措确实在吸引北上广深外流人才方面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18年1月-2月,北上广深人才流出率为0.6%,其中有35.5%选择定居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5个城市。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战团,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在户籍政策上或多或少做出结构化松动,巩固自身人才高地位置,相关政策的效果会不会大打折扣,中西部城市相关经费支持政策、社会福利待遇等能否持续跟进,尚有待观察。

第二,人才流入地房价迅速攀升,“抢人大战”有沦为各路资本“抢房大战”的风险。近年来,部分一线、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尚处“洼地”,对深受高房价之苦的北上广深优秀青年人才具有比较大的吸引力。随着“抢人大战”的推进,这些城市房价相继出现跳涨和暴涨。有些城市甚至出现万人抢房买房的现象。“抢房大战”加剧了新引进人才的观望情绪,学龄人口增加,公共资源摊薄,恐将导致相关城市竞争优势被迅速填平,逐渐丧失对人才的吸引力。

第三,部分城市仓促应战恐将进一步扭曲劳动力市场,带来人才错配风险。本次“抢人大战”中,“新二线”城市集体发力,部分扭转了一线城市人才过度集聚的趋势,为推动人才合理分布提供了新的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城市仓促应战,政策出台过程未经充分论证,执行中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打补丁”,符合条件的人才申请量超出预期后又开始提高门槛,部分优秀人才为拼抢时间差草草落户,这些恐将造成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扭曲。如天津从最初的“在津无工作、无房、无社保、年龄不超过40周岁全日制高校毕业本科生”这样的几乎“零门槛”,到后来调整为需要存档案、预审核,不断加码。其结果势必会导致许多人为抢抓政策性机遇,无暇考虑自身职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匹配度,导致进错城、入错门。因此,一些城市提前透支竞争力所引入的,可能是一大批与自身发展定位和当地人才需求不相匹配的人才。这既无益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也将造成人才的浪费。更为重要的是,各地出台的抢人目标过度集中,却对城市发展所急需的职业技能人才重视不够,这将进一步加剧我国人才领域的不平衡性。

我国人才领域面临的形势

人才观是教育观的“初心”,持有何种人才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将采取何种教育制度。一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据《2017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上千万人。一方面是大量本科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于技术工人求贤若渴,结构性人才短缺现象非常突出。2017年3月,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上,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始人兼总裁郭台铭指出,“如今的大学教育和工厂里的实践操作差距很大,大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富士康招了很多大学生,可都不愿意到基层流水线工作,政府有没有什么政策可以鼓励大学生下基层?”

二是创新创造型人才储备不足。从2004年到2016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由2.3万人上升至5.5万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由12.7万人上升至50.9万人,本科毕业人数由119.6万人上升至374.4万人。在这个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中,真正投身于创新创造研究的人才明显不足。当前,技术发展进入明显迭代期,传统技术范式面临颠覆性重组,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方兴未艾,急需的人才储备却捉襟见肘。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截至2017年一季度,基于领英平台统计数据,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人才数量超过190万,其中美国超过85万,高居榜首,中国虽然位居全球第七,但相关人才总数只有5万多。而据权威部门披露,我国目前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创新创造型人才的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大瓶颈。

改善人才领域现状的国际经验——基于德国案例的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改善我国人才现状必须着眼于培养人才和吸引人才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作为教育发达国家的德国有着比较成熟的经验。

一是教育体制崇尚因材施教。德国高等院校可分为四种类型:综合性大学、应用科学大学、艺术学院和职业学院,各类高校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从规模上看,综合性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构成了德国高等教育的主体,近97%的德国学生在这两类高等教育机构就读。综合性大学为学术性高等院校,偏重理论教学和基础科研,而应用科学大学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都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与企业界有着更紧密的联系,其教授除学术资格外,一般还需要至少5年的企业等非学校工作经验。应用科学大学大多建校时间较短,规模不大,原则上不设一般意义上的文科类专业。应用科学大学只能颁发学士和硕士学位。但德国政府规定两类高校颁发的学士和硕士学位是等值的,这是德国政府多年来对这两类高校的调控政策所奉行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早已被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在德国,没有人认为,进入应用科学大学学习就比在综合性大学学习低人一等,也没有一所应用科学大学想“升格”为综合性大学。应用科学大学毕业生在某种程度上更会受到企业界的欢迎,其工资待遇与综合性大学毕业生亦无明显差别。

此外,艺术大学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各类艺术人才。而职业学院(Berufsakademie)则是根据地方经济对人才需求,将中等教育阶段的“双元制”培养模式提升至高等教育阶段,吸引那些原本计划参加中等职业培训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层次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职业学院仅存在于部分联邦州,比如巴登符腾堡州,而且此类学校的总体规模比较小。

二是独特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是一种职业教育的制度设计,是指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政府与企业合作培养技术工人的组织形式。德国制造业的卓越成就,特别是二战后的“经济腾飞”,应归功于其极具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及技术工人的精湛技艺。德国企业家们认为,一流的产品既需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去研发,同时也需要一批一流的技术工人来制造。先进的科研成果,如果没有技术工人的工艺化操作,很难变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德国在12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就为那些今后愿意当技术工人的学生开辟了一条阳光大道,在九年主体中小学教育后,可以接受三年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阶段,学生(学徒)每周有3-4天时间在企业接受技能和专业理论培训,其余1-2天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文化课和专业课。学生毕业前,绝大多数学生(只要他们愿意)都被培训企业“内定”为员工了。按这种形式培养的技术工人,在德国都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由于近年来制造业对技术工人需求量大,每年大约有65%的初中毕业生放弃读高中继而读大学的机会,直接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当然,接受职业教育后,高等院校的大门仍然对他们敞开。

三是按经济社会需求导向培养人才。德国提出“工业4.0”这一概念之后,社会开始密切关注“工业4.0”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问题。“职业教育4.0”也从最初的职教研究文献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以及相关部门的行动纲领。比如IT领域的4个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已经修订完成并颁布实施。目前“工业4.0”相关的10多个专业教学标准也在修订中。前不久,德国政府会同各州政府教育部门又共同拟定了支持面向数字世界的中小学包括职业教育类学校的教育协议“中小学数字化公约”。

四是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报告。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每年都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对就业需求的分析报告。近期,针对数字化的发展,发布了《数字化对2035年德国劳动市场影响》的报告。报告指出,数字化发展对德国整体就业水平和就业岗位总数影响甚微,但对劳动力市场岗位分布、从业资格要求影响较大,应顺应就业结构及时对人才培养进行调整。此外,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每年定期发布年度报告,分析企业对学徒岗位的最新需求,预测未来劳动力市场对职业培训的影响。

对我国城市发展和人才政策的建议

一要处理好城市、产业与人才的关系。城市管理者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统筹好城市、产业和人才的关系,通过清晰、明确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建立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人才引进和政策保障体系,产生强大的内聚力,源源不断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达到以城聚人、以人兴产、以产兴城的效果。第一,提高人才政策精准度。结合城市发展定位和发展规划,编制动态人力资源供需平衡表,及时公布人才缺口,要以猎头一样的敏感和精准,结合城市发展定位,转变现有以学历或投资金额等为遴选标准的引才思路,探索按照行业类别、职业能力等甄别、选拔人才机制,精准吸引汇聚人才。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合理配置研究型、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为城市相关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汇聚“上下游”人才,防止在人才虚假繁荣中透支承载能力和竞争能力。第二,增强人才政策稳定性。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政策,克服短期性、跃进型、运动式的倾向,给予人才长期、可预见、持续的吸引与支持,避免朝令夕改,不停地“打补丁”,造成人才恐慌和信息误判。第三,强化服务人才主动性。城市管理者要转变思想观念,从吸引人才转变为服务人才,推动从“抢人”向“养人”转变,倾情打造“养人”之城。除了“抢人”和“养人”,还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育人、用人,为人才成长提供全链条的服务支撑。

二要推动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近年来,随着劳动力绝对数量开始下降和工资水平的较快增长,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红利”逐渐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自2011年开始,我国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开始下降,2012年开始,劳动力绝对数量开始下降;与此同时,工资水平却保持了较快增速,过去几年都超过了GDP增长速度。“人才红利”下降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等内外部约束却在强化。从本轮“抢人大战”中也可以看出,参与者大多都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遭遇天花板的城市,其中酝酿的就是城市发展逻辑的重大调整。

面向未来,用好“人才红利”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我国“人才红利”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未来几年、十几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会出现大幅增加。从“人口红利”迈向“人才红利”,除了数量的因素之外,还应从人才结构上加以重视。一方面,要突出对领军型人才的吸引和培养。领军型人才,既要包括大科学家、大工程师等从事高深科学研究的顶尖人才,能够推动创新创业、实现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变革的企业界、投资界人才,还应包括那些能够在重大技术攻关、重要工艺传承等方面独当一面的优秀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强化对普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国未来至少还要持续20年的快速城镇化,按照“三个一亿人”的设想,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城市也要对这些释放出来的劳动力敞开怀抱,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成为城市各领域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城市安家落户、安居乐业。

三要加快建设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培养体系。第一,注重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均衡。在高等教育领域,可借鉴巴西、意大利等国内区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在重点产业布局过程中注重空间分异,围绕重点产业配置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重点学科等教育科研资源,缓和高等教育的“极化”倾向,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在空间维度的公平分配。第二,针对人才需求,定位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实现政策、资金投入的适度“均衡”。“职转普”“专升本”“院升校”,想方设法“升格”是近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学校潜在追求的目标,亦是有关学校领导追求政绩的一个潜在标准。建议借鉴德国经验,在社会上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并重的教育体系,引导用人单位在人才待遇上建立一个长期稳定、公平的工资机制。在培养人才组织形式上,也应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受企业和社会需求导向的教育或职业培训。第三,定期发布就业与人才需求预测,指导城市合理选人用人。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对全国高校不同学科的招生规模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全国高等教育培养计划,各地方亦应做好相应规划。对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设置,应有宏观调控机制。权威部门要定期发布未来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分析报告,借助目前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及时掌握各类人才就业动态,科学准确分析预测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科学指导城市引进人才。

激烈的“抢人大战”虽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本身的综合实力,但人才引进政策必须从长计议,分析发展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在解决引进人才后顾之忧的同时,使人才能够在良性机制中真正发挥作用,为城市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人才职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